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孕妇血浆中胎儿DNA的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数量变化的规律。方法提取68例孕妇血浆中的D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技术检测其胎儿SRY基因,并对其中怀男胎孕妇外周血浆中的胎儿DNA的数量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在怀男胎的孕妇外周血中均检测到了SRY基因,而在怀女胎的孕妇中未检测到。胎儿游离DNA最早出现的时间平均为7.7周,SRY基因拷贝数平均为5.53copies/ml。随孕期的增加,母血浆中胎儿DNA的含量在逐渐增加,并得出各孕周的标准参考值。在分娩后母血中胎儿DNA的含量就显著下降,到分娩后第二天就完全不能检测到。结论孕妇外周血浆中游离DNA的含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利用其进行无创伤性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发现和鉴定新型肝炎病毒一直是肝炎研究的热点之一。在2000年发现的SEN病毒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最初的文献推测其可能与输血后非甲非戊型肝炎密切相关;但通过近两年的研究表明,其作为肝炎致病因子的地位有待进一步证实。本文从SEN病毒的基因组结构、检测方法、与肝炎的相关性和流行病学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其研究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线粒体遗传病属于母系遗传病,是人类五大类遗传病之一.随着对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深入,线粒体遗传病日益引起医学遗传学家的关注.目前已经完成对线粒体DNA(mtDNA)基因组测序,了解到其遗传特性存在着异质性和阈值效应.mtDNA的异常如转移RNA的突变、多肽突变、核糖体RNA突变等均可以导致疾病发生.常见线粒体遗传病有CPEO综合征、KSS综合征、MELAS综合征、MERRF综合征、LHON综合征等.对线粒体遗传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诊断和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甲基化定量检测技术,并对肝细胞癌中基因的甲基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 基因组DNA经亚硫酸氢钠修饰处理后,构建包含CDKN2A和ACTB两个基因片段的质粒标准品,通过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制作标准曲线,并用这一方法对41例肝细胞癌中两种基因进行甲基化定量分析.结果 通过对扩增曲线、熔解曲线、标准曲线以及电泳结果的分析表明,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对102~108拷贝/μL范围内质粒标准品的扩增具很高特异性、灵敏度和较宽的检测范围;通过对41例肝细胞癌手术标本的检测进一步表明证实了本方法在基因甲基化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结论 SYBR Green荧光定量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且具备高通量分析能力的定量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肿瘤中基因甲基化的研究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5.
肝癌细胞的染色体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肝癌细胞染色体变异进行了综述,包括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染色体的非整倍性、肝癌相关的染色体缺失、扩增和易位,归纳了与肝癌转移复发相关的染色体变异,并对染色体变异研究在肝癌治疗及预后、易感性判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莪术挥发油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噻唑氮蓝(MTT)法检测莪术油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阻滞及凋亡率。[结果]MTT结果表明莪术油浓度与细胞生长抑制率成正比。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1.0mg/mL的莪术挥发油作用24h后可有效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细胞形态产生明显的凋亡特征,细胞核凹陷或固缩成均一的致密物。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莪术油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可达28.15%,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结论]莪术挥发油可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诱导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是其抑制生长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抑制HBV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HBV )或病毒亚颗粒或DNA的整合作用 ,机体合成异已成分 ,产生免疫反应 ,而造成的肝部位炎症。乙型肝炎传染性强 ,可发展成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因此寻找治疗乙肝的高效低毒药物成为当务之急。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中药学的迅速发展 ,中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日益受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的信赖与瞩目。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 ,并在中药防治HBV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中草药对人体副作用小 ,不良反应相对少。近年来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普遍应用 ,人们对中药抑制HBV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  相似文献   
8.
肾素可以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产生诱导肾脏疾病,进而导致纤维化。最近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机制,认为肾素可以通过肾素/肾素原受体介导的独立于AngⅡ生成的途径引起转化生长因子-β和基质蛋白的表达量增高。这一研究发现是对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致病机制的扩展,将为肾脏疾病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制肝癌多种相关基因芯片 ,进行肝癌组织中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cSNP)检测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定位于肝癌高频缺失区的基因 ,经NCBIdbSNP数据库查询 ,获得基因cSNP序列 ,且根据多态位点设计寡核苷酸探针 ,制备成含 2 5个肝癌相关基因的 4 8个cSNP芯片。并对 10例肝癌患者cSNP进行检测分析 ,而对 7例患者的部分检测结果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法 (PCR SSCP)和测序进行验证。结果 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为 6× 10 3 ng/ μl,检测重复率高于 95 83% ,随探针浓度降低 ,杂交信号逐渐减弱。 10份肝癌患者组织中 ,检测到半胱氨酸酶caspase9(rs2 30 894 1)C→T多态性和停泊蛋白DOK2 (rs2 2 4 2 2 4 1)T→G各 7份 ,表皮生长因子类似物EGFL3(rs94 7345 )A→G多态性、caspase9(rs2 30 8938)C→G多态性和磷酸甘油酸盐脱氢酶PHGDH(rs180 195 5 )T→A多态性各 6份 ,启动子结合因子E2F2 (rs32 18170 )G→A多态性 5份 ,DNA切除修复糖基化酶MUTYH(rs114 0 5 0 7)T→C和胞内蛋白BNIP3L(rs10 5 5 80 6 )G→T多态性 4份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TNFRSF1B (rs10 6 16 2 2 )T→G多态性 1份。经PCR SSCP检测 ,7例肝癌患者有多态性单链迁移率改变。选取有caspase9(rs2 30 894 1G)与 (rs2 30 894 1A)的样本分别连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遗传病属于母系遗传病,是人类五大类遗传病之一。随着对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深入.线粒体遗传病日益引起医学遗传学家的关注。目前已经完成对线粒体DNA(mtDNA)基因组测序,了解到其遗传特性存在着异质性和阈值效应。mtDNA的异常如转移RNA的突变、多肽突变、核糖体RNA突变等均可以导致疾病发生。常见线粒体遗传病有CPEO综合征、KSS综合征、MELAS综合征、MERRF综合征、LHON综合征等。对线粒体遗传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诊断和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