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在诱导母胎界面局部形成Th2型免疫偏倚中的作用。方法 :将正常妊娠模型 (CBA×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 (CBA×DBA/ 2 )CBA孕鼠均分为两组 ,于孕第 4、6、8天 ,对照组腹腔注射大鼠IgG ,实验组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mAb ;孕第 9天 ,ELISA测定母胎界面组织培养上清中Th1型 (IFN γ、TNF α) /Th2型(IL 4、IL 10 )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并计算IL 4 /IFN γ、IL 10 /IFN γ比值 ;孕第 12天比较两种模型各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 :正常妊娠模型中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原有的Th2型免疫偏离及妊娠预后均无显著影响。自然流产模型中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诱导母胎界面局部形成Th2型免疫偏倚并显著改善其妊娠预后。结论 :于孕早期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改善母胎界面局部细胞因子微环境 ,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倚 ,诱导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
协同刺激分子CD86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CD86在母 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自然流产模型(CBA×DBA/ 2 )及正常妊娠模型 (CBA×BALB/c)。两种模型分别再分为 3个组 :(1)以大鼠的IgG为对照的对照组 ;(2 )于妊娠第 4、6、8、10天 ,分别给CBA孕鼠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克隆抗体的多次干预组 ;(3)仅于妊娠第 4天 ,给CBA孕鼠单次腹腔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的单次干预组。每次腹腔注射的抗体剂量均为 10 0 μg。于妊娠第 14天计算各组胚胎吸收率。 结果  (1)自然流产模型与正常妊娠模型的对照组胚胎吸收率分别为 2 7 78%和 8 42 %。 (2 )于妊娠第 4、6、8、10天腹腔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后 ,自然流产模型的多次干预组胚胎吸收率下降至 9 6 8% (P <0 0 5 ) ;而正常妊娠模型的多次干预组胚胎吸收率上升至 13 5 4% (P >0 0 5 )。 (3)妊娠第 4天单次腹腔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 ,自然流产模型单次干预组的胚胎吸收率下降至 7 14% (P <0 0 0 1) ;而正常妊娠模型单次干预组的胚胎吸收率上升至 11 39% (P >0 0 5 )。结论 妊娠早期 ,尤其在胚胎对母体的致敏阶段 (着床期 ) ,阻断母 胎界面的CD86协同刺激信号 ,将诱导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 ,从而减少胚胎吸收 ,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调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J)CBA孕鼠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各10只)于孕d 4、d 6、d 8腹腔注射大鼠IgG;干预组(各10只)于孕d 4、d 6、d 8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 mAb。孕d 9竞争性半定量RT-PCR测定各组母胎界面组织中Th1型(IL-12、IFN-γ)/Th2型(IL-4、IL-10)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孕d 12比较两种模型各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正常妊娠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及妊娠预后均无显著影响(P>0.05)。自然流产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升调节母胎界面局部Th2型而降调节Th1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并显著改善其妊娠预后(P<0.05)。结论:于孕早期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调控母胎界面局部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倚,诱导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作用于人滋养层细胞差异表达的功能基因。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1.0μmol·L-1 CsA作用于JAR细胞系前后差异表达的功能基因,经RT-PCR及蛋白质印迹进一步验证CsA作用前后原代分离的人早孕期滋养层细胞及JAR细胞株titin表达的变化。结果CsA作用于人JAR细胞系前后出现6个具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1个为已知基因titin,2个为功能未知的mRNA,3个为位于16号染色体上的EST。RT-PCR显示,CsA作用于人滋养层细胞24 h后出现titin mRNA的表达,72 h达高峰,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1.0μmol·L-1 CsA作用最明显。蛋白质印迹显示,CsA可诱导titin的表达。结论CsA可能通过诱导滋养层细胞titin的高表达,改变其生物学行为,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5.
