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9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将49例按入院后的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A组)和延期手术组(B组)。结果早期手术组较延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两组病死率无差别。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胆总管探查率分别为95.2%和39.3%,胆总管探查阳性率分别为45.0%和90.9%。结论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均是安全的。最佳手术时机是炎症发作消退、血清淀粉酶降至正常后首次住院期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慢性宫颈炎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慢性宫颈炎患者252例,根据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为两组:HPV-Ag阳性组和HPV-Ag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检查、病理活检,随后行宫颈电灼治疗,观察宫颈愈复情况及HPV-Ag是否转阴。结果 宫颈炎中HPV感染率为14.68%,感染后临床症状较HPV-Ag阴性组重,阴道细胞学检查多为Ⅱ级或Ⅲ级,阴道镜下多为不典型转变区,病理切片可见空泡细胞。经电灼治疗后,阳性组70.27%患者宫颈HPV-Ag可转阴。结论 治疗HPV-Ag 阳性的慢性宫颈炎病人对预防宫颈癌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海明 《广西医学》2001,23(5):1079-1080
目的:总结肝癌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8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7例行急诊肝癌切除患者较肝动脉结扎、肝缝合填塞止血患者再出血率低,生存期长。结论:急诊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辅以术后正规综合治疗可获得较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并对比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及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近年来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77例,其中对照组37例行传统修补术,实验组40例行无张力修补术,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时对比其临床指标。结果围手术期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min),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开始下床活动时间(d),住院天数(d)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修补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单纯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的患者18例作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相关指标,肝癌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术前及术后早期2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无显著性差异。1年后对照组Child-pugh评分逐渐升高,3年后对照组Child-pugh评分升至(10.5±1.9),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以及Hbe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2、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2、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血清HBV DNA以及HbeAg转阴,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可以作为肝癌合并乙型肝炎术后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疾病,典型的异位妊娠诊断并不困难,对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的异位妊娠及早期异位妊娠则不易诊断,且较易与其他妇科、内科及外科疾病相混淆而导致误诊,故正确鉴别诊断极为重要.我院1996~1998年收治异位妊娠87例,其中误诊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静脉双路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 86例患者分成 2组 :治疗组 4 6例采用腹腔、静脉双路化疗 ,对照组 4 0例行常规静脉化疗 ,比较两者术后腹腔复发及肝脏转移的发生率、术后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腹腔复发率分别为 10 .9%和 30 .0 %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治疗组和对照组肝脏转移率分别为 8.7%和 2 5 .0 %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治疗组 1、2、3年生存率为 84 .8%、73.9%和 6 5 .1% ,对照组 1、2、3年生存率为 80 .0 %、6 2 .5 %和 4 2 .1% ,两组比较 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腹腔、静脉双路化疗对预防中晚期胃肠道癌术后腹腔复发、肝脏转移有明显疗效 ,可提高生存率 ,且方法安全、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氟尿嘧啶缓释剂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TACE后肿瘤灶碘油沉积缺损型和稀少型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其中33例给予氟尿嘧啶缓释剂注入治疗(治疗组),32例仅行TACE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近期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均逐渐增加,但治疗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部分缓解2例,病情稳定16例,病情进展14例,总体有效率为6.25% (2/32),治疗组分别为8例、20例、5例、24.2%(8/33),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4.92个月,对照组为16.87个月;治疗组术后2年累积生存率为49.0%,对照组为14.0%.结论 TACE联合氟尿嘧啶缓释剂序贯治疗可提高碘油沉积缺损型和稀少型的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