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王代红  李芙蓉  程悦  侯卫坪  袁发焕 《重庆医学》2009,38(24):3118-3121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修复作用.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内皮祖细胞选择性培养液培养后移植到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应用PAS、HE、Masson染色方法判断梗阻大鼠损伤和修复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和HIF-1α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IF表达.结果各组间肝功能、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与假手术组比,UUO组肾脏病理积分显著增加,移植组肾脏病理积分显著低于UUO组(P<0.05);UUO组α-SMA在14、21d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移植组α-SMA在14、21d显著低于UUO组(P<0.05);假手术组仅有少量HIF表达,且主要表达在胞质,UUO组HIF表达随病程进展逐渐增加(P<0.05),移植组HIF表达显著低于UUO组(P<0.05).结论 EPCs移植改善了UUO大鼠梗阻肾脏的损伤、纤维化和低氧状况.  相似文献   
2.
泌尿系外科重建术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常用术式。由于重建术中目前常用的替代材料均易引发许多并发症 ,因此 ,寻求适宜的泌尿系组织或器官的替代材料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当前组织工程研究的迅猛发展使得这一难题有望获得解决。本文就近年来组织工程化泌尿系组织或器官的再造及其作为重建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可能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在泌尿外科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系外科重建术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常用术式。由于重建术中目前常用的替代材料均易引发许多并发症,因此,寻求适宜的泌尿系组织或器官的替代材料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当前组织工程研究的迅猛发展使得这一难题有望获得解决。本文就近年来组织工程化泌尿系组织或器官的再造及其作为重建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可能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肾小管周毛细血管丢失和低氧是小管间质损伤及纤维化的共同通路,因此,重建间质毛细血管,改善间质低氧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又一重要途经~([1]).内皮祖细胞(EPC)具有强大的成血管能力~([2]).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与EPC间的相互作用,对于重建小管周毛细血管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拟在体外研究低氧作用下的RTEC对EPC的归巢、成血管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侯卫坪  叶本兰 《医学综述》2002,8(2):100-102
急性肾小管损伤是急性肾功能不全主要病因之一 ,而缺氧则是引起急性肾小管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主要对缺氧致肾小管损伤的机制及抗缺氧的细胞保护研究综述如下。1 缺氧对肾小管损伤的机制近年来 ,国外学者对体外分离的或经培养后的肾小管节段直接给予缺氧为模型 ,进行了许多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这些研究揭示了体内缺氧致肾小管损伤的主要机制包括以下几项。1.1 肾小管细胞内能量代谢障碍和生化代谢障碍 缺氧首先导致细胞有氧代谢的障碍 ,使细胞内的ATP合成量急剧下降 ,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 ,膜上Na+-K+-ATP酶功能降低 ,细胞N…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对肾小管细胞基侧膜上钾离子通道的活动进行初步的探讨。实验通过体视显微镜直视下从大鼠肾脏冠状切片中机械分离出肾小管 ,采用cell attached膜片单通道实验技术 ,观测肾小管细胞基侧膜钾离子通道活动及pH值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鼠肾小管细胞基侧膜上广泛分布一类低电导的钾离子通道 ,该通道在超极化状态下表现为内向电流 ,斜率电导为 2 8 2± 1 7pS ,通道开放活动随极化程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反极化状态下表现为外向电流 ,且具有内向整流特性 ,其外向电流的弦电导为 5 6± 0 3pS。该通道对四乙胺不敏感 ,但可被优降糖所抑制。通道的活动受细胞外液pH值的影响 ,随着细胞外液酸性增加通道开放活动减少  相似文献   
7.
平滑肌细胞在旋转生物反应器内的微载体培养与快速扩增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获取足量数量活性良好的膀胱平滑肌种子细胞,本实验探索在旋转生物反应器内应用微载体技术快速扩增膀胱平滑肌细胞的方法。将培养的第二代新西兰兔膀胱不滑肌细胞应用Cytodex-3微载体在旋转生物反应器(RCCS)内进行动态培养,观测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情况和细胞代谢率,进行a-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与常规方法培养平滑肌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膀胱平滑肌细胞在Cytodex-3微载体上生长迅速、细胞代谢率高、生长倍增时间缩短。在培养第九天,细胞数量可达最初接种的23倍。免疫组化显示平滑肌细胞活性良好。结果表明利用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可简便快速地在体外扩增平滑肌细胞,可为构建组织工程化人造膀胱提供大量活性良好的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鼠肾脏近曲小管细胞基侧膜钾离子通道生理学特性及其意义。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直视下,从大鼠肾脏冠状切片中机械分离出肾小管,采用膜片钳单通道实验技术,探讨大鼠近曲小管基侧膜钾离子通道的生理学特性。结果 大鼠近曲小管细胞基侧膜上容易记录到一类低电导、有内向整流性的钾离子通道,该通道在多数膜片(81%)中自发性开放,无自发性开放的通道在压力增加时可被激活。在inside-out膜片,通道活动出现rn-down现象。通道开放时间常数分别为0.524ms与5.087ms,通道关闭的两个时间常数分别为1.029ms与16.500ms。结论 大鼠近曲小管细胞基侧膜广泛分布一类低电导的钾离子通道,具有牵张敏感性和化学敏感性双重特性,呈现两个开放状态与两个关闭状态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在裸鼠体内再造膀胱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在裸鼠体内再造膀胱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犬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别接种于预制成囊样结构的聚乳酸-聚羟乙酸(PLGA)聚合物支架材料的内、外两侧表面,形成细胞-支架材料复合体,体外37%℃培育48h后植入到裸鼠背部皮下,20、40和60d时分别取材,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细胞-支架复合体经体内培育20-60d,在外观上形成了与支架材料形状基本一致的新生组织,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其外壁由多层的平滑肌细胞构成,内壁由数层移行上皮细胞层构成,在组织结构上类似于正常膀胱壁。结论:在裸鼠体内构建了具有膀胱结构的基本特征的膀胱器官,提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膀胱器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