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介入疗法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肝内复发转移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肝内复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进行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进行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3~5个疗程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及随访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3~5个疗程的临床疗效分别为56.4%、71.8%、79.5%,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个疗程的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随访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介入疗法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肝内复发转移治疗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基因表达异常与口腔癌前病变及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技术检测了10例正常口腔粘膜、8例上皮单纯增生、20例上皮异常增生、32例鳞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况;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鳞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0例正常口腔粘膜无甲基化。且RASSF1A基因mRNA呈100%表达;8例上皮单纯增生中,有1例甲基化,1例RASSF1A mRNA表达下降;20例上皮异常增生中,有3例甲基化,5例RASSF1A mRNA表达下降;32例鳞癌组织中,有13例甲基化,占40.63%,15例RASSF1A mRNA表达下降或无表达。占46.88%。结论 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口腔癌癌变的早期事件,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RASSSF1A基因转录抑制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对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的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及其激活因子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过敏反应模型,观察小鼠皮肤外用芦荟油、鹿茸精及其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芦荟油、鹿茸精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手指闭合性损伤致动脉危象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开放性损伤如果伴有指动脉损伤,在诊治时容易引起重视,其误诊误治的机会不多。相比而言,闭合性损伤发病机会较少,而且由于皮肤的完整性存在,动脉损伤在诊治时很易被忽视。如果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从1991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共处理此类指动脉闭合性损伤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18~60岁,平均28.8岁。伤因:绳索勒伤7例,钝器击伤5例,挤伤3例,石块压轧伤2例,冲床伤1例。受伤指别:示指10例,中指3例,环指4例,小指1例。受伤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抗绿脓杆菌单克隆抗体,观察其对绿脓杆菌感染的烧伤小鼠及正常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NS-1细胞和经绿脓杆菌免疫后的BALB/C小鼠脾细胞制备杂交瘤细胞株,收集其分泌的抗体,观察其对绿脓杆菌感染的Ⅲ.烧伤小鼠及正常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该单克隆抗体可预防绿脓杆菌感染.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抗绿脓杆菌单克隆抗体在临床上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素对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的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PGn)及其激活因子(uPA)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神经营养素[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和营养素4(NT-4)]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然后采用酶谱分析法、免疫印迹法及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法对其产生的PGn和uPA进行测定。结果实验所用的神经营养素对所测定的酶原及其激活因子皆有上调作用。结论在体外,神经营养素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妊娠区带蛋白(PZP)的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激活素(activin)最初是作为垂体前叶的调节因子于1986年被分离和纯化的,能够刺激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激活素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多功能生长和分化因子,分布广泛,在初期胚形成、神经细胞分化发育、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细胞凋亡及癌肿形成、性激素分泌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纱布填塞在外伤性肝破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例重度肝损伤病人使用明胶纱布填塞止血。结果 8例经填塞止血均获成功,其中2例术后发生胆漏经充分引流自行闭合治愈。结论使用纱布填塞止血在重度肝损伤的治疗中是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的体现,有助于提高肝外伤的救治成功率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