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认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妊娠不良影响的程度。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4例SLE妇女44次妊娠及48名健康妇女94次妊娠的结局。结果SLE组末次妊娠平均年龄为(29±4)岁,健康组为(29±4)岁;两组平均妊娠次数分别为(1.9±0.8)次/人和(2.0±0.8)次/人(P=0.7);活产率分别为56.8%和72.3%(P=0.07);去除人工流产后胎儿丢失率分别为28.6%和13.9%(OR=2.47,95%CI:0.82 ̄7.27,P=0.07);早产和/(或)分娩低体重儿分别为32%和1.5%(OR=20.67,95%CI:2.56 ̄926.38,P<0.01)。合并狼疮肾炎和/(或)高血压病例的胎儿丢失相对危险度为4.6(95%CI:1.08 ̄18.56,P=0.021。1年内有病情活动或妊娠初次发病者的胎儿丢失率分别为60%和15%,早产和/(或)低体重儿率分别为80%和50%,较病情稳定1年以上的SLE妊娠高(分别为6%和13.3%)。结论SLE对妊娠结局有较大的不良影响,表现为SLE妇女胎儿丢失、早产和分娩低体重儿的风险均高于健康妇女。合并狼疮肾炎或高血压的SLE妊娠,这些风险将进一步升高。SLE病情控制1年以上妊娠,胎儿的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治疗妊娠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1年就诊于4家医院的妊娠4~20周的先兆流产患者127例,将其按妊娠时间随机分为A、B、C、D4组,A、B组为早期妊娠(妊娠4~12周),C、D组为中期妊娠(妊娠12~20周)。A组及C组应用间苯三酚联合常规保胎药治疗,B组及D组单独使用常规保胎药物进行治疗。对4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予以评估,包括观察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情况,记录用药天数,监测妊娠4~8周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HCG及孕酮水平的变化,追踪妊娠结局。同时监控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经治疗后阴道流血发生率从86.84%降至18.42%,B组阴道流血发生率从64.10%降至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经治疗后腹部不适发生率从44.74%降至7.89%,B组腹部不适发生率从28.20%降至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4~8周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体内HCG从(44612±49365)IU/L上升到(120802.67±56900)IU/L,但常规治疗者仅从(28080±43892)IU/L上升到(55166±36250)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天数分别为(7.97±3.83)d、(11.44±6.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治疗天数分别为(6.42±3.12)d、(9.53±7.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妊娠结局共失访10例,B组自然流产1例,C组自然流产2例,D组自然流产4例。使用间苯三酚的不良反应1例皮疹,1例皮肤潮红。结论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的症状,促进早期妊娠HCG生长,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记物筛查出生缺陷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孕14~22周中期妊娠妇女10 263例,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结果:10 263例孕妇中,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718例,占筛查总数的7.0%;神经管缺损(NTD)高风险51例,占筛查总数的0.5%。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7例,18-三体综合征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6例,NTD 4例。高风险孕妇中未做产前诊断者发现1例唐氏综合征,低风险孕妇追踪随访发现唐氏综合征2例。结论:孕中期应用母血清三联生化指标进行无创性产前筛查降低出生缺陷率是有效的,同时结合其他产前筛查技术可提高产前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 (15例 )和剖腹手术(17例 )治疗的临床Ⅰ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疾病复发等。结果 :腹腔镜组 1例因膀胱损伤而中转开腹。 2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时间分别为 2 0 5分钟和 115分钟 ,出血分别为 75 0ml和 2 0 0ml;12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 30 3 7分钟 ,术中出血平均 393 3ml,平均切除淋巴结 15 3个。剖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 2 18 0分钟 ,术中出血平均 384 1ml,平均切除淋巴结 16 2个。腹腔镜和剖腹手术组术后病率分别为 5 0 %和 47 1%。腹腔镜组髂外静脉损伤 2例 ,剖腹手术组髂总静脉损伤 1例。两组术后尿潴留分别为 3例和 4例 ,淋巴囊肿分别为 4例和 2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剖腹手术组 (P<0 .0 1)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 3月至 4年 ,两组各 1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作为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13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开展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11例子宫内膜癌和2例子宫颈癌患分别施以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和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1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0ml;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2例,平均术时240min。术中出血平均350ml。术中无一例脏器损伤,平均住院时间8天。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1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模式和可行性。方法 参照开腹式手术的手术指征和基本程序,对17例子宫内膜癌的施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除术,其中2例加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15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2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6ml;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2例,手术时问分别为274min和25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0ml和420ml。14例(73.6%)患术后第3—5天基本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盆腔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分析52例临床诊断为盆腔炎患者的腹腔镜诊治结果并与63例保守治疗组(对照组)比较。结果临床上诊断为盆腔炎52例,在腹腔镜下得到证实28例,术前诊断符合率是53.8%;腹腔镜治疗组其抗炎治疗疗程平均为5±1.72d,平均住院时间为4±1.12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腹腔镜组治疗后腹痛复发率明显减少,妊娠率升高。结论腹腔镜诊治盆腔炎快速、准确、有效、损伤少、恢复快,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母婴影响及处理原则。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确诊并治疗分娩的52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系统治疗组(n=31)和非系统治疗组(n=21)。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分度及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系统治疗组与非系统治疗组:①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6.1%(5/31)vs.95.2%(20/2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人工助产率比较[67.7%(21/31)vs.90.5%(19/2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29.0%(9/31)vs.80.1%(17/2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积极、系统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于防治妊娠期并发症及改善母婴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突发胎死宫内原因,找到在围生期中须加强监测和值得注意的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行死胎引产的妊娠晚期突发胎死宫内80例患者资料,将围生儿死亡分为3种:1)不可避免死亡;2)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3)可以避免死亡。80例胎死宫内均参加了区级围生儿死亡评审,按上述对每例死亡的病因、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结果综合评定结果:不可避免死亡45例.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21例,可避免死亡14例。结论发展和提高产前诊断和产前保健技术,搭建医患沟通平台,加强对患者医疗知识宣传,完善医疗政策、法规,会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临床比较血浆、宫颈分泌物fFN联合宫颈长度检测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174例,分为两组:一组为血浆fFN联合宫颈长度检测(96例),一组为宫颈分泌物fFN联合宫颈长度检测(78例),比较两组预测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当宫颈长度≥3.0cm时,无论fFN结果如何,孕妇发生早产的机会极少;当宫颈长度<3.0cm时,如合并fFN阴性,孕妇在1周内发生早产的机会亦不大,只有当宫颈长度<3.0cm且合并fFN阳性时,孕妇在1周内发生早产的机会才大大增加.结论 fFN检测对预测早产有一定的价值,与宫颈长度联合使用可提高早产的阳性预测率,无论是血浆fFN还是宫颈分泌物fFN,联合宫颈长度检测,其对早产的阳性预测率基本一致,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决定采取何种fFN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