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予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后的尿量变化及尿量与肺氧合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行呼吸机治疗的 2 0例RDS患儿予血气监测及每小时尿量和入量监测。结果 观察组 (PS组 )最大尿量峰值出现于生后 6 0h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尿量 /入量比值PS组于生后 48h即大于 0 8,而对照组的上述比值大于 0 8出现于生后 6 0h。尿量与动脉 /肺泡氧分压比值 (PaO2 /PAO2 )有显著相关性 (r =0 7414,P <0 0 5 )。结论 RDS病程中随着尿量增加肺氧合功能改善 ,予PS治疗后利尿期最大尿量峰值增大 ,出现时间早 ,提示在PS治疗后更应该密切观察尿量变化 ,判断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活化蛋白C是一种可以促进纤溶、抑制血栓形成及炎症的内源蛋白,是严重败血症时凝血和炎症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表明,用其替代物治疗严重败血症可以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因而为治疗严重败血症提供了崭新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06年73例痰培养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了解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围产期窒息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施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以下条件的新生儿:①孕周≥37周。②出生后首次动脉血气分析BD>15mEq/L,或生后5minApgar评分<6分。③出生后6h内出现临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40)和对照组(n=38)。亚低温组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维持直肠温度于34~35℃,持续72h;6h内常规应用苯巴比妥负荷量20~30mg·kg-1,再用维持量5mg·kg-1·d-1对症止痉治疗,予多巴胺5μg·kg-1·min-1,维持3d。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其他治疗相同。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心、肝、肾等功能。结果:两组各有40例和38例完成治疗;亚低温组直肠温度降至目标温度35℃所需时间为(55±20)min,治疗过程中心率平均下降至(105±6)次/min,对照组(140±11)次/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平均动脉压保持在正常范围(45±5)mmHg;两组血肌钙蛋白-I、肝功能、肌酐、尿素氮虽有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围产期窒息后新生儿实施选择性头部降温维持直肠温度于34~35℃是安全的,可应用于具有重症监护条件的新生儿病房。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远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为探讨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远期预后的影响,对90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在5~8岁时进行了智商(IQ)、听力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显示,23例(25.6%)有程度不等的IQ低下;18例(20.0%)有轻度听力障碍,以低频区为主;3例(3.3%)有神经系统异常。IQ、听力及神经系统异常率与清血总胆红素峰值无显著相关性。约半数异常者血清总胆红素峰值<200mg/L。溶血组与非溶血组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除重度高胆外,轻、中度高胆(无论是否溶血症)也可对新生儿产生永久性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精神神经发育异常。单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不能确切预测远期预后。对所有高胆新生儿均应积极治疗,以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6例新生儿塞冷损伤综合征进行了BAEP检测。结果发现,复温前异常率达100%,表现为各波PL、IPL延长、AmpV/I降低和THRV增高等,复温后虽有显著改善,但仍未完全恢复,异常率为48%。对持续异常者应行进一步的听力学和神经学随访,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文中还就低体温时BAEP异常的类型及机理等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宫内感染致早产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天明  俞惠民  李建平 《浙江医学》2004,26(4):275-276,292
目的复制大鼠细菌性宫内感染模型,并探讨其与早产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0只孕15d的大鼠随机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各10只,分别于子宫腔内接种1浊度大肠杆菌悬浮液和无菌生理盐水,于分娩后观察子宫和胎盘组织的病理变化及仔鼠的死产率、平均活胎数和早产发生率.结果感染组大鼠子宫和胎盘存在炎症反应,而对照组大鼠未见炎症反应.感染组大鼠共分娩108只幼仔,死产率为8.3%;对照组大鼠共分娩118只,死产率为3.4%,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x2=2.542,P>0.05).感染组每只大鼠平均活胎数为(9.9±2.42)只,对照组为(11.30±2.06)只,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t=1.392,P>0.05).感染组大鼠早产发生率为70.0%,对照组大鼠为10.0%,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宫内感染致早产的危险度分析:0R=21.000,95%CI=1.777~248.013.结论采用大肠杆菌宫内接种方法建立的宫内感染大鼠模型与亚临床型宫内感染相似,可增加早产发生率,利用该模型可进行宫内感染与早产儿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内感染对新生大鼠出生后早期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通过将大肠埃希菌注入孕15 d的SD大鼠的子宫颈内建立宫内感染大鼠模型,并观察宫内感染对孕鼠分娩的影响。HE染色法观察新生大鼠脑白质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新生大鼠脑白质组织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2′,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NPase)、神经丝(NF)表达。随机监测新生大鼠早期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功能。 结果 孕鼠宫内感染后,子宫和胎盘组织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建模成功,但宫内感染对分娩无显著影响。新生大鼠7日龄时脑白质部位结构稀疏呈筛网状改变,GFAP表达增加(P<0.01),而CNPase和NF表达减少(P<0.05或P<0.01)。与对照组新生大鼠比较,感染组新生大鼠出生体质量轻、体质量增长缓慢(P<0.05或P<0.01);耳廓分离、睁眼、平面翻正、负趋地性、听觉惊恐和游泳试验等完成日龄延长(P<0.05或P<0.01)。 结论 宫内感染可导致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并引起新生大鼠早期生长发育及神经行为发育延迟。   相似文献   
9.
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对新生儿耳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观察常规剂量硫酸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amikacin,AMK)对新生儿的耳毒性作用并探讨其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 以脑干听觉诱导电位(BAEP)监测AMK〖10mg/(kg.d),连用7d〗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0例)足月新生儿的听功能变化,并以荧光偏振免疫法对治疗组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治疗第7天,治疗组有3例BAEP异常(12%),对照组未发现异常,两组差异显著性(P〉0.0  相似文献   
10.
探讨以无创性方法检测新生儿耳蜗电图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表面电极以诱发电位诊断仪对4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耳蜗电图检测。结果所示,所有新生儿在 120dBpeSPL 强度的交替极性短声刺激下,均可记录到综合电位和动作电位,其振幅较小,分别为0.158±0.057uV和0.587±0.138uV,但波形清晰、稳定、重复性好。在不同PCA足月儿间以及左右耳间各主要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足月儿可采用统一的正常值标准。因此提示应用表面电极检测新生儿耳蜗电图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属非损伤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耳蜗毛细胞和听神经的功能状态,因而对新生儿外周听功能的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