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入院时有无自杀行为将80例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自杀未遂21例,无自杀行为5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及操作(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多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性别、疾病诊断类型、焦虑抑郁因子、自责应对方式、退避应对方式、合理化应对方式、父母支持等因素在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焦虑抑郁、自责应对方式3个因素对自杀行为影响较大。结论 女性、焦虑抑郁、自责应对方式是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行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合肥市精神病医院57例抑郁症患者及来自于该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的54例正常者进行调查,完成童年创伤问卷(CT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动思维问卷(ATQ)。结果: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之间两两显著相关(P<0.05);抑郁症患者组的童年创伤经历消极应对方式,负性自动思维显著高于正常组;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发现,童年创伤可以通过负性自动思维间接影响消极的应对方式。结论:负性自动思维在童年创伤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用于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2年12月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包括295名受试者。结果显示,治疗结束时研究组体重低于对照组[WMD=-1.83 Kg,95%CI(-2.79,-0.88)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研究组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WMD=-0.69 Kg/m2,95%CI(-1.04,-0.34)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现有的研究显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入院时有无自杀行为将80例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自杀未遂21例,无自杀行为59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及操作(SD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多个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性别、疾病诊断类型、焦虑抑郁因子、自责应对方式、退避应对方式、合理化应对方式、父母支持等因素在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焦虑抑郁、自责应对方式3个因素对自杀行为影响较大。结论 女性、焦虑抑郁、自责应对方式是重症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行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维生素D(VitD)状态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2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和近1个月生活行为方式。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25-羟基维生素D[25(OH)D)]、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VitD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精神分裂症病人25(OH)D、TC、TG和HDL-C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5.9±21.3)nmol/L、(4.1±0.8)mmol/L、(1.2±0.7)mmol/L和(1.2±0.3)mmol/L。VitD缺乏率为60.3%。TC、TG和HDL-C异常率分别为10.9%、15.7%和34.1%。控制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VitD非缺乏组相比,VitD缺乏组TG异常风险(调整后OR=2.80,95%CI 1.21~6.46)和HDL-C异常风险(调整后OR=2.48,95%CI 1.35~4.56)均显著增加。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VitD缺乏可能与血脂代谢异常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元认知能力与听觉记忆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修订版元认知评估量表(metacognition assessment scale abbreviated,MAS-A)和听觉词语记忆测试(audio verbal memory test,AVMT)对6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2例神经症患者进行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时作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MAS-A总分为(8.77±3.37)分及其自我反省为(3.42±1.13)分、理解他人为(2.43±1.07)分、去中心化为(0.43±0.54)分和控制为(2.50±1.14)分,神经症患者MAS-A总分及分量表分分别为(12.58±3.64)分、(4.74±1.29)分、(3.29±1.03)分、(1.04±0.74)分、(3.52±1.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元认知总分与即刻记忆2(r=0.340)、即刻记忆3(r=0.270)和延迟记忆(r=0.345)评分间呈正相关(均有P<0.05),控制PANSS评分和病程后,元认知总分与AVMT评分间的相关性消失,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趋势。结论 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元认知能力受损,患者元认知能力与听觉言语记忆功能间的关联可能受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和病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与应对方式及自动思维的关系。方法将59例强迫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抽取57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童年创伤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动思维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合并样本显示,被试童年创伤问卷总分与自动思维问卷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方式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动思维问卷评分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发现,童年创伤通过负性自动思维间接影响积极应对方式(P〈0.01)。结论强迫症患者的童年创伤经历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负性自动思维在童年创伤与积极的应对方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于事件前瞻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前瞻记忆(TBPM)的特点,为认知功能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前瞻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 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EBPM评分为(3.80±0.85)分,对照组EBPM评分为(4.10±0.7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5,P=0.143),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TBPM评分为(3.33±1.09)分,对照组TBPM评分为(3.93±0.8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7,P=0.02).结论 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非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基于时间前瞻记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信念及其与前瞻性记忆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式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16)、基于事件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前瞻性记忆(TBPM)测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44例发作期的抑郁症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抑郁症组DBAS-16总分及其后果、担忧、药物因子得分,以及EBPM和TBPM得分均低于对照组(Z=-4.206,-3.895,-4.755,-3.036,-2.26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DBAS-16总分(r=0.354,P0.05)及其后果(r=0.350,0.05)和担忧(r=0.365,P0.05)因子分与EBPM得分呈正相关,而DBAS-16得分与TBPM得分间无相关性。以HAMD和HAMA总分为协变量的偏相关分析显示,DBAS-16得分与EBPM得分间的相关性不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较多错误的睡眠信念和态度以及前瞻性记忆的损害,并且患者功能性失调信念与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损害存在相关,但这种关联性受负性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症缓解期患者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50名符合国际疾病诊断与分类第10版诊断标准的缓解期抑郁症患者,选取4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组和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缓解期患者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的灵活性及总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t=2.435,2.502,-2.051;P0.05;t=3.262,P0.01);与健康对照者对比,缓解期患者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t=-2.485,P0.05;t=3.372,P0.01);患者组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及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缓解期患者自我和谐程度较低,患者较多的采用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