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
目的通过离体灌注化学去垢剂的方法制备大鼠胰腺去细胞天然生物支架,并对支架的完整性、生物相容性进行检验。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分别经胆管与血管两条途径灌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曲亚通X-100等药品洗脱,获取胰腺去细胞生物支架。通过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细胞残留于去细胞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分光光度计法鉴定残留去垢剂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定残留支架蛋白含量及生长因子,并用腹壁与皮下包埋实验检验其炎症反应,MTT法测定支架细胞毒性,内皮细胞共培养测定支架生物相容性。结果 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均表明去细胞支架无细胞残留,细胞外支架连续性完好,脉管支架保存完整;药物残留小于规定标准;细胞外支架生长因子及支架蛋白存留量等指标上血管组均优于胆管组;腹壁与皮下包埋实验显示,去细胞支架炎性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MTT法显示无细胞毒性;内皮细胞共培养有黏附趋势。结论使用两种灌注法制备胰腺去细胞生物支架,均可将细胞去除彻底,支架生物相容性好。但就血管组细胞外支架保留完整性,生长因子保留更多,则血管灌注途径优于胆管灌注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CT的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对伴有营养风险的老年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限期行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术前利用NRS 2002筛查病人营养风险,CT评估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术后记录病人30 d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离体灌注加浸泡的方法制备大鼠胰腺去细胞生物支架(PDBC),为胰岛和胰腺的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新型天然生物支架. 方法 健康成年大鼠20只,以物理冻融及灌注洗脱法(脱氧胆酸钠+ DNAase),采用胆管、胰管联合逆向在体灌流法获取胰腺去细胞生物支架.并通过基因组DNA定量定性分析,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荧光积分吸光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等进一步测定细胞残留以及观察去细胞支架,如胶原IV、纤维连接蛋白和层黏连蛋白等成分的保留. 结果 DNA定性分析显示,实验组未见明显DNA条带,对照组DNA条带可达100bp,定量检测实验组DNA残留不足对照组的5%;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均表明,去细胞支架无细胞残留,细胞外支架连续性完好,脉管支架保存完整;免疫荧光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细胞外支架成分保留较完整,未见明显细胞核成分残留. 结论 运用冻融加浸泡灌注制备的胰腺去细胞生物支架,细胞去除彻底,细胞外支架保留完好.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代谢异常,即肿瘤代谢重编程, 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肿瘤细胞快速生长的特性促使其争夺更多营养补给,高能量的需求和低获能的有氧糖酵解方式让机体功能蛋白被当作能源使用,导致体内蛋白质含量无法满足患者正常生理需要。全身的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蛋白质储存库,肿瘤细胞复杂的营养代谢及蛋白质过度消耗会导致患者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笔者团队最初研究发现,腹部肿瘤患者在经历了围术期的禁食及胃肠道手术改建等因素的影响后普遍会发生术后疲劳综合征,骨骼肌功能显著下降。通过进一步临床研究,无论是否存在营养风险,肌肉减少症都是胃肠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肌肉减少症是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关注要点,将之纳入肿瘤患者的术前常规筛查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合并肌肉减少症的肿瘤患者进行适当干预有助于促进术后加速康复,改善手术预后,对提高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减轻公共医疗卫生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SMA)左侧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边界的手术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134例病人,其中57例病人以SMA左侧为D3根治术的边界(SMA组),77例病人以肠系膜上静脉(SMV)左侧为D3根治术的边界(SMV组)。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水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SMA组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均高于SMV组[(471.4±285.6)mL vs. (352.2±305.7)mL,(7.0±4.9)d vs. (5.7±2.0)d,P=0.023和P=0.037]。SMA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大于SMV组[(26.5±6.7)枚vs. (21.3±7.8)枚,P<0.0001],其余术后病理学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M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MV组(28.1% vs. 13.0%,P=0.045),乳糜漏和腹泻的发生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 vs. 1.3%,P=0.083;8.8% vs. 2.6%,P=0.135)。结论 以SMA左侧为边界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可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肛提肌切除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的安全性,评估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40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肛提肌切除的APE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手术安全性、恢复情况、并发症、环周切缘及近期疗效。结果:本研究手术时间(138.9±37.6)min,术中出血量(92.2±35.1)m L,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1.9±3.4)枚。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术中见穿孔1例。术后病理见环周切缘阳性1例。术后造口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1.0)d、(3.1±0.7)d、(9.6±2.1)d、(14.9±1.8)d。术后见会阴切口感染2例,泌尿功能障碍3例,性功能障碍1例。结论:腹腔镜肛提肌切除的APE安全、可行且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侧方淋巴结清扫(LLND)对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存活、复发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的文献,纳入2000年1月至2018年6月与进展期低位直肠癌预后相关的临床对照研究,运用Stata/SE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估LLND对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病人5年总存活率、5年无复发存活率、局部复发率、术后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纳入文献17篇共5631例病人。LLND组术后5年总存活率(HR=1.19,95%CI 0.98~1.43,P=0.902)、5年无复发存活率(HR=0.98,95%CI 0.82~1.17,P=0.794)、局部复发率(HR=0.93,95%CI 0.67~1.31,P=0.694)与非LLN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LND组术后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非LL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8,95%CI 1.94~8.59,P<0.01)。结论 对于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病人,LLND并不能改善术后生存等远期预后指标,但增加术后泌尿功能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