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mad4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卵巢中蛋白及mRNA的表达。 方法: 选择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卵巢,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中Smad4蛋白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mad4 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mad4主要表达在各级卵泡中,在卵巢发育早期,Smad4主要在原始卵泡和窦前卵泡中表达;随着卵巢的发育成熟,Smad4在窦状及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的表达与间质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mad4在卵泡中的表达强度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卵泡的发育,Smad4在窦状及成熟卵泡卵母细胞的表达与窦前卵泡卵母细胞比较明显减弱(P<0.05,P<0.01);在卵泡膜细胞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而在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各阶段卵巢均有mRNA的表达,从第3周起Smad4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与生后1 d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卵巢内存在Smad4,提示TGF-β家族对卵泡发育的调节很可能是通过Smad信号转导模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小鼠中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关系。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ZP3)的第330~342个氨基酸序列所合成的透明带多肽为免疫原,免疫SPF级Balb/c雌性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建立POF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外周血FSH、雌二醇(E_2)的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外周血AMH、抗透明带抗体(AzpAb)的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卵巢颗粒细胞中FSHR的表达。结果 POF小鼠较正常小鼠外周血的FSH升高,E_2值降低,AMH值降低,AzpAb值升高。POF小鼠卵巢的HE染色病理切片见卵泡闭锁,正常发育的卵泡甚少。免疫组化分析,FSHR仅在颗粒细胞上表达,且POF小鼠卵巢上FSHR的表达明显少于正常组。结论 FSHR仅在颗粒细胞上表达,POF小鼠中各级卵泡的FSHR表达均降低,POF小鼠伴低浓度AMH,且FSHR的表达随AMH降低亦降低。  相似文献   
3.
PCOS患者窦状卵泡卵母细胞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窦状卵泡卵母细胞结构变化。方法:对37例因不孕就诊且药物治疗无效的PCOS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多囊卵巢电凝穿刺或卵巢楔形切除术;共收集窦状卵泡卵母细胞121枚,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术后随访受孕情况至少半年,将患者分为妊娠组及未孕组,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有27例妊娠,观察其89枚卵母细胞,23例异常;未受孕10例中观察32枚卵母细胞,19例异常。术后PCOS未孕组卵母细胞异常的例数显著高于妊娠组(P<0.01)。结论:PCOS患者窦状卵泡自身卵母细胞结构异常导致卵泡未能发育成熟为优势卵泡,是顽固性PCOS患者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TGF-β_1在PCOS卵巢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GF-β1在PCOS大鼠卵巢间质纤维化、包膜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脱氢表雄酮(DHEA)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PCOS病理模型大鼠20只,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测定血清性激素E2、T、LH、FSH、LH/FSH、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光镜下观察PCOS大鼠卵巢的病理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来验证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OS组(n=20)卵巢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并与20只正常大鼠相比照。结果:TGF-β1在PCOS组各阶段卵泡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表达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窦状卵泡膜细胞和卵巢间质细胞中的表达,PCO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多囊卵巢中TGF-β1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多囊卵巢间质纤维化、包膜增厚的原因之一,TGF-β1也参与PCOS卵泡发育、闭锁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钾代谢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选剖宫产患者 10 0例 ,分为补钾与未补钾组各 5 0例 ,妇科手术患者 5 0例 ,测定其术前、术毕和术后 2 4 h血清钾、血浆皮质醇和醛固酮浓度。结果 血钾 :剖宫产组与妇科组术后均低于术前 (P<0 .0 5 )。皮质醇 :剖宫产组术前明显高于妇科组 (P<0 .0 5 ) ,术毕两组均较术前升高 ,但术后 2 4 h剖宫产组继续升高 ,而妇科组则有所下降。醛固酮 :剖宫产组术前明显高于妇科组 (P<0 .0 5 ) ,但术后逐渐下降 (P<0 .0 5 ) ,剖宫产补钾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未补钾组。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血钾浓度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动物实验观察大豆异黄酮对雌性大鼠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12周龄雌性大鼠42只随机分配为三组:低剂量组每日灌胃大豆异黄酮40mg·kg^-1·d^-1,高剂量组每日灌胃大豆异黄酮80mg·kg^-1·d^-1,对照组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14d后颈静脉取血,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四项指标。结果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三组FSH分别为(0.13±0.02)mIu/ml、(0.12±0.02)mIu/ml、(0.15±0.02)mIu/ml,LH分别为(0.17±0.03)mlu/ml、(O.15±0.04)mIu/ml、(0.18±0.05)mIu/ml,三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E2分别为(0.09±0.03)nmol/L、(0.03±0.03)nmol/L、(0.12±O.04)nmol/L;P分别为(1.43±0.27)ng/ml、(2.82±0.37)-s/ml、(0.67±0.56)ng/ml。三组相比较大豆异黄酮组的E2活性明显降低(P〈0.01),尤其高剂量组的降低更为显著。大豆异黄酮组的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高剂量组P的升高更为显著。结论大豆异黄酮对大鼠的垂体激素无明显影响,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而影响雌性大鼠卵巢激素的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7.
利钠肽基因家族在胚胎早期即有表达、胎儿体内、胎盘、脐带、羊水等均发现有利钠肽的产生,并在子宫-胎儿-胎盘单位中存在着利钠胎作用的受体。利钠肽家族在胎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病理下利钠肽也有升高,因此有希望成为诊断和治疗产科并发症的一种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生长分化因子9B(GDF-9B)即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来源于卵巢卵母细胞,是TGF-β基因超家族的新成员,二者较其他成员具有更多的同源性,因而形成一个明显的亚群.它们在卵巢的表达模式极其相似,共同表达于卵母细胞,对卵泡的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外周血刺激法检测Th1、Th2及Th1/Th2在复发性流产(RSA)中变化。方法:2012年1月—2018年5月本院就诊患者,妊娠前有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史310例为RSA组,无自然流产病史220例为对照组;早孕有复发性流产史140例为早孕RSA组,正常早孕102例为早孕对照组;稽留流产患者19例。经过外周血PMA+Ion刺激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CD4+/IFN-γ+)和Th2细胞(CD4+/IL-4+),计算Th1/Th2值。结果:非妊娠期,RSA组与对照组均处于Th1优势状态,未发生向Th2偏移,两组Th1/Th2值比较未见差异(P0.05);早孕RSA组与早孕对照组比较仍处于Th1优势状态,未发生向Th2偏移,两组Th1/Th2值比较未见差异(P0.05);稽留流产患者为Th1优势状态,未发生向Th2偏移。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前后、稽留流产患者均处于Th1优势状态,均未发生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