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常孕妇复合感染后妊娠结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正常孕妇复合感染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拟定初筛感染原方案。方法 :收集在本院分娩的 2 16例、2 16例正常头位初产妇初诊时的宫颈分泌物。每份标本都采用 3种聚合酶链反应 (PCR)同步检测 9种较常见的感染原 :人型支原体 (MH)、疱疹病毒 1、2型 (HSV- 1、2 )和人乳头瘤病毒 (HPV)应用 1次 PCR;解脲支原体 (U U)、沙眼衣原体(CT)及巨细胞病毒 (CMV)使用套式 PCR;淋球菌 (NG)与弓形体 (TOXO)采用两个基因区 PCR。结果 :1除外 7例因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者 ,复合感染率为 9.1% (19/ 2 0 9) ;占总感染数 2 0 .9% (19/ 91)。 2 19例复合感染中除 1例外 ,均感染支原体 ;3例死胎、畸胎均由复合感染疱疹科病毒孕妇所娩 ,其中 1例死胎脑组织检出 CMV- DNA。 3复合感染者之胎儿窘迫、剖宫产和死胎、畸胎率均明显高于未受染者 (P<0 .0 5~ 0 .0 1) ;而单一受染者则未发生死胎、畸胎。结论 :产前 ,最好在孕前 ,正常孕妇也应常规筛查至少两类疱疹科病毒 :CMV和 HSV- 2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我院1982年1月~1989年12月,因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出生后一周内死亡的30例新生儿围产期临床和病理尸解资料.致死原因分析结果:重度窒息不可逆转2例(6.7%),气胸7例(23.3%),肺出血8例(26.7%),肺透明膜病6例(20.0%),肺炎1例(3.3%),脑水肿3例(10.0%),心力衰竭3例(10.0%)。文章并就MAS死因与胎儿宫内窘迫、呼吸道内胎粪和新生儿肺部并发症等诸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过夜12小时尿E_5/C值对30~42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58例进行产前监护,并以正常孕妇201例作对照;同时又和“24小时尿E_5值”结果进行比较。E_5/C值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E_3值;中、重度妊高征组E_5/C及E_5值的假阳性、假阴性率及低E_3/C值例数都显著多于正常孕妇组(P<0.001);2例围产儿死亡都是中、重度妊高征组中伴有低E_5/C值的低体重儿,而E_5/C值正常者则无围产儿死亡。最后对有关E_5/C值的变异原因作了重点讨论。认为过夜12小时尿E_5/C值是监护胎儿健康较为可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孕妇支原体携带与围产期并发症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孕6-30周、无高危因素、无阴道炎症停经月份与上符合的孕妇364例,采集其宫颈粘液、阴道分泌物及尿液标本作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211例,阴性141例,阳性率为58%。妊娠结局显示,孕妇生殖道内携带解脲支原体与胎膜早破、早产、体重儿及畸形儿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本文发现与产后感染有密切关系,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以携带孕妇所娩出新生儿88例,当时采集其呼吸  相似文献   
5.
根据诊断标准,选择30~36孕周的本病患者20例。中医辨证分为血虚、血热、血瘀三型,分别运用益气养血、滋阴养血、活血养血的方法治疗。结合临床实验观察项目,以疗效标准评定,血虚型13例,有效率为85%;血热型5例,有效率为100%;血瘀型2例,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90%。  相似文献   
6.
俞倩君  邵延龄 《上海医学》2000,23(12):738-740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不同孕周中期妊娠(12~16周和17~26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条件药物终止纤娠的妇女205例,根据孕龄分成两组,给患者服用米非司酮50mg,12h1次,共4次,总量200mg,第3天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每12h重复1次,最多3次。结果 两组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8.20%和97.86%,两组单次米索前列醇用药的成功率分别是82.88%和79.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我院自1982年12月至1987年1月应用夜间12小时尿E_3/C比率(E_3/C)和胎心率(FHR)试验对793例晚期孕妇进行产前监护的结果。检测结果显示:1.FHR试验纠正E_3/C的假阳性率为13.7%(93/677);2.E_3/C对FHR结果可疑的116例中,有81例(70%)胎儿预测到正确的结果;3.两种监护指标均异常时围产儿的发病率为83.7%(36/43),死亡率为70%(3/43),较正常者2‰,1/462)增高35倍;4.两项测试指标均正常者,围产儿于7天内死亡的危险率为0.13(1/793)。提示E_3/C可作为第一线的产前监护测定,若E_3/C为低值,则再作FHR监护试验。尤其是在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这两种监护指标的联合应用更可提高产前监护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我院1981年8月~1984年12月进行羊膜腔胎儿造影40例,产前诊断胎儿畸形19例,提出胎儿消化道及软组织畸形在羊膜腔胎儿造影上有独特征象,并对其用于宫内胎儿输血治疗前的胎儿定位、诊断前置胎盘及检查前次剖腹产子宫疤痕的愈合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早在1930年Meneens 等报道羊膜腔内注入水溶性造影剂,以确定胎盘部位的诊断方法。70年代Wiesenhan 及岛田信宏也报道用水溶性及脂溶造影剂同时注入羊膜腔以诊断胎儿消化道及体表畸形。近年来国外已较普遍地应用此方法于产前诊断。我院自1981年7月开展胎儿造影以来,取得了初步的诊断效果,在提高围产保健和优生质量上有一定的作用。造影方法术前作碘及盐酸普鲁卡因过敏试验,B 超测定胎盘位置及胎位,作为经腹羊膜腔穿刺点的依据。羊膜腔穿刺应从胎盘附着以外的宫腔部分,在胎头前方或在  相似文献   
10.
催产素应激试验在高危孕产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地小结了自1978年8月~1979年7月,在产前对51例高危孕妇进行了60次催产素应激试验(OCT),作为预测估计胎儿、胎盘情况的方法。文中介绍了试验方法,评定标准,以及OCT阴性、可疑、阳性与临床的关系.本组产妇,阴性试验为74.51%,可疑试验为7.84%,阳性试验为17.65%,假阴性率为7.89%,假阳性率为33.33%.研究结果表明:阳性试验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胎粪性羊水、胎儿宫内窘迫和需要气管插管复苏的机会均明显高于试验阴性和可疑的产妇(P<0.01).同时结合文献讨论了催产素应激试验各种类型的临床意义,并初步提出临床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