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表达变化,揭示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1、2、4和6 h组(I/R 1 h、2 h、4 h、6 h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和松结的方法,复制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左室收缩压(LVSP)和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测定血清LDH、SOD活性和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R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LVSP、左室内压±dp/dtmax及SOD活性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低,LDH活性和MDA含量在再灌注2 h时最高;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在再灌注1 h、2 h较重,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1 h、2 h心肌组织CaSR的mRNA表达升高,再灌注4 h、6 h后降低。结论: CaSR mRNA表达多时心肌损伤较重,CaSR可能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心肌多巴胺受体在缺氧-复氧时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复制大鼠心肌缺氧-复氧模型。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检测缺氧-复氧心肌多巴胺受体DR1、DR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冠脉流出液中LDH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大鼠心肌组织在缺氧40 min时的DR1、DR2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缺氧40 min后复氧1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 h达高峰,3 h、4 h后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1);同时随复氧时间延长,冠脉流出液中LDH活性增加,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加重。结论: 大鼠心肌多巴胺受体DR1、DR2表达在缺氧-复氧过程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可能参与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魏亚新  矫立杰  李鸿珠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2):18-20,149, 149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是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之后被发现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生理浓度下的H2S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理反应且H2S的代谢失调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自噬是一种复杂的胞内过程,是细胞的一种保护机制,过高或过低的自噬水平均可以导致细胞死亡。多项研究表明,H2S可以调节细胞自噬,进而影响疾病的进展,本文着重总结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期大鼠心肌多胺代谢变化规律,探讨多胺代谢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方法复制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正常、缺血再灌注2 h、6 h、12 h和24 h时心肌鸟氨酸脱羧酶(ODC)和精胺/精脒乙酰转移酶(SSAT)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多胺含量变化.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ODC和SSAT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均上调,至再灌注24 h时,与假手术组比,ODC mRNA和SSAT mRNA转录分别增加了3.1倍和3.8倍(P<0.01),ODC和SSAT的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3.1倍和2.9倍(P<0.01).精胺、精脒和多胺总代谢池含量减少,至再灌注24 h时,分别比假手术组少了33.6%、35.3%和32.9%,而腐胺多了58.9%(P<0.01).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多胺代谢失衡,二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多巴胺受体2(DR2)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大鼠40只,每组n=10,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I/R组、10 pmol/L Bromocriptine(DR2激动剂)组(Bro),10 μmol/L Haloper-idol(DR2抑制剂)组(Hal).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Powerlab生理记录仪记录心功能;比色法测定冠脉流出液LDH、CK活性和心肌组织匀浆SOD活性以及MDA含量;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DR2、Bcl-2、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R组DR2、Bcl-2、caspase-3和cmpase-9蛋白表达、LDH和CK活性、MDA含量和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1),唯有SOD活性降低,心功能减弱(P<0.01).与I/R组比较,Bro降低LDH和CK活性、MDA含量、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升高SOD活性,改善心功能和进一步增加Bcl-2的表达(P <0.01);Hal对上述指标影响不显著.结论 DR2可减轻心肌I/R损伤,其机制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上调Bcl-2表达以及下调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青蒿素(artem isin in)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分离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实验表明,该药具有抗疟、抗孕、抗纤维化、抗血吸虫、抗弓形虫、抗心律失常和肿瘤毒性等作用[1,2]。高血压病是指未查出明确病因而以非特异性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病理过程,常伴有不同程度心、脑、肾的损害。传统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4个类型,即利尿剂、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研制高效、长效、多器官保护和低副作用的抗高血压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3]。青蒿素是否有抗高血压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实…  相似文献   
7.
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属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C家族成员,于1993年被Brown等[1]首先从牛的甲状旁腺克隆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CaSR除分布于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肾脏、骨、胃肠等,对维持机体钙稳态起重要作用外[2-3],也广泛表达于肝、胰腺、乳腺等组织,参与调节细胞分泌、增殖、凋亡等[4-5].  相似文献   
8.
青蒿素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青蒿素(AS)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AS组(10,100,1 000 μmol·L-1)(n=10)。利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指标:心电图、心功能参数、冠脉流量、心肌组织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超微结构等。结果:AS(10,100 μmol·L-1)可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功能(±dp/dtmax,LVSP)指标,增加冠脉流量,减少LDH和CPK的漏出,同时,可使SOD活性升高和MDA含量降低及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当AS浓度达到1 000 μmol·L-1时,未见保护作用。结论:中、低剂量AS(10,100 μmol·L-1) 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AS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对大鼠心肌钙敏感受体(CaSR)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Vit)D3(6×105U/kg)+高脂饮食6周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动脉粥样硬化组(n=12).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观察CaSR、Bax、Bcl-2、e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光镜观察腹主动脉和心肌形态学变化.电镜观察心脏超微结构变化.紫外分光法检测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和丙二醛的含量,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水平.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肌钙蛋白水平、细胞凋亡指数以及CaSR、Bax和caspase-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则低于对照组,Bcl-2表达低于对照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严重.结论 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大鼠心肌CaSR的表达增加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心肌缺血所致的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硫化氢(H_2S)是近年来发现的第三个内源性气体信使分子,广泛分布于机体各个部位。H_2S能减轻衰老缺血心肌细胞的缺血/再灌注(I/R)损伤和细胞凋亡,恢复缺血后适应(PC)对I/R损伤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减轻氧化损伤、上调自噬和维持蛋白稳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