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IL-23与支气管哮喘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分为3组,每组10只,分为哮喘模型组(A组)、激素干预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ELISA法检测血清IL-23的水平。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半定量评定支气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IL-23的表达。结果:①哮喘组小鼠的行为学改变,BALF中的EOS显著增高,肺部组织病理学见到明显的EOS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均证明哮喘模型制备成功。②哮喘组小鼠血清中IL-23的水平(155.56±12.5)pg/ml高于对照组(51.49±6.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素干预组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88.00±6.43)pg/ml低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IL-23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而激素干预组小鼠肺组织中IL-23的含量低于哮喘组(P<0.01)。④哮喘组血清中及肺组织中IL-23含量均与EOS无相关性。结论:IL-23参与哮喘的发病,糖皮质激素对其有抑制作用。IL-23不直接影响EOS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喘灵和酮替芬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0例接受舒喘灵和酮替芬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氨茶碱和扑尔敏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22,P<0.05);治疗组复发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两组复发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5.52,P<0.025).结论酮替芬和舒喘灵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可以作为治疗此病的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4和IFN-γ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 4( IL- 4)和 γ干扰素 ( IFN- γ)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检测 30例急性期和 1 5例迁延期患儿血清 IL- 4和IFN-γ含量 ,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急性期、迁延期患儿血清 IL- 4含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IFN-γ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急性期患儿血清 IL- 4和 IFN-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 IL- 4含量降低 ,IFN-γ含量增高 ,体内 TH1应答强于 TH2 ,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小儿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诊断为BO的7例惠儿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治疗及随访.结果 7例均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喘息、气促,2例病程6周以上,其余5例病程均在8~16周以上.查体均有呼吸急促,双肺闻及湿哆音、喘鸣音.X线胸片7例均有过度通气,2例有斑片状影,2例呈毛玻璃样改变.HRCT:斑片影7例,Mosaic灌注6例,支气管壁增厚2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不张1例.肺功能均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显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3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特异性.7例惠儿均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配合应用吸入激素(普米克令舒).4例随访3~12个月,其中2例病情有改善,呼吸急促及运动不耐受明显减轻,肺内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肺CT有所改善;2例仍有活动后气促,肺CT无明显改善.结论 BO肺功能为不可逆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BO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肺部HRCT和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5.
儿童哮喘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儿童哮喘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Fc ε RI-β)基因多态性。方法 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技术对151例哮喘儿童和。105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Fc ε RI-β基因第6外显子区1181L、V183L和第7外显子区E237G位点的多态性检测,分析其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关系,并用酶免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及过敏原表型,研究上述3个编码区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结果 1181L突变与儿童哮喘有显著相关性(OR=2.00,95%CI=1.10~3.11),哮喘儿童及健康对照儿童均不存在V183L突变或突变率极低,E237G突变与儿童哮喘无显著相关性;1181L及E237G突变均与过敏原或血清总IgE水平增高无关。结论 Fc ε RI-β 1181L基因突变是我国长春地区儿童哮喘的易感基因,但无足够证据证明Fc ε RI-β基因是儿童哮喘特应性的决定性基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小鼠血清、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5(IL-15)的表达,以及与IgE、IL-4、IFN-γ、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的关系,探讨IL-15在小鼠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雌性BALB C小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分为OVA致敏并激发的哮喘模型组(A 组),OVA致敏、激发并予激素治疗组(B组)及正常对照组(C 组)共3组,每组10只。ELISA法检测血清IgE、IL-4、IFN-γ和IL-15的含量;收集BALF行Eos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及半定量评定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IL-15的含量。结果:① 哮喘组小鼠发生行为学改变,肺部组织病理学可观察到明显的 EOS 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BALF 中 EOS、血清IgE 和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以及IL-4/IFN-γ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859,P<0.01),以上均显示哮喘模型制备成功。② 哮喘组小鼠血清IL-15 水平[(77.97±2.75)ng·L-1]高于对照组[(34.63±1.44)ng·L-1](P<0.01);血清IL-15水平与 IgE和IL-4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 0.681,r=0.738,P<0.01),与 IFN-γ 无相关性。③ 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IL-15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肺组织中IL-15含量与BALF中EOS呈正相关关系(r= 0.787,P<0.01 )。④ 激素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BALF 中的 EOS计数减少、血清IgE水平下降、血清IL-15 的水平及肺组织中IL-15的含量均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IL-15在哮喘中可能参与了Th2 类细胞因子IL-4的调节,对于Th1 类细胞因子IFN-γ无明显调节作用。IL-15可能参与了血清IgE水平的调节。IL-15还可能与哮喘 Eos增多有关,进而参与哮喘气道的慢性炎症。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8.
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3及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 1 3( IL- 1 3)与总免疫球蛋白 E(总 Ig E)的变化。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 ABC- ELISA方法检测哮喘患儿血清 IL- 1 3与总 Ig E水平 ,采用 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清 IL - 1 3及总 Ig E水平发作组显著高于缓解组 ,P<0 .0 1 ;发作组与缓解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 ,血清 IL- 1 3水平及总 Ig 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 IL- 1 3及总 Ig E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10岁,因"发热、头痛、呕吐5d,双下肢肿痛、血尿、蛋白尿1d"入院.病初体温可达38.1℃,伴有头痛、呕吐,每日呕吐2~3次,非喷射性.患儿精神不振、嗜睡、纳差.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予以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1d,阿奇霉素2d,病毒唑、地塞米松3d及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等药物.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后第4天热退,呕吐缓解,嗜睡症状消失,但当晚出现双下肢肌肉剧烈疼痛、肿胀,以双侧大腿内侧为著,不能忍受,躁动不安.当地化验尿常规提示"血尿、蛋白尿".双下肢静脉彩超未见异常,无淋巴回流受阻,排除血管病变后收入我科.入院时查体:T 37.4℃,P 90次/min,R 24次/min,BP 140/90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烦躁,痛苦貌(揪头发,上肢及躯干可见指掐痕).被动体位,不能行走.眼睑无水肿.心肺查体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近十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 ,大多数人认为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脏以及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有关 ,尤以后者为主。本文通过对4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_1、IL_4和IFN_γ水平的检测 ,旨在探讨细胞因子 (CK)在心肌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院1999年9月至2000年2月间 ,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住院患儿45例为病例组 ,其中男22例 ,女23例 ;年龄8个月~14岁 ,平均9岁 ;就诊时病程处于急性期30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