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高频电波刀行电圈切除 (LEEP)治疗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71例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 ,在炎症和赘生物病变外缘 3mm进出电极 ,对于CINI与HPV感染患者 ,电极在病变边缘外 5mm进出。结果 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标本的病理诊断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2 71例患者术后随访 2 4 3例 ,术后复查宫颈细胞学 ,仅 9 0 5 %出现细胞核肥大和核异质。结论 LEEP对包括炎症、损伤、癌前病变、HPV感染等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诊断模式。LEEP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治疗CIN各级病变 (原位癌除外 ) ,LEEP也适用于CINI的治疗 ,LEEP治疗的范围可以在病变边缘外 5mm处进出电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阴道脱落细胞巴氏涂片Ⅱ级以上或视诊可疑癌或中度以上宫颈糜烂者 ,进行阴道镜检查 ,同时进行宫颈活检作为确诊依据。评价阴道镜对宫颈疾病 ,特别是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及宫颈癌诊断的可靠性。[结果 ]对宫颈疾病诊断正确率 :阴道镜为 93 8% ,脱落细胞巴氏涂片为 90 7% (P <0 0 1) ;对CIN及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 :阴道镜分别为 97 2 %及 92 9%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为 70 2 %及 95 8% (P <0 0 5 ) ;对CIN及宫颈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 :阴道镜为 77 5 %、巴氏涂片为 80 9% (P >0 0 5 ) ;阴性预测值 :阴道镜为 99 3 % ,巴氏涂片为 92 4% (P <0 0 1)。阴道镜对宫颈湿疣的诊断敏感性达 10 0 %。[结论 ]阴道镜检查是诊断CIN、宫颈癌及宫颈湿疣的可靠方法。对于巴氏涂片Ⅱ级以下者 ,如果出现症状、体征 ,仍有必要行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宫颈环形电切术阻断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使用高频电波刀作宫颈环形电切术切除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对阻断官颈癌发生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病例351例,行电波刀宫颈环形切除术,术后2个月及1年行阴道镜复查并作细胞学追踪。[结果]术后2个月阴道镜检查图像正常的有332例,占94.6%,另19例为颈口柱状上皮团、新上皮见少部分白色上皮或官颈表面出现红色斑,再行活检均为炎症或正常宫颈组织;细胞涂片阴性314例(89.5%),细胞核肥大或轻度核异质37例(10.5%)予局部处理或上药。1年后复查288例阴道镜下均无CIN图像,细胞学正常的277例(96.2%),细胞核肥大8例(2.8%),不典型鳞状上皮3例(1.0%)。[结论]只要对宫颈癌前病变切除的范围够大、够深、够彻底,就不会出现CIN的残留和复发。LEEP是阻断宫颈癌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环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宫颈疾病诊治保健中心因CINⅢ级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患者的病理诊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438例患者中,术前与术后病理一致312例(71.2%),外院诊断符合率54.4%(86/158)低于院内诊断符合率80.7%;术后规范随访380例(86.8%),无病变残留及复发者371例(97.6%),病变残留7例,病变进展2例;16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受孕11例,足月分娩10例。结论 LEEP治疗宫颈CINⅢ级安全、有效,是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LEEP术后的随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采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核酸序列,根据探针与被检测样本中核酸序列的互补性,探针与样本核酸杂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荧光信号,从而对样本中待测核酸进行定性、定位与定量分析[1].本研究应用FISH技术探讨hTERC(即人染色体末端酶)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应用于诊断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经阴道镜检查可疑诊断阴道上皮内瘤变患者206例的资料。结果:206例患者中其中阴道镜拟诊低级别阴道上皮内瘤变(LSIL)145例,拟诊高级别阴道上皮内瘤变(HSIL)61例。经活检病理确诊LSIL128例,HSIL56例,炎症22例。阴道镜检查下拟诊LSIL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2.8%,拟诊HSIL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3.6%。结论:阴道镜检查下定位活检是诊断阴道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即诊即治”法与“三阶梯”模式诊治宫颈细胞学结果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福建省宫颈疾病诊治保健中心对宫颈细胞学结果为HSIL的患者149例行“即诊即治”法;180例按“三阶梯”模式诊断,比较两组诊治效果.结果 “即诊即治”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86.6%,“三阶梯”组为83.3%,两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即诊即治”法和“三阶梯”诊治模式应用于HSIL,有相似的诊治效果,前者更具有便捷、实用、节省就诊次数及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宫颈电环切术(LEEP)后的随访结果。[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CIN行LEEP的640例术后随访的细胞学及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的病理情况。[结果]术后规范随访至今468例中,细胞学异常出现于3个月52例(11.1%),6个月47例(10.0%),9个月38例(8.1%),15个月17例(3.6%),21个月16例(3.4%),33个月8例(1.7%)。阴道镜下活检残留CINⅢ级2例,再次LEEP后随访(3个月~2年)均正常;复发CINⅠ级者8例,局部药物治疗后3个月随访细胞学正常。[结论]LEEP是治疗CIN的有效方法,术后随访可及时发现和治疗残留或复发的CIN。  相似文献   
9.
重复异位妊娠9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病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式及预防措施。方法:对9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结论:本病发生率8.6%,发生年龄平均29.49岁,两次异位妊娠间隔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多数发生在3年以内(72.7),最多1例发生第5次异位妊娠,误诊率36.4%,多数误诊为流产,强调手术治疗是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结论:输卵管炎是异位妊娠最常见的原因,为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应做好避孕,减少盆腔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对用奥平治疗的128例宫颈糜烂作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总有效率为75%,对宫颈糜烂治愈程度与糜烂程度有关,但其中轻中重三者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一次性治愈率轻度糜烂高于中重度者(P<0.05,P<0.01),而中重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奥平对各型宫颈糜烂均有效,用药简便,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