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新生适于胎龄儿血清瘦素、骨声波传导速度(SOS)随胎龄的变化,以及瘦素与新生儿骨SOS的关系。方法共收集65例新生适于胎龄儿,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31~34周,14例),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7周,13例),足月儿组(胎龄≥37周,3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出生体质量、身长、小腿长度,采用Ponderal指数(PI)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采用weststrate公式(F%)估测新生儿体脂含量。生后7 d内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定量技术测量左侧胫骨SOS。结果三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小腿长度、F%、PI、血清瘦素与骨S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90~140.20,P均0.01);各变量均随胎龄增大而增大(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除足月儿身长、PI外,三组新生儿的血清瘦素与其胎龄、出生体质量、身长、PI、F%呈显著正相关(r=0.36~0.78,P均0.05)。三组新生儿骨SOS分别与其瘦素、胎龄、出生体质量及小腿长度呈显著正相关(r=0.33~0.76,P均0.05)。进一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新生儿的胎龄(β=0.39,P=0.014)和出生体质量(β=0.44,P=0.006)对其骨SOS的影响具显著性。结论新生适于胎龄儿血清瘦素及骨SOS均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瘦素对骨SOS有影响,但不是其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PICU需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共41例,年龄1-5岁。在完全机械通气、充分镇静镇痛、无自主呼吸情况下(潮气量8-10 mL/kg),给予患儿容量负荷试验。容量负荷前后测量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射血分数(EF)等一般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NICOM)和TTE测量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每搏量变异度(SVV);此外,TTE测量主动脉流速时间积分变异度(ΔVTI )、下腔静脉变异度(ΔIVC)、下腔静脉膨胀指数(dIVC)。以ΔSVI_( NICOM)≥15%定义为有容量反应性,将患儿分为有容量反应组和无容量反应组。统计分析SVVTTE、ΔVTI、ΔIVC、dIVC、ΔCVP、SVVNICOM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 结果:(1)有容量反应组23例,无容量反应组18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CVP、EF、CINICOM、CITTE无统计学差异( P>0.05)。(2)有容量反应组补液后HR、MAP、CI、SVI、CVP均较补液前改善( P<0.001),无容量反应组仅CVP在补液后明显升高,其余指标在补液后无改善( P>0.05)。(3)容量负荷前,有容量反应组的SVVTTE、ΔVTI 、ΔIVC、dIVC均较无容量反应组高( P均<0.001);容量负荷后,有容量反应组的SVVTTE、ΔVTI 、ΔIVC、dIVC均明显减低,无容量反应组只有ΔIVC指标在容量负荷后明显减低,SVV、ΔVTI、dIVC在容量负荷前后无统计学差异。(4)ROC曲线分析提示,SVVTTE和ΔVTI的曲线下面积为0.971,以12.04%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957、特异性0.944;ΔIVC的曲线下面积0.981,以25.98%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870、特异性1.000;dIVC的曲线下面积0.980,以29.86%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870、特异性1.000;ΔCVP的曲线下面积0.778,以2.5 cmH2O(1 cmH2O=0.098 kPa)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913、特异性0.556;SVVNICOM的曲线下面积0.874,以12.50%为临界值,其灵敏性0.869、特异性0.778。 结论:TTE监测的动态指标SVV、ΔVTI、ΔIVC、dIVC用于评估儿童容量反应性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其中ΔIVC和dIVC指标的准确性相对而言最高;ΔCVP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壁超声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小儿肾积水及对其肾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儿肾积水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CT检查和腹部超声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经CT检查和腹部超声对小儿肾积水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MSCT检查下不同胎儿泌尿外科学会(SUF)分级下血清肌酐水平(Scr),双肾实质厚度、患侧肾实质厚度比(rPRT)的差异变化,分析其相关性;分析腹部超声对患肾各方面的测量值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MSCT检查对小儿肾积水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0%、85.00%、88.33%,腹部超声检查对小儿肾积水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33%、63.33%、66.67%。MSCT检查对小儿肾积水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患肾实质厚度较轻度患者显著变薄(P<0.05);中-重度患肾rRPT较轻度显著减低(P<0.05)。结论腹部超声和MSCT检查均可有效的显示小儿肾积水的影像学特点,但MSCT检查鉴别诊断小儿肾积水和对肾功能定量分析的能力优于腹部超声,临床可根据患儿个人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儿血清白清蛋白(PA)与氨基酸谱的变化情况及两者相关性,探讨营养支持 期间联用谷氨酰胺(Gln)联合生长激素(GH)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6 年12 月四川省成都 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128 例脓毒症患儿为观察组,并随机均分为观察A 组与观察B 组,每组64 例;同 期募集30 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观察A 组开展常规营养支持并加用Gln,观察B 组开展常规营养支持并加 用Gln 和GH。