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1].性别和性别角色对个体参加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单色LED蓝色光照对健康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色新型发光二极管光照(蓝光)对健康人昼夜节律的影响,同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实验于2007-10/2008-10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临床试验病房完成.健康志愿者9人分为对照组3人,蓝光照射组6人.蓝光照射组于清晨6:00~8:00接受波长470 nm.强度65 μW/cm2的蓝色光疗镜2h,共2d;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佩戴黑色太阳镜.观察两组受试者夜间褪黑素分泌曲线的变化;受试前后检测眼底、体温、血压、心率、血皮质醇及甲状腺素等指标.结果:在对照组第3,4天,3条褪黑素分泌曲线基本重合,没有明显的提前或延迟.在蓝光照射组第3,4天褪黑素分泌曲线较基线有明显的前移.第3天即光照后第1天较基线前移约36 min,第4天较基线前移约47 mi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04 0和0.019 4.第3天和第4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09 8).所有受试者光照前后眼底未见异常,体温、血压、心率及血皮质醇及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无不适症状.结论:新型发光二极管蓝色光源,波长470 nm,强度65 μW/cm2对健康受试者生物节律的影响是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色LED光照(蓝光)对健康人昼夜节律的影响,同时评价其安全性。为LED光源用于临床治疗睡眠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奠定基础。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与光照组,光照组于清晨6:00-8:00接受波长470nm,强度65uw/cm2的蓝色光疗镜2小时,共2天;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佩戴黑色太阳镜。观察两组受试者夜间褪黑素分泌曲线的变化。结果:在对照组基线、第三天、第四天,三条褪黑素分泌曲线基本重合,没有明显的提前或延迟。在蓝光光照组,第三天、第四天褪黑素分泌曲线较基线有明显的前移。第三天即光照后第一天较基线前移约36分钟,第四天较基线前移约47分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3955和0.01937。第三天和第四天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1098。结论:LED蓝色光源,波长470nm,强度65uw/cm2对健康受试者生物节律的影响是有效的而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5.
背景:国外研究证实,波长为470 nm的蓝光对抑制褪黑素分泌,调整生物节律效果最明显。目前国内尚无发光二极管光源用于调节生物节律的实验报道。 目的:观察一定强度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对大鼠视网膜是否存在损伤。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组织学分析,于2007-05/2008-04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 材料:SD大鼠32只,BN大鼠16只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动物部提供。 方法:取SD大鼠16只及BN大鼠16只分别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实验组大鼠放入光箱中,光源工作参数为:蓝光波长470 nm,光强控制在300~350 μW/cm2,光照射4 h/d,连续照射3 d。另取SD大鼠16只以抽签法随机实验组(n=8)与对照组(n=8),将实验组大鼠放入光箱中,光源工作参数为:蓝光波长470 nm,光强控制在120~150 μW/cm2,4 h/d,连续照射3 d。对照组均不进行特殊干预。 主要观察指标:照射结束后第2天,取大鼠双侧眼球,冰冻切片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变化。 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强度为300~350 μW/cm2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照射时,SD大鼠视网膜变薄,层次不清,细胞排列不整齐;而BN大鼠视网膜结构层次清晰,细胞排列整齐,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强度为120~150μW/cm2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照射时,SD大鼠视网膜结构层次清晰,细胞排列整齐,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300~350 μW/cm2蓝光发光二极管光源照射强度对有色素保护的视网膜是安全的,照射强度为120~150 μW/cm2 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对不同种属大鼠的视网膜都不会造成光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 78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感情指数、健康指数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提高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背景:国外研究证实,波长为470 nm的蓝光对抑制褪黑素分泌,调整生物节律效果最明显.目前国内尚无发光二极管光源用于调节生物节律的实验报道.目的:观察一定强度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对大鼠视网膜是否存在损伤.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动物实验,组织学分析,于2007-05/2008-04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SD大鼠32只,BN大鼠16只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动物部提供.方法:取SD大鼠16只及BN大鼠16只分别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实验组大鼠放入光箱中,光源工作参数为:蓝光波长470 nm,光强控制在300~350 μW/cm~2,光照射4 h/d,连续照射3 d.另取SD大鼠16只以抽签法随机实验组(n=8)与对照组(n=8),将实验组大鼠放入光箱中,光源工作参数为:蓝光波长470 nm,光强控制在120~150μW/cm~2,4 h/d,连续照射3 d.对照组均不进行特殊干预.主要观察指标:照射结束后第2天,取大鼠双侧眼球,冰冻切片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变化.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强度为300~350μW/cm~2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照射时,SD大鼠视网膜变薄,层次不清,细胞排列不整齐;而BN大鼠视网膜结构层次清晰,细胞排列整齐,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强度为120~150μW/cm~2 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照射时,SD大鼠视网膜结构层次清晰,细胞排列整齐,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300~350 μW/cm~2蓝光发光二极管光源照射强度对有色素保护的视网膜是安全的,照射强度为120~150 μW/cm~2蓝色发光二极管光源对不同种属大鼠的视网膜都不会造成光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