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小于胎龄儿临床分型及其与围生期因素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小于胎龄儿(SGA)的临床分型情况以及母妊高征、羊水过少、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初诊孕周等围生因素对SGA临床分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17例SGA根据<中华儿科杂志>SGA的分型标准及定义进行分型,并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临床分型结果及其与母妊高征、羊水过少、IUGR初诊孕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417例SGA中按重量指数或按身长/头围比值分为匀称型376例(90.16%),非匀称型41例(9.83%).两种分型方法结果的符合率为80.8%.②根据SGA定义分型则匀称型SGA187例(44.84%),非匀称型230例(55.15%),与重量指数和身长/头围比值分型的符合率分别为49.8%和50.8%.③母妊高征、羊水过少及IUGR初诊孕周与三种SGA临床分型结果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我国的重量指数及身长/头围比值两种分型方法与按SGA定义分型的符合率较低,母妊高征、羊水过少及IUGR初诊孕周对SGA的临床分型无影响,有必要重新探讨的SGA定义分型及重新认识SGA的发病机制及母围生因素对SGA分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老年妇女卵巢恶性肿瘤远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妇女卵巢恶性肿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36例老年与非老年妇女卵巢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生存车老年组(34例)为32.4%,非老年组(102例)为51.0%.Ⅰ、Ⅱ、Ⅲ期患者两级问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患者老年级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1)。根据细胞学分级,老年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级71.4%,2级16.7%,3级0;非老年组分别为Ⅰ奴90.0%,2级50.0%,3级14.3%,两组各级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根据初次手术后残留癌灶大小5年生存车老年组天残留癌者为70.0%.残留癌灶≤2cm者为50.0%,>2cm者为10.0%;非老年组分别为800%,33.3%.5.6%,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完成化疗<6疗程者5年生存率为12.5%,≥6疗程者为50.0%;非老年组分别为20.0%.71.0%,两组间比较天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并非影响预后因素.老年妇女卵巢恶性肿瘤预后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初次手术后残留癌灶大小、化疗的足量、及时和疗程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对不孕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13例原发不孕、97例继发不孕共21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及92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不孕组CT和UU阳性率分别为31.4%和38.1%,对照组CT和UU阳性率分别为10.8%和15.2%,两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而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治疗后CT和UU转阴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未转阴者(P<0.01)。结论:生殖道CT和UU感染是引起不孕的因素之一,对不孕夫妇进行CT、UU常规检查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广东新生儿接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新生儿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持久性及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166例广东新生儿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情况及副作用进行定群随访.按母亲是否为HBsAg阳性,将观察对象分为HBsAg阳性组31例及HBsAg阴性组135例、比较两组抗HBs的产生情况及副作用.[结果]①幼儿1岁时,总应答率为90.4%(150/166).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的应答分别为25例(80.6%)和125例(92.6%),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为0.33(0.1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幼儿3岁时,总应答率为92.2%(153/166).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的应答分别为26例(83.9%)和127例(94.1%),OR=0.33(0.10,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1岁时产生应答的155例新生儿中,在3岁时均无抗HBs阴转现象.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的无反应儿在补种疫苗后的应答率分别为25%(1/4)和20%(2/10).④疫苗接种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近期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光谱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8月至1997年7月我们使用光谱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5000例,随机抽取1995年8月至1996年8月光谱治疗的300例与同期冷冻治疗的150例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均已婚,21~40y,平均31.1y,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 输卵管阻塞约占不孕妇女的25%~35%。