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 ,发病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往治疗多采用扩管为主 ,以改善内耳微循环 ,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但由于不同患者发病机理各异 ,治疗效果差异较大。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降纤酶治疗突发性聋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突发性聋患者 97例。男 6 1例 ,女 36例 ,年龄 10~ 76岁 ,4 0~ 5 9岁 4 7例 ,约占 4 8.4 5 % ;就诊时间在数小时~ 8个月 ,其中一周内就诊者 5 1例 ,2周内就诊者 34例 …  相似文献   
2.
不同日龄新生儿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第1~5天逐日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测试.了解不同日龄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的特征,探讨应用OAE作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时机.随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其TEOAE和DPOAE检出率和反应幅值逐步提高,新生儿生后第1~2天的检出率和反应幅值显著低于第3~5天,至生后第3~5天,TEOAE和DPOAE检出率接近或达到100%,反应幅值也趋于稳定.结论应用TEOAE和DP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其日龄至少应在3天或3天以上,测试TEOAE和DPOAE快速、方便,不失为普遍性新生儿听力筛查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咽异感症患者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咽异感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因素在本病发生、发展、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79例咽异感症患者进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与正常人群比较,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咽异感症患者SCL-90量表总分、阳性项目均分和阳性项目总分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或P〈0.01);②咽异感症患者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或P〈0.01);③不同性别咽异感症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咽异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躯体化、焦虑、抑郁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痉挛性发声障碍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采用心理疗法、针灸疗法、呼吸及发声功能训练等综合手段促使患者呼吸器官随意性运动协调,变高位呼吸、逆呼吸为正常的胸腹联合式呼吸,降低患者喉肌张力。结果 36例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经过上述综合康复训练后,均取得了满意效果,其中30例患者痊愈,6例患者好转,治愈率达83.3%。结论综合应用心理疗法、针灸疗法、呼吸及发声功能训练等是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较理想的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日龄新生儿诱发性耳声发射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0例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第1~5天逐日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I)POAE)的测试。了解不同日龄新生儿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的特征,探讨应用OAE作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时机。随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其TEOAE和DPOAE检出率和反应幅值逐步提高,新生儿生后第1~2天的检出率和反应幅值显著低于第3~5天,至生后第3~5天.TEOAE和DPOAE检出率接近或达到100%,反应幅值也趋于稳定。结论:应用TEOAE和DP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其日龄至少应在3天或3天以上,测试TEOAE和DPOAE快速、方便,不失为普遍性新生儿听力筛查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痉挛性发声障碍病因不明,缺乏统一明确的诊断标准,故治疗较为困难,关于该病的治疗有限的报道主要是喉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喉返神经切断,发声语言训练等,其中后一种方法无副作用及并发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及辅助治疗手段之一.目的探讨发声训练治疗痉挛性发声障碍的意义,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分析、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对象1985-02/2002-1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的36例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为治疗对象.方法采用心理疗法和呼吸及发声功能训练使患者呼吸器官随意运动协调,变高位呼吸和逆呼吸为正常的胸腹联合式呼吸,降低喉肌张力,以发声正常、好转、无效为疗效判定标准,全部病例随访一两年.主要观察指标疗效评估结果.结果36例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经上述发声康复训练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其中30例患者发声恢复正常,6例好转.结论心理疗法和呼吸及发声功能训练是痉挛性发声障碍康复训练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异物进入支气管内,可随呼吸、咳嗽、体位变动而改变位置,引起呼吸道堵塞,危及患者的生命。1989年我院成功地抢救了一例支气管异物并发严重气胸的患儿。现介绍如下。病例简介患儿男,1(2/12)岁,于1989年11月10日上午食花生时将碎花生误入气管,当时患儿哭闹,呛咳,随后持续喘气,哭闹时伴呼吸急促,口唇轻度发绀。来我院就诊,以“支气管异物”收入院。入院后于当日晚在局麻下行支气管镜检及异物取出术,术中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0-2002年收治的82例喉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喉外伤发生的原因、症状、体征、采取紧急处理出血、休克、呼吸困难等,分别予以给氧、止血、清创缝合、气管切开、放置胃管、“T”管等急救处,并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血压、加强各种管道、伤口的管理,心理护理等。结果82例患者中,开放性伤64例,闭合伤18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声嘶、出血、咳嗽等症状,经过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补充营养和水份,维持血压,给足量的抗生素,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等,79例患者成功拨除鼻胃管、“T”管、气管套管,呼吸功能恢复正常;1例死亡,2例遗留喉狭窄。结论喉外伤虽然来势凶猛,病情危急,但只要给予恰当的急救和护理,就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后遗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鼻咽结核八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变异,耐药菌株的产生等原因,结核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 。鼻咽结核作为肺外结核之一,较为罕见,临床病例报道不多[2 ,3 ] 。由于其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明确的特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为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便于早期诊治,现对1994年以来诊治的8例原发性鼻咽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4年1月~2 0 0 3年2月共诊治8例鼻咽结核患者,男1例,女7例,年龄2 3~4 9岁,平均35 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18 6个月。全部病例均否认结核病接触史及既往结核病史,均经纤维鼻咽镜(日本产,OlympusT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动脉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颈动脉与转移瘤粘连患者,采用从颈动脉壁上剥离切除肿瘤保留血管的术式。结果:术后1周内4例都发生了颈动脉破裂,1例经颈动脉修补术后再发血管破裂出血死亡,3例经行颈动脉结扎术后存活。结论:对于肿瘤累及颈动脉的患者术前应作好结扎切除颈动脉的准备;术中若发现肿瘤与血管壁粘连,则应结扎血管连同肿瘤一并切除;一旦术后并发颈动脉破裂,则应结扎之,而不宜行修补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