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外翻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10例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继发肘外翻畸形患儿,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5~14岁,平均10.5岁;右侧8例,左侧2例;患儿受伤时间为3~10年,平均6年;提携角20°~40°者8例,40°~50°者2例。所有病例肘关节功能有不同程度受限,其中3例有尺神经麻痹症状。术前测量患侧的外翻角及对侧的提携角。均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克氏针内固定,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0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12~60个月)。患儿原骨折不愈合处及肱骨远端截骨处均达到骨性愈合,肱骨截骨端骨性愈合时间5~12周,平均7周;肱骨外髁骨折端愈合时间7~24周,平均11.9周。9例患侧提携角恢复正常,1例患侧提携角20°,但肘关节功能正常。术前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2.5±20.8)°,术后1年时平均为(129.0±1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9,P 0.001)。3例尺神经麻痹症状消失,1例空心拉力螺钉断裂,予再次手术。结论采用一期肱骨远端内翻截骨、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处自体骨植骨、空心拉力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并肘外翻畸形,术后肘关节外观、功能、稳定性恢复好,可避免二期手术,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胫骨前外侧成角伴踇趾多趾畸形临床上罕见,容易误诊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文献报道先天性胫骨前外侧成角伴踇趾多趾畸形与神经纤维瘤病或胫骨假关节无关,胫骨向前外侧成角畸形仅在胫骨中段,腓骨正常.2014—2019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4例先天性胫骨前外侧成角伴踇趾多趾畸形病例,本文结合文献介绍4例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腔镜技术在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2年2月于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6例CMT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改良腔镜技术进行患侧胸锁乳突肌松解离断手术治疗。统计治疗效果及手术前后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头部偏斜角度及患侧颈部被动旋转活动度。结果:76例CMT患儿中优53例,良1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4.74%(72/76);患儿的术后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短于术前,头部偏斜角度小于术前,患侧颈部被动旋转活动度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CMT患儿的手术时间(58.92±3.87) min;术中未损伤到周围大血管及神经组织,出血少;术后有1例患儿出现同侧面部皮下气肿,但1 d后自行吸收;术后1个月所有患儿颈部皮肤弹性良好,未遗留明显瘢痕。结论:CMT患儿采用改良腔镜技术治疗有利于缩短胸锁乳突肌挛缩长度,改善患儿的颈部被动关节活动度及头部偏斜角度,治疗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是治疗CMT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