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多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粪失禁(FI)及产后性功能障碍等[1].PFD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患病相关因素及其症状表现。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18岁的广西地区壮族女性300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结果共2938名妇女有效填写了问卷,占97.9%。结果显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为22.6%(663/2938),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14.6%(428/2938),盆腔器官脱垂患病率9.3%(273/2938),联合患病率1.3%(38/2938)。结论广西地区壮族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偏低。高龄、多次分娩、阴道分娩、干重体力活、慢性肺部疾病、高体重指数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林忠  赵军玲  陈荔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71-3174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2011年5月收住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的41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采用改良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治疗,术中对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患者同时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根据POP-Q分度法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41例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87.2±6.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8.2±43.3)ml,平均住院时间(5.1±2.6)天。术后1年随访客观治愈率为90.2%(37/41)。全盆底重建组、全盆底重建+TVT-O组术后6个月、12个月PFDI-20量表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林忠  韦林  赵军玲 《微创医学》2013,8(1):107+14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1%~2%[1].由于其发病率高,并有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危险,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妊娠早期并发症.我科行腹腔镜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后发生异位妊娠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中医证型的血β-HCG表现及腹腔镜镜像典型表现,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妇科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3例,术前常规测定血清β-HCG、经阴道超声(TVS)检查,予中医辨证分型,并经腹腔镜手术证实。腹腔镜镜像观察指标包括妊娠包块部位、类型、大小、表面血管情况、张力、色泽、出血情况以及双侧输卵管形态表现等。结果中医分型为胎元阻络型、正虚血瘀型、气血亏脱型、瘀结成癥型4大类,其中正虚血瘀型最多见。输卵管妊娠中各中医证型与其腹腔镜下妊娠部位存在相对应性。胎元阻络组妊娠包块最大径均值及血清β-HCG水平在三组中最小,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脱组的血清β-HCG水平较正虚血瘀组低1倍多,两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镜像与中医辨证分型间必然存在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性,这些规律对于输卵管妊娠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异位妊娠腹腔镜镜像与经阴道超声(TVS)表现及血清β-HCG的关系,探讨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从2018年1月~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妇科收治住院的106例异位妊娠患者,术前常规行血清β-HCG测定及TVS诊断,并经腹腔镜手术证实,分析其镜像特征。结果 106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腹腔镜下诊断为异位妊娠103例,并经病理确诊,腹腔镜诊断符合率为100.00%。术前最后一次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17%,不符合者假阳性3例,误诊率2.83%,血清β-HCG表达与异位妊娠囊胚的大小、表面张力及血管扩张程度显著相关性(P<0.01),与子宫内膜厚度、包块内部及周围可见血流信号及与囊胚内可见卵黄囊、胚芽、心管搏动等影像学征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而与盆腔积液无关(P>0.05)。结论 异位妊娠腹腔镜镜像与TVS表现及血清β-HCG存在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性,这些规律为揭开异位妊娠发展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以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两组手术方式均为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3个月经周期,研究组术后予LNG-IUS宫腔内放置,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统计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小,且术后9个月、12个月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量均减少,且各时点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4%,对照组为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宫腔内放置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显著减少月经量,抑制子宫内膜息肉增长,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周期治疗,能更有效预防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