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熊胆冻干粉针(BBLPI)对麻醉犬脑血管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家犬一侧颈外动脉及椎动脉的方法,以电磁流量计测量颈外动脉及椎动脉流量,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观察药物对血压、心率、脑出流量和脑血管阻力的影响。结果熊胆冻干粉针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结论熊胆冻干粉针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作用强度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与子宫内膜癌的超声鉴别诊断及内膜癌肌浸程度的估价.方法:采用术前B超、术后大体标本观察测量,对123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①子宫内膜病变者子宫三径之和平均值均大于正常值;②58.6%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患者内膜形态以条形、梭形和正常形态回声;35%的Ⅱ期以上子宫内膜癌患者内膜回声以积液为主兼有其它图像类型;③大于50岁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均超过其正常内膜厚度值,但无明显的规律性.小于50岁的患者内膜增厚主要以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病变为主占48%;④通过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判断子宫内膜癌浅肌层和深肌层浸润符合率均为71.4%.结论:超声检查对判断子宫内膜病变病理类型有一定帮助,内膜厚度、内膜形态、回声特点、及内膜与肌层间的关系等,仅提示病变存在的可能性,要鉴别病变的良恶性、肌层浸润深度,须根据上述回声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胃癌的发生可分为正常粘膜转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的癌前病变和癌前病变转化为胃癌二个阶段。N-亚硝酰胺(NAD)在这二个阶段均起作用。由于NAD的不稳定性,从饮食直接摄入的可能性很小,而其前体物NO-3、NO-2及酰胺在饮食中广泛存在;胃内合成是唯一的途径。当胃腺萎缩消失,胃内pH升高,pH>5,细菌大量繁殖,参与催化NAD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小儿脑瘫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均予运动功能强化训练(Bobath法),观察组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间歇20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GMF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8,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421、2.235,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功能训练较单纯的功能训练对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效果更好,二者联用可以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和蜕膜组织中miRNA-29c和miRNA-30b及其预测靶基因的表达,探讨mi RNA-29c和mi RNA-30b在子宫内膜蜕膜化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14例(分泌期组),正常妊娠早期蜕膜组织16例(早孕组)和自然流产蜕膜组织18例(流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PCR)技术检测3组中mi RNA-29c和mi RNA-30b的表达量,以及候选靶基因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激酶1(serum and glucocorticoid-inducible kinase 1,SGK1)和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的m RNA表达量,分析mi RNA-29c和mi RNA-30b表达与SGK1和LEPR的关系。结果:流产组中mi RNA-29c的表达量高于分泌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mi RNA-30b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K1和LEPR在早孕组表达最高,流产组中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 RNA-29c的表达变化可能通过靶向SGK1参与子宫内膜蜕膜化。SGK1和LEPR在蜕膜中的差异表达对维持早期妊娠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导致育龄期妇女不育的激素分泌紊乱与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与生化特征各不相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稀发排卵或闭经及高雄激素表现,且自然流产率及诱发排卵后的胚胎种植失败率均高于正常人。目前研究认为患者不孕可能与卵泡液中分子(如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microRNAs等)表达改变而引发的卵泡成熟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中医方剂学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以《金匮钩玄》中所载证治方药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系统地探讨其理论,并结合其医方医案,寻找用药规律,重点在于对朱丹溪论治内伤杂病的辨治用药规律的探求。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生后2h,以“生后青紫”为主诉就诊。查体:体温35.8℃,体重2400g。一般状态较差,颜面及口周青紫,呼吸浅促;听诊明显心律不齐,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肋下1.0cm;四肢凉,末梢青紫,皮肤干燥,拥抱反射弱(不完全)。分娩时脐带较正常细窄。追问病史:妊娠7个月在当地医院发现胎心律明显不齐,但当时未再做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门诊诊断:(1)心律失常;(2)先心病?给予急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育龄妇女的发病率约为5%~10%,是女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改变生活方式及恢复排卵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改变生活方式可以减轻体重,并成为病人妊娠及接受辅助生育前的基本治疗。促排卵的一线治疗方法是使用克罗米芬,二线治疗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或腹腔镜卵巢手术,三线治疗考虑试管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