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子宫腺肌症(AM)相关不孕患者的临床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同时合并EM和AM不孕患者(研究组),338例EM非AM不孕患者,39例AM非EM不孕患者,419例非AM非EM不孕患者(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情况。结果:39例同时合并AM、EM的不孕患者,占同期内异症不孕手术者的10.34%,占同期腺肌症不孕手术者的50.0%。两组的年龄、孕产次、不孕类型、手术费用和住院费用方面无显著差异;研究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内异症IV期患者17例(43.59%),显著高于同期内异症不孕组(P0.01);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患者13例(33.3%),高于同期内异症不孕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局灶型腺肌症与弥漫型腺肌症间内异症各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M可协同AM共同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与其他不孕手术相比,疾病程度重、手术难度大等,术前应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2.
前哨淋巴结(SLN)是原发肿瘤淋巴引流区域内,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时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通过SLN活检可了解整个淋巴引流区域的肿瘤转移情况。许多小组的病例研究结果证实,SLN检测在外阴癌处理中有可行性与可信性;用于早期宫颈癌治疗初有成效,在子宫内膜癌研究中尚处于探索阶段。现就SLN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类型及相关因素对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具有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的临床病理特点[1].研究发现,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2],且其水平变化与内异症的临床期别有关[3].但目前对不同类型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不同类型内异症及相关因素对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进行归纳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 对照组为40例单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10例双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患者; 试验组为12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囊肿(巧囊)剔除术患者, 分为单侧巧囊 < 35岁(40例), 单侧巧囊≥ 35岁(26例), 双侧巧囊 < 35岁(41例)和双侧巧囊≥ 35岁(19例)4组。比较各组手术前、手术后24小时内以及手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和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 术后6个月卵巢最大平面平均直径, 并随访术后18个月妊娠结局。  结果  双侧巧囊 < 35岁及≥ 35岁患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24小时内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 < 0.05), 而E2明显减低(P < 0.05)。而畸胎瘤对照患者及单侧巧囊 < 35岁及≥ 35岁患者手术前后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巧囊 < 35岁患者, 术后6个月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者占77.8%, 而双侧巧囊≥ 35岁患者中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者仅占53.3%,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手术侧与未手术侧卵巢缩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8个月妊娠率非巧囊组(92.9%)明显高于巧囊组(45.2%)(P < 0.05);单侧巧囊 < 35岁、单侧巧囊≥ 35岁、双侧巧囊 < 35岁及双侧巧囊≥ 35岁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60%、37.5%、46.2%和16.7%, 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 0.05), 其中以双侧巧囊≥ 35岁患者的妊娠率最低。  结论  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大部分年轻患者可以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注意围手术期卵巢功能的评估和卵巢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大鼠妊娠模型子宫平滑肌子宫收缩相关因子的表达。方法:皮下种植法建立大鼠EM模型,雌雄合笼观察其受孕情况。留取妊娠期子宫平滑肌组织,qRT-PCR法检测BKCaα(大电导钙依赖的钾通道)、PR(孕激素受体)和PR-B(孕激素受体B亚型)表达情况。结果:造模成功率为16/20(80.00%),EM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12/16(75.00%)和9/10(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内异症孕鼠模型中BKCaα、PR和PR-B mRNA表达分别为3.56±0.62、4.31±2.21和3.41±1.75,对照组分别为3.13±1.47、1.32±0.28和1.54±0.3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异症孕鼠组的PR-B/PR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2.07±8.13)%vs (14.46±2.87)%,P0.05]。结论:内异症大鼠妊娠期孕激素受体亚型的异常分布可能与子宫异常收缩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症状性腺肌病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对门诊或住院部通过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重度痛经和(或)经量过多的1100例患者给予LNG-IUS治疗,其中378例(34.4%)患者在放置LNG-IUS前应用GnRHa(预处理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放置前后不同随访时间点评估患者的携带状态、痛经症状、疼痛评分、出血评分、生化指标、体格参数、月经模式及不良反应,分析放置LNG-IUS前应用GnRHa预处理对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月经模式以及续带率的影响。结果:预处理组GnRHa中位应用次数为3次(范围1~5次)。预处理组和对照组在60个月的累积续带率分别为74%和63%(P0.001),脱落率分别为10.8%和18.7%(P=0.001)。放置3~60个月期间,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月经模式改变、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症状性腺肌病患者放置LNG-IUS前予以GnRHa预处理治疗可以提高续带率,降低脱落率,但并不改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腹膜组织纤溶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及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后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内异症和正常对照组腹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GnRH-a对各种纤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内异症腹膜组织中纤溶相关因子tPA、PAI-1、uP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腹膜组织的相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GnRH-a的EM组tP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PAI-1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应用对uPA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与正常腹膜相比内异症腹膜组织纤溶相关因子tPA、PAI-1、uPA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纤溶活性的变化可能是腹膜对损伤发生的反应。GnRH-a应用使tPA表达升高、PAI-1表达降低,发挥促进纤溶作用,从而抑制腹膜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