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在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中的诊断治疗价值及术后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生殖中心门诊诊断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探查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手术组(67例)、非手术组(103例)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类型及不孕年限等比较无差异(P0.05)。手术组中发现了98.5%患者影响妊娠可能原因,术后尝试体内受精试孕的患者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均高于非手术组(52.2%比22.3%,52.2%比20.4%, 47.8%比16.5%,均P0.05)。体内受精试孕者于术后(4.0±2.6)个月妊娠,临床妊娠率术后6个月内较术后6~12个月提高(37.3%比18.5%,P0.05)。尝试体内受精未孕者于术后(6.5±1.7)个月接受IVF-ET助孕,其中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间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均无差异(76.9%比72.4%,61.5%比69.0%,53.9%比48.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是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妊娠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能够对不明性不孕患者明确病因同时行相应治疗,显著增加术后妊娠率。术后应争取在6个月内尽快妊娠,仍未孕者可考虑及时行辅助生殖助孕。  相似文献   
2.
Dandy-Walker综合征是后颅窝畸形之一, 容易与蛛网膜囊肿或者小脑发育不良混淆, 导致误诊。Dandy-Walker综合征容易合并脑积水, 引起颅内压增高、头围增大、生长发育迟缓、痉挛性偏瘫等表现, 还可以伴发神经系统其他畸形。于2021年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1例以生长发育迟缓为为首要表现的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 经过多次手术治疗, 患儿脑积水明显好转。通过对该患儿手术、并发症治疗等临床资料分析, 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外科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危重症患儿脑功能监测中价值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早期治疗危重症患儿脑损伤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儿60例,根据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分为危重组(PCIS≤80分)和非危重组(PCIS80分)两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入院后24、72 h和7 d血清NSE蛋白含量。后将前述脑功能监测研究中危重组30例作为常规治疗组,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PCIS≤80分的危重症患儿16例作为GM1治疗组。GM1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检测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血清NSE蛋白含量,并分析GM1治疗对危重症患儿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危重组与非危重组入院后24、72 h及7 d血清NSE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参考值。危重组入院后24、72 h及7 d血清NSE蛋白含量均较非危重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血清NSE蛋白含量GM1治疗组较入院时降低,常规治疗组较入院时升高,GM1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M1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ICU住院天数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有助于早期评估危重症患儿脑损伤程度,在危重症患儿脑功能监测中有重要价值。危重症患儿早期应用GM1对减轻脑损伤、促进脑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但对减少ICU住院天数及降低病死率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中短期效果,总结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4年4月我们收治的198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144例;年龄1个月至13岁,平均年龄38.2个月。临床特征:102例为间歇性右上腹痛,25例黄疸,7例排陶土便,13例存在腹部包块,45例有肝功能损害,31例血淀粉酶升高。均予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总结分析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 198例患儿囊肿直径1~20 cm,平均4.26 cm,其中囊状扩张186例,梭型扩张12例。Todari's分型Ⅰ型191例,Ⅳ型7例。198例中,19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9例炎症粘连剧烈,4例肝总管细小,2例囊肿突入十二指肠,2例囊肿巨大术野暴露不清楚,1例腹腔镜下无法确认肝管,1例见右副肝管。其余179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道重建术。手术时间130~480 min,平均255 min。术后6例出现胆漏,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其中5例再次行开腹手术。1例出现输入袢粘连绞窄坏死,重新行Roux-en-Y吻合。1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好转。其余病例随访3个月至8年,无并发症,肝功能均正常。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具有切口小、暴露清晰、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术者要求较高,术中操作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手术,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围种植期血清雌二醇(E2)水平对种植率和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362个周期,根据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分为激素替代方案(239个周期)和自然周期方案(123个周期)。根据妊娠结局的不同,分别比较激素替代方案和自然周期方案中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移植日、移植后第3天血清E2和孕酮(P)水平及P/E2;再将患者分为移植后第3天E2≤367pmol/L和E2367pmol/L两组,比较两组的种植率与妊娠率。