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快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本院老年髋部中心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拟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利用随机数表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采用3D打印模型进行术前沟通,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沟通方法,分别进行术前医患沟通调查问卷信息采集,记录手术时机(入院到手术的间隔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进行医患沟通,患者对病情、手术方案、护理等方面的理解有明显优势,患者满意度较高;实验组从入院到手术间隔时间明显较短,为(2.92±1.16)d,对照组(4.36±2.10)d,P<0.05。 结论 3D打印技术在快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医患沟通方面有显著效果,缩短术前间隔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五指山小型猪肝脏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肝脏相关术式的虚拟设计,为肝切除术培训提供参考模型。方法
用过氯乙烯乙酸乙酯材料混合氧化铅灌注胆总管、肝总动脉,牙托材料混合氧化铅灌注肝静脉、门静脉。对灌注后的肝脏标本
进行CT扫描,所获得的数据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设计肝切除术的断层图像。用浓盐酸腐蚀灌注标本,制作小型猪
肝内管道结构铸型标本。结果铸型标本轮廓较饱满,管道末梢细密,可显示门静脉、肝静脉的5~6级分支,肝动脉、胆管的3~4
级分支。三维数字化模型立体感强,可清晰显示肝静脉、门静脉的3~4级分支,肝动脉、胆管的2~3级分支。三维数字化模型显
示的分级数比铸型标本少,但能显示的管道结构分布走行情况与铸型标本相同。虚拟切割肝组织,可清晰显示肝断面的管道结
构与肝脏软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三维数字化模型可清晰立体地显示肝脏内部管道结构的分布走行,虚拟术式设计可提
供大致的肝脏断面管道结构分布情况,为腹腔镜肝切除术培训提供数字化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设计制作生物安全性的下颈椎个性化导航模板,并评价其精度。 方法 选取4具下颈椎防腐标本,CT扫描后,利用三维重建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作生物安全性的后路经椎弓根个性化导航模板,在标本上辅助克氏针置入。再次CT扫描并三维重建,计算实际克氏针与虚拟克氏针的位置参数,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检测两者之间的差异;并计算虚拟克氏针与实际克氏针的位置偏差。 结果 虚拟和实际克氏针在X、Y、Z轴的位移和旋转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际克氏针与虚拟克氏针之间的偏差,X、Y、Z轴的位移偏差分别为(1.58±0.66)、(1.96±0.84)、(2.33±1.15) mm;X、Y、Z轴的旋转偏差分别为(1.43±1.18)°、(2.43±1.67)°、(1.14±0.50)°。 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新型生物安全的导航模板的制作方法,其造型及精度尚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离体猪肝构建简单、经济、能模拟出血和胆漏的腹腔镜肝切除术培训模型,并对培训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新鲜的保留肝门和小段肝后下腔静脉的猪肝放置在组装的腹腔镜培训装置中,用红色明胶液体灌注肝静脉、门静脉、肝动脉以模拟肝脏血流,黄色明胶液体灌注胆总管模拟肝脏胆汁。首先由3名腹腔镜专家对此模型进行各种方式的肝切除操作并提出改进意见,结合专家意见,对模型进行改进。其次,由6名具有腹腔镜经验的肝胆外科医生对最终模型进行肝切除操作,用5分量表对最终模型的解剖结构、质地、血流情况等指标进行评分。结果与真实手术环境相比,对最终模型解剖结构的评分是4.6±0.3,质地的评分是4.9±0.1,血流情况评分是4.7±0.3,胆漏情况评分是4.6±0.2。结论此培训模型构建简单、经济、能较真实的模拟术中出血、胆漏,可以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高级培训。  相似文献   
6.
7.
李鉴铁,吴增城,付茂庆,等.臂丛神经手术入路[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2):235.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解剖学观念认为腓骨的主要功能是组成踝关节及作为肌肉附着点,而胫骨单独承担膝关节传递至踝关节的重力,腓骨鲜有承重作用~([1])。因此腓骨作为"非承重"骨,当发生骨折或缺损造成其连续性缺失时,除远端腓骨骨折外,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可不行腓骨骨折固定或缺损修复~([2])。与此同时,腓骨因其丰富的血供及良好的几何形态等特点作为自体骨移植骨供体,广泛应用于修复骨缺损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不管是创伤或是医疗造成腓骨的连续性缺失,对下肢负重及活动的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