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期一氧化氮合酶的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供体特异性输血(DST)预处理后大鼠同种肝移植物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动力学变化。方法 观察同基因肝移植(Ⅰ组),同种肝移植(Ⅱ组),DST预处理的同种肝移植(Ⅲ组)术后NOS的表型及亚硝酸盐/硝酸盐,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结果 Ⅱ组血中亚硝酸盐/硝酸盐,INF-α,TNF-α浓度明显增高,免疫组化显示,Ⅱ组移植物中macNOS^ 及ED1^ ,ED2^ 细胞数明显增多,Northern blot分析,Ⅲ组移植物中IL-10和TGF-BmRNA呈高水平表达;Ⅱ组移植物的iNOS和IL-12mRN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DST预处理的移植物处于免疫无应答状态,NOS被抑制与TH2及TH3类细胞因子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其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以前常采用平卧硬板床6~8周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保守治疗,但存在卧床时间长、疼痛不能有效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男,21岁,山西芮城籍,以间歇性黑便1月余之主诉于1977年3月7日上午入内科。一月前患者感恶心,腹部不适,解柏油样大便,以“消化道出血”住当地县医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3—01/2006—12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行肾移植并在术后行超声检查的患者176例,均知情同意。①实验分组:根据术后移植肾功能分为2组,移植肾功能不良组78例,其中30例次行病理活检;移植肾功能正常组98例。②实验方法及评估:对患者移植肾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参数选择峰收缩期流速、平均舒张期流速、阻力指数及血管显示率。血管显示率的评估标准(0~5级):0级为肾动脉及其远侧血管未显示;5级为肾各级血管均显示良好。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别选取阻力指数=0.7,0.75,0.8,0.85为诊断界值进行诊断试验。结果:169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脱落7例。①峰收缩期流速、平均舒张期流速不呈正态分布,无法作为肾功能评价指标。30例次病理活检中共有28例次被确诊为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15例次,慢性排斥反应13例次。②肾功能正常组患者中血管显示率5级者占63.30%,4级者占36.73%。肾功能不良组患者中血管显示率4级者占41.03%,3级者占46.15%,2级者占10.30%,1级者占2.60%。③移植肾功能不良组患者阻力指数显著高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P〈0.01)。移植肾功能不良组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后阻力指数显著低于移植肾尚未恢复时(P〈0.01),其中99%以上的患者△(阻力指数)≥0.20。④界值阻力指数=0.75的诊断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均达到100%。结论:当移植肾血管阻力指数升高至0.75以上,特别是同一患者自身对照升高超过0.2以上和或血管显示率低于4级,结合临床表现和生化结果,提示可能出现移植肾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
胰腺结核是近些年在临床上发现的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国内先后有5例个案报道,在诊断上比较团难,我们自1972年6月至1985年11月共收治胰腺结核9例;现将本病的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54岁。 讨论 胰腺结核自1981年5月刘公升等报道2例之后,陆续又有3例个案报告,是国内近期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腕骨脱位多层螺旋CT重建18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腕骨复杂性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由外伤引起的18例腕骨脱位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由工作站进行二维、三维重建,观察腕骨脱位情况。结果:18例中单纯月骨脱位8例,经茎突和舟骨的月骨脱位3例,月骨周围脱位2例,其他类型5例。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腕骨脱位及骨折情况,对临床复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1999年 9月至2 0 0 2年 1月 ,我院施行了 13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 ,包括 6例 1型糖尿病及 7例 2型糖尿病病人 ,胰岛素用量为 0 5~ 1 5IU/ (kg·d) ,13例病人均合并糖尿病肾病 ,及心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并行透析治疗。 13例手术均采用体循环 膀胱内引流式。结果  6例 1型糖尿病病人于胰腺通血后 1 5~ 2 3h后停用外源性胰岛素 ,7例 2型糖尿病病人于术后第 5~ 9天停用外源性胰岛素。 13例病人均于术后第 2~ 4天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出现排斥反应、血尿、感染并发症 ,其中 1例术后 5d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 ,抗排斥治疗无效 ,术后 11d切除移植胰肾。其余均痊愈出院 ,定期随访 ,移植物功能良好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得到缓解。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最有效方法。达到胰岛素依赖期的 2型糖尿病也是胰腺移植的适应证之一。供胰肾原位灌注、快速整块切取、以预防为主、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减少各种并发症 ,取得良好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玉米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小麦,其色氨酸含量不能满足人体合成尼克酸的需要。玉米中尼克酸含量也少,而且绝大部分为结合型,不能为人体所利用。因此,长期偏食玉米,缺乏肉食、豆类、蔬菜等副食品情况下,容易发生癞皮病。 为了纠正玉米中色氨酸含量低的缺陷,1964年Mertzet等发表了他们培育成功Opaque2玉米的结果,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广泛重视,纷纷探索对这种发现的利用。用其改良玉米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现在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科技信息也剧烈增加.为了节约医务工者的时间和精力,使其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更新知识和确定科研课题所需的文献,现代学术性期刊都采用编印文摘的方法,以解决此矛盾.科技论文的文摘(也称提要)所提供的信息能否被利用,不仅与论文的研究水平有关.而且与文摘的撰写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如何写好一次性文摘,不仅是作者.也是编者关心和探讨的问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