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北京市卫生局及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哮喘中心主办的2007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国际论坛于2007年4月9日至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邀请了来自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从事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国际知名专家、教授与全国各地200多名代表就儿童哮喘防治的  相似文献   
2.
3.
为探讨有助于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因素,系统分析了100例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反复喉部呼气性“咝咝”声,有诱因时加重,无诱因时减轻是病史中最初考虑诊断的关键;双肺高调呼气性喘鸣音是确诊的客观体征;个人过敏史及家族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应特殊强调;肺叩诊过清音、肺肝界下移、PaCO2降低及胸片气肿改变对可疑性哮喘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崇维琨  舒林华  尚云晓  蔡栩栩  张晗  王植嘉 《山东医药》2011,51(48):113-113,F0003
患儿女,17个月,以“喘息58d,间断发热53d,咳嗽21d”为主诉入院。患儿58d前因喘息、气促就诊于当地医院,X线胸片示支气管肺炎,遂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患儿出现发热、咳嗽,并因喘息加重、呼吸困难及心衰转入ICU辅助通气,带机11d撤机。出现气胸1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缓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因哮喘急性发作就诊的患儿49例.依据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患儿分为轻度发作组、中度发作组和重度发作组.对比三组患儿人口学资料、血清25-羟维生素D及总IgE水平,并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与总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共筛选入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49例,轻度发作组20例、中度发作组15例和重度发作组14例.三组患儿的性别比例、年龄、身高和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来看,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中度(15.30±4.97) nmol/L和重度(13.87±3.33) nmol/L发作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发作组(35.77±13.64) 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发作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虽略低于中度发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清总IgE水平来看,虽然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发作程度的加重,总IgE水平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与总IgE之间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低水平维生素D可能与儿童哮喘发作程度的加重及总IgE水平增高有关.足量维生素D可能通过下调总IgE而降低急性发作的程度,维生素D补充治疗可能成为预防或治疗儿童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妥洛特罗贴剂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断性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妥洛特罗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CV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1例疑似CVA的慢性咳嗽患儿,给予妥洛特罗贴剂诊断性治疗12周后,根据咳嗽严重程度评分将其分为诊断性治疗阳性组(A组)和诊断性治疗阴性组(B组)。A组继续给予妥洛特罗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2周;B组根据初步诊断,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2周。记录妥洛特罗贴剂在儿童CVA诊断性治疗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起效时间,并对A组最终诊断为CVA的患儿进行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1妥洛特罗贴剂诊断性治疗儿童CVA的灵敏度为98.78%,特异度为87.50%,平均起效时间为(12.15±2.58)d。2妥洛特罗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后,临床控制率较诊断性治疗期显著增高(P<0.05),而总有效率有增高趋势。3与基线期相比,妥洛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日间及夜间症状均有显著改善(P<0.05)。4总体用药依从性及用药满意度均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06%。结论妥洛特罗贴剂可作为儿童CVA的诊断性治疗药物,诊断性治疗时间以2周为宜。妥洛特罗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在治疗儿童CVA上具有协同作用,可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上感”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占5岁以下小儿所有疾病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该实验旨在研究急性肺损伤(ALI)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超微结构变化和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SP-A含量的变化关系,从而探讨ALI的发病机制。方法:48只Sprague-Dawley幼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ALI组。 腹腔注射脂多糖(LPS,4 mg/kg)建立ALI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LPS注射后24,48,72 h每亚组各处死8只大鼠。 取左肺下肺组织待透射电镜检查。 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SP-A的相对含量。结果:ALI 24 h时,AEC-Ⅱ微绒毛消失。24 h及48 h时板层小体(lamellar body, Lb)数量增加,体积增大,密度减低,排空明显增强,呈指环状绕核排列,细胞增生活跃,代谢旺盛。48 h时Lb呈巨大空泡样变性。肺组织S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时ALI组为6.52±0.62,对照组为5.02±0.35, P< 0.01;48 h时ALI组为6.65±0.62,对照组为5.01±0.36,P< 0.01)。72 h时Lb破溃,数目明显减少,细胞核形态不规则,部分核边界不清,肺组织SP-A含量下降(ALI组为3.87±0.50,对照组为5.22±0.36,P<0.01)。结论: LPS致幼鼠ALI时AEC-Ⅱ和肺组织SP-A的变化为时间依赖性,随AEC-Ⅱ损伤程度的加重肺组织SP-A由代偿转为失代偿,可能是发生ARDS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