分别于观察组开展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第7 天时,对照组纳入研究当日,检测研究对象的氨 基酸谱、PA 水平,分析氨基酸谱与PA 水平的相关性,并依此分析观察组组内、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A 组 与观察B 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营养支持前PA、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 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苏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水平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营养支持第7 天时,观察组PA 及氨基酸谱异常均有一定改善。 PA 水平与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呈正相关(r =0.382、0.475 和0.514,均P =0.000)。营养支持第7 天时, 观察A 组PA、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水平高于观察B 组,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精 氨酸水平低于观察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A 组病死率稍低于观察B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结论 脓毒症患儿营养支持前PA 水平较低,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丝氨酸、 谷氨酸水平下降,苯丙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水平上升;PA 水平与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呈正相关; PA 水平及氨基酸谱的变化与患者预后有关;营养支持期间应用Gln 及GH 有助于更好地改善氨基酸谱及PA 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早产儿血清脂联素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共选取72 例新生适于胎龄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31~33+6 周,13 例)、晚期早产儿组(34~~36+6周,16 例)、足月儿组(37~42 周,43 例).生后1 周内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行超声定量技术测量左侧胫骨声波的传导速度(SOS)来评估骨密度.结果 早期早产儿组胫骨SOS 值低于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胫骨SOS 值低于足月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足月儿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胫骨SOS 值呈正相关(r=0.66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和出生体重是早产儿胫骨SOS 值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足月儿,与早产儿骨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慢性疾病胎儿起源学说"假说、"节俭表型假说"、"营养程序化"、"代谢程序化" 概念指出了早期营养与远期健康的关系问题,流行病学调查也已证实宫内发育迟缓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但宫内发育迟缓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遗传信息的调控可能会不同程度改变胎儿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在基因水平上,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Munc13-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线粒体DNA、ghrelin mRNA等的表达情况都对宫内发育迟缓发生胰岛素抵抗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适于胎龄儿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尿脱氧吡啶啉(DPD)及骨声波的传导速度(SOS)随胎龄变化的规律,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和骨SOS的关系。方法:共选取65例新生适于胎龄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34周,14例),晚期早产儿组(>34周至<37周,13例),足月儿组(≥37周,3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出生体重、身长,采用Ponderal指数(PI)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生后7?d内采集静脉血测定血PICP水平;收集尿液测定尿DPD、尿肌酐(Cr)水平;生后7 d内超声定量技术测量左侧胫骨声波的传导速度(SOS)。结果: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PI值在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140.199、47.042、46.877、11.898,均P<0.01),且出生体重、身长和PI值随胎龄增加而增加。3组之间PICP、DPD/Cr、SO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30.384、21.761、20.052,均P<0.01),且胎龄越大,PICP及DPD/Cr水平越低,骨SOS越高。PICP、DPD/Cr水平与胎龄、出生体重及骨SOS呈负相关(P<0.01);而骨SOS与胎龄和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1),在校正了胎龄、出生体重后依然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新生适于胎龄儿骨转换生化指标和胎龄、出生体重及骨SOS呈负相关;新生适于胎龄儿的高骨转换状态对骨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