经阴道输卵管复通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97年开始研究并用于临床,至1998年9月共对25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方式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33例产前无服用镇痛催眠药史 ,自愿要求硬膜外镇痛的足月初产妇进入研究组 ,宫口开张 2~ 3cm时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入 1 5g/L的罗哌卡因与 0 0 0 2 g/L的芬太尼混合镇痛液 8~ 10mL ,使镇痛平面控制在第 10胸椎(T10 )以下 ,PCEA基础注药速率为 2~ 4mL/h ,自控镇痛量为 2mL ,锁定时间为 15min。随机选择同期非镇痛分娩产妇 5 0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镇痛有效率达 10 0 % ,第一产程 (118± 5 3)min ,第二产程 (5 5± 31)min ,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顺产率 94% ,明显高于对照组 (70 % ) ,而两组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别。【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采用PCEA进行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好 ,能提高产科质量 ,方法简便、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孕期内和妊娠前抗梅毒治疗对分娩结果的不同影响。【方法】将梅毒孕妇按其发现和治疗时间是在妊娠期内还是妊娠期前分为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观察Ⅰ组是在妊娠时发现梅毒进行正规的青霉素抗梅毒治疗,观察Ⅱ组是已接受正规青霉素治疗后才怀孕。【结果】观察Ⅰ组165例中。9例Ⅰ期梅毒患者治疗均成功分娩产出活婴,14例Ⅱ期梅毒患者治疗成功11例,142例潜伏梅毒患者治疗成功136例;各期梅毒患者总的治疗成功率94.5%(156/165)。观察Ⅰ组经过足量治疗后所生新生儿中。梅毒血清阳性率为20.6%(34/165),其中6例患儿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滴度高于母亲的4倍;观察Ⅱ组174例所生新生儿中,梅毒血清阳性率为2.87%(5/174),但RPR滴度均低于母亲;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26.16,P〈0.005)。观察Ⅰ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3.64%(6/165),给予青霉素驱梅治疗,跟踪随访2年先天梅毒均治愈;观察Ⅱ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0.57%(1/174),跟踪随访2年RPR滴度均阴转。差异有显著性C庠3.93,P〈0.05)。【结论】妊娠梅毒不良结局高于妊娠前进行驱梅治疗的孕妇,对女性性病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和对梅毒孕妇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可减少其所分娩新生儿发生先天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生儿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持久性及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166例广东新生儿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情况及副作用进行定群随访。按母亲是否为HBsAg阳性,将观察对象分为HBsAg阳性组31例及HBsAg阴性组135例、比较两组抗HBs的产生情况及副作用。【结果】①幼儿1岁时,总应答率为90.4%(150/166)。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的应答分别为25例(80.6%)和125例(92.6%),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为0.33(0.11,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幼儿3岁时,总应答率为92.2%(153/166)。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的应答分别为26例(83.9%)和127例(94.1%),OR=0.33(0.10,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1岁时产生应答的155例新生儿中,在3岁时均无抗HBs阴转现象。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的无反应儿在补种疫苗后的应答率分别为25%(1/4)和20%(2/10)。④疫苗接种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近期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妇科和性病门诊中以生殖器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病因。【方法】取生殖器溃疡处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荧光定量PCR、暗视野显微镜和血清学检查 ,同时检测梅毒螺旋体 (TP)、单纯疱疹病毒 (HSV)、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杜克雷嗜血杆菌 (HD)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结果】在 181例病人中 ,梅毒 48例 ,生殖器疱疹 32例 ,尖锐湿疣 9例 ,分别占 2 6 5 2 % ( 48/ 181)、17 6 8% ( 32 / 181)和4 97% ( 9/ 181) ,其中梅毒合并生殖器疱疹 6例 ,占 3 31% ( 6 / 181) ,合并尖锐湿疣 1例 ,占 0 5 5 % ( 1/ 181) ,合并HIV感染 1例 ,占 0 5 5 % ( 1/181) ;生殖器疱疹合并尖锐湿疣 4例 ,占 2 2 1% ( 4/ 181) ;念珠菌 6例 ,占 3 31% ( 6 / 181) ,合并梅毒 2例 ,占 1 10 % ( 2 / 181) ;细菌 7例 ,占3 87% ( 7/ 181) ,合并梅毒 4例 ,占 2 2 1% ( 4/ 181) ;未发现软下疳。 79例未检出病原体 ,占 43 6 5 % ( 79/ 181)。【结论】在妇科和性病门诊中 ,女性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的病因以梅毒和生殖器疱疹为主 ,其次是尖锐湿疣 ,且存在混合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