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病率的增加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作为一种妇科急腹症日益受到重视 ,但由于发病率低、起病急易和其它的妇科急腹症混淆 ,不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 ,误诊率高。本文总结我院 1 0年来发生的 1 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急诊入院的病例 ,分析其发病特征 ,总结诊断要点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做出正确诊断 ,及时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1 991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我院共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 1 8例 ,占同期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1 96例的 9 1 8% ,明确诊断 8例 ,误诊 1 0例 ,误…  相似文献   
2.
新式剖宫产术[1] 是改良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由以色列的Stank医生从 1988年开始推广 ,被许多国家采用。我院从 1998- 10开展此种术式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式1.1   一般资料 自 1998- 10~ 1999- 0 2 ,我院住院有剖宫产指征的住院孕妇 ,行新式剖宫产 5 6例 ,年龄 2 4~ 43岁 ,平均 2 8岁。初产妇 5 3例 ,经产妇 3例。孕周为孕 36 1~ 43wk。临产 16例 ,择期手术 40例 ,手术指征见表 1。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有剖宫产指征孕妇行下腹部横弧形剖宫产术 30例做对照 ,两组在孕周、年龄、手术指征及麻醉方法上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9至12月因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增厚等原因就诊的患者50例,分别应用细胞采集器和诊刮采取子宫内膜组织,比较两种方法在取材满意率、出血量、疼痛程度、诊断符合率等差异。结果细胞采集器取材满意率96%,诊刮满意率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细胞学组均数(0.5±0.9)ml,诊刮组(7.2±8.1)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31,P=0.0000);疼痛程度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80%,非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97.7%。结论应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出血量少、几乎无痛,适用于症状人群及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妇女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内蒙古地区25038名妇女进行超薄细胞检测,采用TBS分类法,对其中上皮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作病理诊断,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TBS分类法,筛查出宫颈上皮异常者1898人,其中626例上皮异常者在内蒙古医院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作病理诊断,宫颈CINⅠ92例、CIN Ⅰ59例、CINⅢ28例、原住癌16人、浸润癌8人。结论:内蒙古地区妇女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患病率均高于全国水平。蒙古族妇女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TCT技术适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基因在蒙古族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汉族是否存在差异及是否可作为宫颈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蒙古族宫颈癌和30例汉族宫颈癌p16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取18例蒙古族和18例汉族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蒙古族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4%、5.56%(χ^2=36.68,P=0.00);汉族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11.11%(χ^2=36.00,P=0.00);蒙古族宫颈癌与汉族子宫颈癌及两民族正常宫颈组织分别相比,p16表达无差异(χ^2=2.46,P=0.12)。[结论]p16基因在蒙汉族宫颈癌中的表达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基层医生采用醋酸碘染色法(VIA/VILI)在农牧区筛查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醋酸(VIA)和碘染色法(VILI)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兴安盟科右中旗、通辽市科左后旗蒙古族聚居为主的农村牧区对30,59岁妇女人群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对VIA或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采用同样的程序对人群进行复查,通过比较1年筛查与连续2年筛查的结果,评价该方案的筛查效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x2检验,t检验。结果:2008~2009年期间对6002人连续筛查了2年,第1轮(6002)与第2轮(4609人)筛查CIN1、CIN2、CIN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92%、0.15%、0.07%、0.1%和0.43%、0.17%、0.02%、0。同样2009—2010年期间对6008例人群连续筛查了2年,第1轮(6008人)与第2轮(4459人)筛查对于CIN1、CIN2、CIN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52%、0.23%、0.03%、0.12%和0.18%、0.02%、0、0。2008—2010年期间筛查全部人群(12010)的CIN1、CIN2、CIN3和子宫颈癌的累计检出率分别为0.95%、0.27%、0.06%和0.11%,其中75.44%的CIN1、72.88%的CIN2、85.71%的CIN3和100%的子宫颈癌是通过初次筛查发现的,累计检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166人,患病率1.38%。结论:宫颈癌的筛查重点应放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牧区,由经过培训的基层医生用VIA/VILI方法开展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农牧区妇女患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醋酸(VIA)和碘染色法(VILI)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聚居为主的农村牧区对30—59岁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对VIA或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结果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以上者166例;非癌及非鳞状上皮病变者共11844列作为对照。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月经婚孕史、家族史等。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筛查人群(12010人),CIN1、CIN2、CIN3和子宫颈癌的累计检出率分别为0.95%(114例)、0.27%(32例)、0.06%(7例)和0.11%(13例),累计检出宫颈病变166人,检出率1.3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炎是患CIN和宫颈癌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OR:7.908;95%CI:2.503—24.981),其除依次为饮酒、吸烟、尿道感染、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年龄、初次性交年龄。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初次性交年龄、宫颈炎、生产次数进入了方程,显示相互作用提高了CIN及宫颈癌的危险性。结论:农牧区妇女患CIN和宫颈癌主要与吸烟、饮酒、初次性交年龄、宫颈糜烂、宫颈炎、生产次数等因素相关,因此应加强农牧区妇女卫生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乌审旗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现状,探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paptest,TCT)结合阴道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 000名乌审旗妇女进行TCT筛查,对TCT阳性(细胞学TBS分类为不典型鳞状细胞以上)的妇女进行阴道镜及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活检),分析TCT阳性者的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比较TCT阳性者中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活检结果。结果:3 000名受检者中,TCT阳性537例(17.9%),其中经活检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thelial neoplasia,CIN)190例(6.3%),宫颈浸润癌2例(0.07%),537例TCT阳性者中,阴道镜检查正常264例(49.2%),其中活检结果为CIN34例,阴道镜的假阴性率为12.9%,异常273例(50.8%),其中活检结果为湿疣34例,CIN或浸润癌158例,阴道镜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70.3%(192/273)。TCT为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的病例与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4%,88.3%和2/2,假阳性率则分别为49.6%、11%和0。537例TCT阳性者中,2030岁组、3140岁组,4147岁组的CIN检出率分别为33.7%、44.5%2、6.7%(P〈0.05)。结论:乌审旗妇女CIN的发生率高,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TCT结合阴道镜检查是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抑癌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p16^INK4a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直接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抑癌基因。它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阶段表现为过表达,可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筛查及诊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