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辅助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LAM)对直径>10cm子宫浆膜下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直径>10cm子宫浆膜下肌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腹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LAM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7岁,主因"停经36+1周,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阴道出血2h"于2009年7月24日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5/(30~40)d,末次月经2008年11月13日,预产期2009年8月20日。停经30余天尿HCG(+),停经18周感胎动活跃。定期产检,核对孕周无误。唐氏血清学筛查低危,50g葡萄糖负荷试验4.68mmol/L。骨盆正常,孕期平顺,无腹痛及阴道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蔗糖凝胶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剂量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剂量组平行对照的临床实验研究方法,对96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蔗糖凝胶5.0 g组(A组)32例、蔗糖凝胶7.5 g组(B组)32例、安慰剂组(C组)3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于用药开始第3~4天、用药开始第8天进行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临床综合疗效分析显示用药第8天A组治愈率84.38%,B组治愈率86.67%,C组治愈率3.13%。A组和B组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 C组治愈率、B组和C组治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蔗糖凝胶7.5 g 组与5.0 g组患者早晚各一次用药,与安慰剂组凝胶基质相比,可显著改善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疗效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具有缓解临床症状、恢复阴道正常微生态环境的作用,而两剂量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受助孕治疗的不孕症夫妇支原体和衣原体携带情况及其与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无下生殖道感染症状且接受助孕治疗的159对不孕症夫妇,在取卵日或人工授精日分别取宫颈分泌物和精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检测。结果女性患者支原体阳性29例(18.200,29/159),其中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分别为26例(16.4%,26/159)和3例(1.9%,3/159),未检出衣原体。男性患者支原体阳性4例(2.5%,4/159),均为UU;衣原体阳性3例(1.9%,3/159)。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支原体阳性10例(16.9%,10/59),非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支原体阳性19例(19.0%,19/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支原体阴性组和阳性组的获卵数[(11.8±6.0)个,(14.6±6.2)个]、优质胚胎率(37.6%,43.2%)和临床妊娠率(48.2%,3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入助孕治疗周期的不孕症夫妇仍有一定的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携带率,支原体携带与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女性阴道是一个复杂、独特、动态变化的微生态体系。阴道微生态菌群(vaginal microbiota,VM)是微生态研究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阴道微生态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思路,尤其是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宏基因组学研究,使人们对阴道菌群的结构及基因功能的认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启了阴道菌群与疾病相关性研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康女性阴道乳杆菌对阴道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18~45岁的育龄期健康女性17例,从其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纯化乳杆菌并进行鉴定。采用spot on lawn和双层牛津杯法筛选出对粪肠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有抑制作用的阴道乳杆菌菌株。测定乳杆菌的生长曲线及代谢物内的乳酸含量。将乳杆菌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培养,观察乳杆菌菌体和菌液粗提物在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结果:17例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23株乳杆菌,其中6株具有抑菌作用,分别是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阴道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其中加氏乳杆菌增殖能力较强,詹氏乳杆菌最弱。6株乳杆菌代谢物内乳酸的含量不同,发酵乳杆菌最高为(2.72±0.035)mg/ml,卷曲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较低,分别为(2.14±0.035)mg/ml和(2.13±0.025)mg/ml。加氏乳杆菌、詹氏乳杆菌、阴道乳杆菌的菌液、菌体及菌液粗提物均可以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P≤0.05);发酵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的菌液和菌体可以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P≤0.05);卷曲乳杆菌对白假丝酵母菌则无抑制作用。结论:健康女性阴道乳杆菌的多个菌株均具有抑制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或白假丝酵母菌的功能。詹氏乳杆菌粗提物中细菌素类物质和过氧化氢的联合作用可以抑制白假丝酵母菌,加氏乳杆菌和阴道乳杆菌主要依靠过氧化氢起作用。乳杆菌产生的乳酸没有发挥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在有生育要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行腹腔镜下憩室修补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6年前疑诊胎盘早剥于我院行首次剖宫产,术程顺利,术后恢复好,月经正常,无下腹痛。3年前计划生育二孩,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剖宫产瘢痕憩室,宽约3.9 mm,要求手术修补而行宫腔镜检查术+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术后1年如愿妊娠,孕期尚平顺。2016年1月再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分娩,母子体健。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术在剖宫产瘢痕憩室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能否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患者孕期需严密监测,发现异常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10.
5236例健康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无阴道感染女性阴道微生态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3月7日至2007年12月18日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无阴道炎症妇女5236例,取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结果:菌群正常占68.7%,菌群密集度多在++~+++,占97.7%;菌群多样性多在++~+++,占94.6%;优势菌以乳杆菌为主,占99.9%,其中乳杆菌功能正常占73.6%;2.58%的真菌定植;pH<4.5占72.1%。无阴道感染妇女中仍存在异常菌群1637例,占31.3%,主要包括菌群异常[主要为革兰阳性小杆菌(58.0%)、革兰阳性球菌(23.5%)]、菌群抑制、菌群增殖过度。结论:临床评价阴道微生态能指导临床评价感染及治疗后的阴道微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