大鼠抗小鼠CD80/CD8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 ,在T细胞活化时 ,以单克隆抗体 (mAb )阻断协同共刺激分子CD80 (B7 1) /CD86 (B7 2 )刺激信号 ,可诱导相应T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的免疫无反应 (anergy)或免疫耐受[1] 。对协同刺激信号的干预为移植免疫学、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本文介绍制备与鉴定抗CD80mAb和抗CD86mAb的方法 ,以利于协同刺激分子的基础及应用研究。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细胞系P815、转染小鼠CD80cDNA的CD80 P815、转染小鼠CD86cDNA的CD86 P815 ,及分别产生大鼠抗小鼠CD80mAb (…  相似文献   
6.
人精子膜蛋白 YWK II胞外区一段 1 6肽 YAL 1 98抗体 ,经小鼠体外受精实验 ,表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受精率约下降 2 0 .8% ,并且发现 YAL 1 98抗体主要抑制小鼠精子穿入透明带。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 ,将 YWK II基因定位在人第 1 1号染色体 ,q2 4~ 2 5区。  相似文献   
7.
原始生殖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发育多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新  丛笑倩  严缘昌 《生殖与避孕》2000,20(5):259-262,267
精卵结合是动物藉以繁衍后代维持种族延续的基本方式,受精卵经过不断的分裂、分化产生内中外三个胚层以及支持胚胎发育的胚外组织,最终形成完整的个体。个体所有组成细胞均来源于受精卵且具有相同的基因型,因而受精卵作为整个发育程序(program)的起点其发育潜能(potency)为全能性(totipotency)。随着发育程序的推进,基因差次表达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分化细胞形成,在此过程中,发育潜能由全能、多能而至限能,最后发育全能性或多能性仅局限于少数细胞群,即不同类型的干细胞。有趣的是,具发育全能性的受…  相似文献   
8.
体外CIK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谱研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IK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谱。方法:Ficoll分层液分离人外周血得到非粘附性淋巴细胞,体外经IFN-γ、IL-1β、IL-2及抗CD3单抗诱导分化成CIK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RT-PCR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CD3^+CD56^+细胞百分率均可达50%以上,增殖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上升,最高集中在14-21天。该诱导条件下获得的CIK细胞不表达IFN-ω、IFN-κ和IFN-λ,其他IFN成员多集中在10-20天高表达,初期和末期都较低;IL家族多数成员在6—10(或20)天时稳定表达,后略有下调;TNT-β和TRAIL各时期组成性表达,表达水平变化很小或几乎不变。TNF-α第20天时高表达。TGF-β1。则集中在后期表达,个体差异小。结论:在体外CIK细胞能广泛表达多种类型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GABAA受体b 3t拼接变异体特有5端的特性以及可能的细胞内定位作用。方法:将b 3t拼接变异体的全长cDNA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和pEGFP-C1中,用磷酸钙共沉淀方法转染CHO细胞,表达后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并用ConA-Texas-Red标记转染后的细胞,进一步研究其在胞内的定位分布情况。结果:大鼠睾丸GABAA受体b 3t拼接变异体在CHO细胞中表达时呈现两种表达类型,但均不能定位到细胞膜上,而大鼠脑b 3亚基能定位分布到细胞膜上。ConA标记的结果显示b 3t拼接变异体滞留在内质网上。结论:大鼠睾丸GABAA受体b 3t拼接变异体N端的25 aa序列中可能存在内质网滞留信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在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调控及诱导母-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将正常妊娠模型CBA×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DBA/2的CBA孕鼠均分为3组对照组于孕第4、6、8、10天腹腔注射大鼠IgG;A组于孕第4、6、8、10天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mAb;B组仅于孕第4天(着床期)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mAb.孕第9天,竞争性半定量RT-PCR测定各组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孕第9、14天ELISA测定母-胎界面组织培养上清IL-4/IFN-γ比值;孕第14天比较两种模型各组的胚胎吸收率R.结果正常妊娠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原有Th2型免疫偏离及妊娠预后均无显著影响.自然流产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诱导母胎界面局部形成Th2型免疫偏离并显著改善其妊娠预后.结论于孕早期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恢复母-胎界面局部Th1型/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生理平衡,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离,诱导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