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入用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入导管优良的血液相容性是确保血管内介入技术安全可靠进行的重要因素,我们对自己合成的四种介入导管用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评价,包括溶血试验、血小板黏试验、动态凝血时间试验和动态血栓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其中的H50-100和H60-100具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完全可以用作介入导管材料。此外,还讨论了聚氨酯结构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各种形式的羟基磷灰石如粉末、薄膜和复合物等在医学应用方面得到广泛的关注,但羟基磷灰石制备过程中粒子易团聚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目的:实验拟制备透明的、稳定存在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水溶胶,并探索羟基磷灰石胶体的制备工艺条件。 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3/06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实验室及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完成。 材料:磷酸铵[(NH4)3PO4?3H2O],分析纯,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产品;硝酸钙[Ca(NO3)2?4H2O],分析纯,天津市东升化学试剂厂产品;柠檬酸三钠(C6H5O7Na3?2H2O),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 方法:在传统的湿化学方法即用硝酸钙、磷酸铵和氨水合成羟基磷灰石的基础上,引入柠檬酸钠作为分散剂,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水溶胶。 主要观察指标:磷酸铵滴加时间、磷酸铵滴加温度和柠檬酸钠用量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 结果:①合成产物的谱图中所有的衍射峰与羟基磷灰石标准衍射图的峰位基本相同,没有加分散剂的对照样峰形更加完整,而采用柠檬酸钠作分散剂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的衍射峰相对较弱,结晶不完全。②在保持其他合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磷酸铵溶液滴加温度的增加,所得羟基磷灰石胶体的最小粒径逐渐增大。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分散剂浓度低的时候,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粒径较大;当分散剂浓度过高的时候,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粒径也较大。 结论:用柠檬酸钠制备羟基磷灰石胶体的适宜条件:磷酸铵滴加速度7.8 mL/min,滴加温度15 ℃,柠檬酸钠浓度0.227 mol/L,氨水浓度0.066 mol/L。  相似文献   
3.
医用聚氨酯导管材料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四氢呋喃醚 ( PTMG)、4 ,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 ,采用本体法合成了几种热塑性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 ( TPU)。测定了材料的拉伸性能 ,并用红外光谱 ( FT- I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讨论了软硬段配比、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大小、扩链剂结构对聚氨酯材料微相分离程度的影响 ,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介入导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导管介入技术是指用介入导管通过血管腔到达较远端的病变部位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由于其易于操作并能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血管内导管介入技术如今已在血管内造影、血管成形术、血管内血栓或异物的摘除、癌症化疗、治疗血管畸形等方面扮有重要的角色。介入导管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决定血管内导管介入手术成败和操作难易程度的关键因素,研究介入导管新材料,优化增强方案、表面固定肝素、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是提高介入导管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扩链剂1,4-丁二醇(BDO)为硬段,聚乙二醇(PEG)与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PTMG)为混合软段,在不同PEG、PTMG配比下,采用二步法,合成了一系列聚醚聚氨酯(PU)。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力学性能测试、水接触角、吸水率、溶血试验和静态血小板粘附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合成了机械强度高、亲水性好、血液相容性良好的新型混合软段的聚氨酯,是一种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6.
决明子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提取决明子大黄素和大黄酚的不同方法。方法甲醇超声波、乙醇超声波、甲醇回流和乙醇回流分别提取决明子中的大黄素与大黄酚,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大黄素与大黄酚含量。结果甲醇超声波提取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效率最高。结论为决明子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提取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背景:各种形式的羟基磷灰石如粉末、薄膜和复合物等在医学应用方面得到广泛的关注,但羟基磷灰石制备过程中粒子易团聚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目的:实验拟制备透明的、稳定存在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水溶胶,并探索羟基磷灰石胶体的制备工艺条件.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3/06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材料实验室及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完成.材料:磷酸铵[(NH4)3PO4·3H2O],分析纯,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产品;硝酸钙[Ca(NO3)2·4H2O],分析纯,天津市东升化学试剂厂产品:柠檬酸三钠(C6H5O7Na3·2H2O),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方法:在传统的湿化学方法即用硝酸钙、磷酸铵和氨水合成羟基磷灰石的基础上,引入柠檬酸钠作为分散剂,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水溶胶.主要观察指标:磷酸铵滴加时间、磷酸铵滴加温度和柠檬酸钠用量对羟基磷灰石粒径的影响.结果:①合成产物的谱图中所有的衍射峰与羟基磷灰石标准衍射图的峰位基本相同,没有加分散剂的对照样峰形更加完整,而采用柠檬酸钠作分散剂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的衍射峰相对较弱,结晶不完全.②在保持其他合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磷酸铵溶液滴加温度的增加,所得羟基磷灰石胶体的最小粒径逐渐增大.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分散剂浓度低的时候,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粒径较大;当分散剂浓度过高的时候,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粒径也较大.结论:用柠檬酸钠制备羟基磷灰石胶体的适宜条件:磷酸铵滴加速度7.8 mL/min,滴加温度15℃,柠檬酸钠浓度0.227 mol/L,氨水浓度0.066 mol/L.  相似文献   
8.
医用聚氨酯生物相容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聚氨酯因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而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聚氨酯长期植入人体内,也会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使材料发生老化降解现象。因而要进一步提高医用聚氨酯的生物相容性,使其与机体生理环境更加相容,不诱发或少诱发炎症反应,就要使材料表面更加生物化,可以维持蛋白的正常构象。本文综述了以仿生化为基础提高医用聚氨酯生物相容性的两种主要途径-表面内皮细胞化及仿生物膜结构(表面膦脂化),并总结了其实施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物稳定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系统修复和神经外科对生物材料生物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用聚己二戊二醇碳酸酯二元醇 ( PHPC)、4 ,4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 MDI)、丁二醇 ( BDO)合成了新型聚碳酸酯聚氨酯 ( PCU)。采用红外光谱测定结构。PCU显示出较高的拉伸强度 (约 4 2 MPa)和高的断裂伸长率 ( 30 0 -4 0 0 % )。与 30 % H2 O2 接触角表明 ,PCU与 H2 O2 的相互作用比聚醚氨酯 ( PEU)小。体外模拟氧化试验表明 ,PCU的生物稳定性大大高于 PEU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用脂肪族聚氨酯的合成、表征及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一步法合成以4,4’—甲烷二环巳基二异氰酸酯(HMDI)、扩链剂1,4—丁二醇(BDO)为硬段,聚四氢呋喃醚(PTMG)为软段的脂肪族聚氨酯。并对所合成材料进行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水接触角测试、溶血实验及体外静态血小板粘附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合成的聚氨酯断裂强度可达30MPa以上,可与芳香族聚氨酯材料相比拟,而其断裂伸长率、断裂永久形变、亲水性能较之更好,具有理想的机械力学性能。溶血实验和体外静态血小板粘附实验显示该材料具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该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介入诊疗和医用薄膜产品方面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是一种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