结果 (1)激素替代方案中,妊娠组(128个周期)与未妊娠组(111个周期)在移植日、移植后第3天的E2、P及P/E2均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后第3天E2≤367pmol/L(42个周期)和E2367pmol/L(197个周期)两组间种植率与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2)自然周期方案中,妊娠组(70个周期)与未妊娠组(53个周期)移植日E2、P及P/E2无显著差异(P0.05);妊娠组移植后第3天E2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组[(493.9±272.2)pmol/L vs.(395.0±162.9)pmol/L,P0.05];移植后第3天E2≤367pmol/L组(43个周期)与E2367pmol/L组(80个周期)比较,胚胎种植率(28.9%vs.44.7%)和临床妊娠率(41.9%vs.65.0%)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移植后第3天E2水平可能预测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但在激素替代周期中监测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内流产后服务(post abortion care,PAC)模式改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PAC培训并在原流产服务流程中增加PAC内容来改进服务模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维持原流产服务流程,干预组在原流产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对人工流产后妇女进行生殖保健服务;干预前、后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基线及干预满1年后的问卷调查。结果:1年后干预组避孕知识得分增值和有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非意愿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增加服务时间6.0±2.5 min/人。74.5%的医护人员赞同对原流程进行细节优化,70.6%的医护人员认为当患者>16人/d时PAC负荷过重,宜设专岗。结论:医院内PAC能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对现有流产流程在细节上渗入PAC内容是目前改进医院内PAC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验研究熊果酸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及MYCN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熊果酸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的作用。方法以终浓度为4uM/L、8uM/L、12uM/L的熊果酸作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WST-1法检测SH—SY-5Y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SH—SY-5Y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MYCN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熊果酸对SH—SY-5Y细胞增殖的抑制呈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随剂量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逐渐加强;熊果酸对SHSY-5Y细胞凋亡的促进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剂量的增加,促进凋亡效果逐渐加强;熊果酸对SH—SY-5Y细胞MYCN表达有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逐渐加强。12uM/L作用72h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抑制效率达98.3%,MYCN基因mRNA表达抑制率达52.37%。结论应用熊果酸在体外环境作用SH—SY-5Y细胞,可以有效抑制该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原癌基因MYCN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来曲唑(LE)与枸橼酸氯米芬(CC)诱导排卵的临床特征,探讨LE诱导排卵的患者雌二醇(E2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提高LE诱导排卵的妊娠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的141个LE周期、82个CC周期和127个自然周期组的临床背景资料、卵泡监测结果及妊娠结局。并将LE组根据扳机日E2水平分为低雌激素组(300pmol/L)和高雌激素组(≥300pmol/L),比较两组间妊娠结局。结果 LE组的卵泡发育速度与CC组相当[(10.4±2.0)d vs.(10.0±2.0)d,P0.05],LE组自然LH出峰率和单卵泡发育率均显著高于CC组(分别为21.3%vs.9.8%,92.2%vs.57.3%)(P0.05);扳机日的E2水平以及单个大卵泡的E2水平均显著低于CC组和自然周期组[分别为(644.5±274.5)pmol/L vs.(1 792.4±898.4)pmol/L vs.(901.8±404.3)pmol/L,P0.05;(610.8±260.7)pmol/L vs.(1 236.4±533.1)pmol/L vs.(896.6±409.0)pmol/L,P0.05];LE组扳机日内膜厚度与CC组类似,低于自然周期组,但无统计学差异[(8.6±1.8)mm vs.(8.4±2.0)mm vs.(9.5±2.2)mm,P0.05]。对排卵障碍者,LE组和CC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5.3%、23.3%(P0.05);而对原因不明性不孕者,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4%、19.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E组诱导排卵过程中扳机日大卵泡数及E2水平较CC组显著降低(P0.05)。LE组扳机日E2300pmol/L时,无一例妊娠者;扳机日E2≥300pmol/L时,HCG阳性率为21.0%(P0.05),临床妊娠率为17.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E组中仅排卵障碍是妊娠的相关因素。结论 LE组与CC组相比,LH出峰及单卵泡发育率更高、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过低的雌激素水平对LE诱导排卵的妊娠结局不利。  相似文献   
9.
神经母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儿童恶性肿瘤第四位,仅次于白血病、脑瘤、淋巴瘤。MYCN 是MYC家族成员,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和凋亡、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浸润与转移等,MYCN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MYCN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全国住院输血新生儿血常规检测指标,为深入研究不同胎龄新生儿血常规参考范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全国5669例住院输血新生儿基本信息,并按照出生胎龄分为<32 w组、32~36 w组、≥37 w组,采集输血前三组不同胎龄新生儿血常规指标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不同胎龄组内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红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