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氨基端脑钠素原(NT-proBNP)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203例DCM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并与203例对照组相比较.DCM组内再按下列不同的观察指标对NT-proBNP进行分析比较:按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Ⅱ级,Ⅲ级,Ⅳ级间比较;按体重指数进行超重者和不超重者间比较;按血清肌酐浓度进行肾功能异常者和肾功能正常者间比较;按是否合并心房颤动进行心房颤动者和无心房颤动者间比较.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DCM患者中血浆NT-proBN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1).DCM组血浆NT-proBNP浓度在各级NYHA心功能的DCM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在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间亦逐级显著升高(P均<0.01);在肾功能异常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P<0.01);超重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不超重者(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NYHA心功能分级、体重指数、血清肌酐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左心房内径依次入选为血浆NT-proBNP浓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或0.01),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最强(P<0.01).结论:DCM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除取决于患者心功能外,还受体重指数、血清肌酐浓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1例AMI患者并发AHF、心功能KillipⅡ~Ⅲ级,在常规标准抗缺血、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欠佳,且伴有血压和心率较基线水平升高的条件下,给予静脉注射艾司洛尔(负荷剂量0.5 mg/kg 1 min内静脉注射,继之0.05 m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肺淤血程度的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11例患者接受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中位给药时间38.5 h)后,收缩压降低[(109±16)mm Hg比(136±18)mm Hg]、舒张压降低[(61±8)mm Hg比(77±11)mm Hg]、心率减慢[(71±11)次/min比(96±31)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11例患者经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均明显缓解,肺部啰音均明显减少,X线胸片肺淤血程度均明显减轻;(3)1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低血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AMI患者,若病程中发生以缺血为诱因的AHF且伴有血压、心率较基础水平升高,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教学和服务质量,我们在参照其他院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于2007年6月对我院首届护理士官大专毕业学员进行了学习满意度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98.4%。被调查的对象为我院2004年入学护理专业士官学员,学员分布陆海空和二炮部队,我们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端脑钠素原(NT-proBNP)与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89例,在入院12 h内行漂浮导管监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浆NT-proBNP.比较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不同血浆NT-proBNP水平时的变化,比较血浆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在不同肺动脉楔压水平时的变化,同时探讨血浆NT-proBNP与肺动脉楔压的相关性.结果:89例患者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不同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600者与≤600者比较,右心房压、右心室压、肺动脉压、肺动脉楔压、肺循环阻力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89例患者不同血浆NT-proBNP水平问肺动脉楔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肺动脉楔压:与血浆NT-proBNP水平≤600者比较,其它血浆NT-proBNP水平者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仅3600≥NT-proBNP>2601者较≤600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仅血浆NT-proBNP>3601者较≤600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9例患者不同肺动脉楔压等级间血浆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与肺动脉楔压<18者比较,其它等级肺动脉楔压者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与肺动脉楔压<18者比较仅38>肺动脉楔压≥28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肺动脉楔压<18者比较,肺动脉楔压≥18者、38>肺动脉楔压≥28者、肺动脉楔压≥38者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在校正了各种影响因素后,肺动脉楔压与NT-proBNP显著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表明NT-proBNP与肺动脉楔压独立相关.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与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加强教风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每一位院校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不断加强教学风气建设,就是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和行为规范,建立和谐、上进、丰厚的校园文化,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促进院校又好又快发展,促进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充分考虑成人医学教育特点,重视发挥评价的诊断指导功能,开展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根据不同课堂教学形式和不同评价主体制定相应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科学地实施评价方案和恰当使用评价结果,以发挥评价的整体功能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护理士官是我军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担负的职责决定了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体能素质。为了解直招护理士官身体机能状况,对我院198名直招护理士官进行了身体机能的测试,并对在部队卫生机构工作后的106名直招护理土官体能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为完汕直招护理士官制度,提高其体能训练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腺病毒感染多发生于儿童,但也有多起成年人腺病毒相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的报道[1,2].为此我们对某军校15例腺病毒相关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者进行了8个月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改革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以求保证课程的前沿性、知识的实用性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氨基酸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在持续静脉输注标记氨基酸的状态下、不同时间点上标记氨基酸的代谢终产物丰度值的差异及不同蛋白质剂量组标记氨基酸的氧化分解程度。方法20名健康青年男性分为2组,分别进食不同的蛋白质膳食,经过5天适应期后,在第6天经静脉给予13C-亮氨酸3小时,在输注结束前的半小时每隔15分钟收集受试者的呼出气样本,比较3个时间点上呼出气样品中13C的丰度值及2组受试者在输液结束时的13CO2产生率,以确定不同取样时间点上同位素丰度是否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及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对13CO2产生率影响。结果每组受试者在3个时间点上13C的丰度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0.89g/kg蛋白质剂量组受试者的13CO2产生率高于0.80g/kg蛋白质剂量组受试者的13CO2产生率(P<0.05)。结论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生理需要量时可以在坪台期上确定一个同一的取样时间点进而比较不同蛋白质和氨基酸剂量组的代谢动力学变化,并且摄入高剂量蛋白质组的氧化分解程度高于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