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双侧拇指先天性腱鞘狭窄1例(063100)河北省唐山开滦嘉盛实业总公司医院刘志奎,张立平患儿,女性,4岁,出生1个月后其母无意中发现患儿双侧拇指呈弯曲状,尚可被动伸直,同时伴有弹响。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按摩治疗。效果不佳,双侧拇指屈曲程度渐进性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肝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观察siRNA抑制Bcl-2表达后,SMMC-7721增殖能力的变化。方法通过反转录PCR、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68例肝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根据Bcl-2表达水平的高低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中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通过siRNA抑制Bcl-2在SMMC-7721细胞中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Bcl-2肝癌中表达明显升高;Bcl-2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Bcl-2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siRNA抑制SMMC-7721细胞中Bcl-2的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结论 Bcl-2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异常增高,且与肝癌临床病例特征及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抑制Bcl-2的表达可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3.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去卵巢大鼠影响骨折愈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中骨痂组织学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分布,探讨骨质疏松对大鼠骨折修复的影响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的作用。 方法:取12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 大鼠2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制造股骨骨折模型,于术后4周处死,各组截取大鼠右侧股骨标本后行计算机X射线摄像仪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右股骨骨密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其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结果与结论:骨折后4周,去卵巢组形成的骨痂中含有的软骨骨痂比例高与假手术组。去卵巢组中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成骨细胞数目少于假手术组。提示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形成的骨痂质量较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减少是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质量下降的可能因素之一。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雌激素;组织构建;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INC00319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LINC00319在H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LINC00319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生存率.Transwell实验检测LINC00319对HCC细胞的侵袭及迁移作用,Western blo...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和单纯骨折组.建立骨折及脑外伤模型,术后1周、2周,3周、4周截取骨痂,HE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mRNA表达.结果 HE染色示单纯骨折组呈典型骨折愈合过程,而骨折合并腩外伤组骨痂形成及改造提前.骨折合并脑外伤组术后1~4周骨痂中VEGF及其mRNA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高于同一时间点单纯骨折组(P<0.05).结论 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脑外伤后VEGF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脑血管造影,观察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血管病变情况,以进一步探讨发病机制,从而使治疗更趋个体化.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对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造影发现血管狭窄为TIA的主要病因[1,2].TIA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有80%的人在50-70岁之间发生症状.我科对2002年6月-2006年10月收浩的126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了脑血管造影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21例中误诊为股骨头坏死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28.57%。6例因髋关节疼痛伴或不伴晨僵就诊,均曾误诊为股骨头坏死,误诊时间1~4个月,给予保守治疗,病情均无明显好转。后通过CT、MRI及术后病理等检查确诊为髋臼发育不良性髋关节骨关节炎2例,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4例。6例均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1年,均预后良好。结论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其警惕性,并加强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认识和了解,以减少或避免该病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比较煤矿井上井下工人维生素D和骨密度,探究不同工作环境对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前瞻性选择开滦集团唐山矿工人共计120名,其中井下男性工人60名,年龄在45?55岁;井上男性工人60 名,年龄在45?55岁。通过检测两组矿工25-羟维生素D含量及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值,比较不同工作环境下煤矿矿工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结果 井上井下矿工年龄、工作时间、体重指数、吸烟、饮酒、血钙、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等基本情况具有一致 性和可比性;与井上矿工相比,井下矿工静脉血甲状旁腺激素含量高(P <0. 05),而静脉血维生素D含量低(P <0. 05).包括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低(P <0. 05)。井下矿工骨质疏松占井下矿工总数的8. 3% ,骨量减低占40% ;井上矿工骨质疏松占井上矿工总数的5%,骨量减低占26. 7%。井下矿工维生素D缺乏占井下矿工总数的85% ,维生素D减低占10% ;井上矿工维生素D缺乏占井上矿工总数的18. 3% ,维生素D减低占11. 7%。结论 井下矿工维生素D和骨密度均低于井上矿工。  相似文献   
9.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去卵巢大鼠影响骨折愈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中骨痂组织学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分布,探讨骨质疏松对大鼠骨折修复的影响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的作用.方法:取12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2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制造股骨骨折模型,于术后4周处死,各组截取大鼠右侧股骨标本后行计算机X射线摄像仪摄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右股骨骨密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其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骨折后4周,去卵巢组形成的骨痂中含有的软骨骨痂比例高与假手术组.去卵巢组中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成骨细胞数目少于假手术组.提示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形成的骨痂质量较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减少是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质量下降的可能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3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记录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Flynn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32个月。骨折复位满意29例,无旋转成角畸形;1例下肢延长。患儿骨折均愈合良好,时间7~13周。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骨折移位、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1例出现钉尾激惹,取出弹性髓内钉后症状消失。末次随访时采用Flynn评价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7例,良3例,优良率30/30。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术中透视次数少等优点,且避免了切开复位造成的骨折端血运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