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基础体温小鼠对2,4-二硝基酚致热作用的反应,建立小鼠发热模型,并研究发热情况下小鼠吞噬功能差异。方法①小鼠皮下注射2,4-二硝基酚28 mg/kg,15分钟后测定其肛温。②小鼠腹腔内注射鸡红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测定鸡红细胞吞噬率。结果注射2,4-二硝基酚能有效引起小鼠升温1℃左右,基础体温低者其致热升温作用明显强于基础体温高者(P<0.05)。发热组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高于相同水平的正常组(P<0.05)。结论小鼠应用2,4-二硝基酚可建立化学性发热模型。小鼠基础体温越低其致热作用越显著。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个数,反应了发热状态下吞噬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赖登明  姚杨  裘五四  方晓  徐敏  肖芽 《健康研究》2012,32(3):177-180
目的 研究院前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由急救车送至本院的86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院前亚低温组和晚期亚低温组.院前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前保持患者鼻咽部温度33℃~35℃,入院或手术后改为亚低温治疗仪(降温毯)进行亚低温治疗4天后自然复温.晚期亚低温组患者在入院或手术后开始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同样的亚低温治疗作为对照.同时监测两组的脑温、生命体征、颅内压力、并发症和GOS评分.结果 院前亚低温组在治疗后24、48和72 h的颅内压分别为(17.38±4.88mmHg,18.40±4.50 mmHg,16.40±4.13 mmHg)均较晚期亚低温组(20.63±3.00 mmHg,21.80±6.00 mmHg 18.81±4.50 mmHg)明显降低(P<0.05);院前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与晚期亚低温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预后(GOS评分4~5分)明显好于晚期亚低温组(P<0.05);院前亚低温组未发生与亚低温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院前亚低温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整理近年来有关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部分文献,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的内容从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检测指标、适应证、治疗策略的实施、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等方面阐述。结果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结论其对脑保护机制、实施治疗时间窗、对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以及和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患龋和无龋大学生唾液中溶菌酶含量,探究唾液中溶菌酶含量与龋齿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唾液中的溶菌酶含量,并统计分析。结果 113名大学生中,患有龋齿66人,溶菌酶含量均值为319.13±255.16 ug/ml,未患龋齿47人,均值为251.48±197.16 ug/m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学生患龋者与无龋者唾液中溶菌酶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两种免疫程序和途径制备抗血清的效价,并在免疫学溶血反应中的运用效果比较,寻求获取符合实验教学需要的高效价溶血素的较佳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SRBC)间隔1天和间隔3天腹腔、耳静脉免疫家兔,用血球凝集法浓度为1.5%SRBC悬液检测并比较两种免疫程序和途径所制备溶血素的效价结果免疫后获得的溶血素效价几何平均滴度,A组脱纤维绵羊RBC全血皮内多点注射家兔为1:22286.09,B组10%脱纤维绵羊RBC悬液耳静脉注射家兔为1:72407.73。结论 10%脱纤维SRBC悬液耳静脉注射家兔制备的溶血素效价高于脱纤维SRBC全血皮内多点免疫家兔,是获取实验教学用溶血素的较佳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的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拟建立更好的评估肝纤维化的无创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就诊的100例BA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Ohkuma's肝纤维化分级和不同胆管增生分级患儿间各术前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根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整合模型,各实验室指标同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其对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效能。结果BA患儿Kasai手术年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在不同肝纤维化分级及不同胆管增生分级患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纤维化分级越高,胆管增生分级普遍越高(P<0.001)。整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0.806,0.945),敏感性为68.3%,特异性为93.2%,准确性为83.0%,阳性预测值为87.5%,阴性预测值为80.9%,高于各实验室指标的单独预测效能。结论Kasai手术年龄、MMP-7、APRI与BA患儿肝纤维化分级、胆管增生分级相关。多实验室指标的创新整合模型对于无创预测BA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应用于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infantile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IHPS)日间手术(ambulatory surgery,AS)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十二指肠梗阻新生儿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因十二指肠梗阻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新生儿病例资料,根据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组、低出生体重组和极低出生体重组,监测手术相关指标以及CO_2气腹前后的血气指标。结果低出生体重组16例(男4例,女12例),极低出生体重组6例(男4例,女2例),正常出生体重组20例(男10例,女10例)。三组术中出血量(F=0.1,P=0.905)、手术时间(F=0.636,P=0.535)、术后拔管时间(F=1.244,P=0.299)、术中体温(F=1.303,P=0.2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出生体重(F=5.681,P=0.007)、初次喂养到全量喂养时间(F=11.638,P 0.001)、术中体温波动(F=18.09,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患儿CO_2气腹建立前后血气中pH值、PaCO_2、Pa O_2、SO_2、HCO_3~-、SBE值均有变化。气腹建立后,患儿血气中pH值均降低,PaCO_2均上升。结论腹腔镜技术在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术中要尤其关注出血量,加强体温监测,关注CO_2气腹对血气的影响并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医学教育在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经历了诸多变革。在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对构建高质量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需求日益凸显,同时也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儿科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应对策略,并展望未来儿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随着出生人口的快速变化、多学科协作的加强、医学信息化的发展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科医学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儿科发展起步晚、拔尖人才缺乏等问题也给儿科医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等方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儿科医师科学家已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