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视频脑电图诊断儿童癫痫12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新  王宝西  王峰 《医学争鸣》2002,23(7):664-666
目的 分析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小儿癫痫诊断,分类中的应用价值及癫痫发作期的EEG特点。临床诊断的癫痫患儿128(男94,女34)例,1mo-14岁,平均年龄5.4岁,应用伟思VEEG1161B型视频脑电图仪,对患儿进行至少4-6h包括清醒与睡眠期的临床和EEG监测。监测中对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结束后将EEG信号与临床录象资料同步回放并逐秒分析。结果 128例癫痫患儿中有54例(42.2%)进一步确定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其中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25例,儿童失神癫痫3例,少年肌阵挛癫痫1例,额叶癫痫5例,West综合征13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7例,有49例(38.3%)可明确其发作类型,其中强直或(和)阵挛发作10例,部分性发作33例,肌阵挛发作5例,失张力发作1例,另外有25例(19.5)尚无法分类。结论 视频脑电图 是诊断癫痫及明确癫分类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便秘患儿胃肠传输时间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功能性便秘患儿和正常儿童全胃肠传输时间口 盲传输时间 ,结肠传输时间及分段结肠传输时间的正常值 .方法 :通过口服不透X线标志物 ,用X线拍片法分别于 12 ,2 4和 4 8h摄腹部平片 ,测定 6 8名正常儿童全胃肠传输时间 (totalgastrointestinaltransittime,TGITT)、口 盲时间 (mouth intestinetransittime ,M ITT)和结肠传输时间 (colonictransittime ,CTT) .结果 :正常儿童及FC患儿的 5 0 %全胃肠、口 盲、全结肠传输时间分别为 (2 3.6± 1.6 )h ,(9.9± 1.4 )h ,(14 .8± 1.8)和 (80 .4± 2 .1)h ,(2 0 .7± 0 .6 )h ,(5 9.9± 2 .3)h .节段性结肠传输时间包括 :右半结肠传输时间 (rightcolonictransittime,RCTT) ;左半结肠传输时间 (leftcolonictransittime ,L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 (rectosigmoidcolonictransittime,RSTT)分别为 (7.3± 1.1)h ,(3.4± 0 .8)h ,(4 .1± 1.2 )和 (2 0 .3± 1.2 )h ,(12 .8± 1.7)h ,(2 6 .8± 1.4 )h .结论 :正常儿童胃肠传输时间与正常成人和功能性便秘患儿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胃肠传输时间测定可了解全胃肠及各段的动力情况 ,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儿慢性胃炎是小儿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有关慢性胃炎胃电图与胃肠激素之间相关性研究尚无报道。我们对30例小儿慢性胃炎胃电图(EGG)及血浆胃动素水平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小儿慢性胃炎胃电图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宝西  王茂贵 《医学争鸣》2003,24(5):472-474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症与营养不良患儿胃动力学状态 .方法 :以牛奶作为胃液体试验餐 ,采用实时超声测定液体胃排空 .结果 :单纯性肥胖症、营养不良患儿及健康儿液体试验餐 12 0min后胃内残留率分别为 (7.4± 4 .0 ) % ,(2 3.4±5 .6 ) %和 (14 .2± 10 .5 ) % (单纯性肥胖症与营养不良患儿相比 ,P <0 .0 5 ) ;其 10 0 %胃排空所需时间分别为 (14 7± 2 8) ,(176± 18)和 (16 9± 4 7)min(营养不良患儿较肥胖患儿和正常对照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P <0 .0 5 ) ;试餐后 6 0min各组胃体蠕动频率和胃窦收缩频率 (次·min-1)分别为 4 .2± 0 .6和 4 .6± 0 .6 ;2 .5± 0 .3和 2 .7± 0 .4及 3.8± 0 .6和 3.7± 0 .9.单纯性肥胖症空腹胃动素水平 (4 4 3± 83)ng·L-1明显高于营养不良患儿 (2 19± 6 6 )ng·L-1,P <0 .0 5 .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胃液体排空明显加快 ;营养不良患儿胃液体排空延迟  相似文献   
5.
王宝西  戴阳  赵新  王茂贵 《医学争鸣》2001,22(22):2087-2090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 .pylori)相关性小儿慢性胃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 Fas的变化 .方法 采用 TUNEL技术和 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9例 H .py-lori阴性慢性胃炎和 17例 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儿 H.pylori清除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 Fas的变化 .结果  19例 H.pylori阴性小儿胃炎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 Fas指数分别为 (2 .7± 0 .8) %和 (11.7± 9.0 ) % ;17例 H.pylori阳性小儿慢性胃炎胃粘膜凋亡指数和 Fas指数分别为 (8.5± 1.8) %和 (31.3± 1.9) % ;H.pylori阳性组凋亡指数和 Fas指数明显高于 H .pylori阴性组 P<0 .0 1. H .py-lori清除后胃粘膜上皮凋亡指数和 Fas指数均明显减少(P<0 .0 1) ,治疗前凋亡指数和 Fas指数分别为 (8.6± 2 .3) %和 (32 .6± 12 .7) % ;清除 H.pylori后 ,凋亡和 Fas指数分别为 (3.6± 1.8) %和 (13.3± 6 .4) % .结论  H .pylori感染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凋亡 ;Fas基因过度表达可能是 H.py-lori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的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6.
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特征与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小儿功能性便秘(FC)临床特征及临床分型,选择便秘患儿38例和健康儿童38名,以Bleijenberg便秘症状评分标准、Bristol粪便性状分级为依据,对两组被测者进行评估。便秘组患儿口服不透光X线标志物(ROM)72h后摄取腹部平片,计算结肠各区标志物残留数和结肠传输指数(TI)。结果显示:①FC组患儿症状评分平均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②FC组患儿1、2、3级粪便分别为13.2%、73.7%及13.2%,对照组无1、2、3级粪便,4、5级粪便各占50%,两组差异显著;③FC组患儿慢传输型(STC)11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FOOC)5例,混合型(MIX)5例,未定型7例,各区标志物残留数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STC、FOOC、MIX型便秘患儿结肠传输指数(TI)分别为0.12±0.11、0.86±0.14、0.48±0.1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症状评分及粪便性状分级可协助诊断便秘,对FC初步临床分型有参考意义;口服ROM后72h一次摄片法,简易、经济、省时,易被患者接受,可用于确定FC临床分型,对指导制订分型治疗方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健康学龄前儿童空腹呼气氢 (FH2 )值。方法 选择 4周内未患消化道疾病及未应用过抗生素、胃肠动力药物的 172名某幼儿园 3~ 6岁健康学龄前儿童为检测对象 ,其中 <3岁组 6 0名、~ 4岁组5 8名、~ 5岁组 31名、~ 6岁组 2 3名。采集被测儿童清晨空腹平静呼吸时终末呼出气置于特制采气袋内。即刻注入HD -I型测氢法消化道疾病检测仪内 ,每气样标本测定 2次 ,取均值 ,氢气含量单位以 10 -6L/L(体积分数 )表示。结果 本组FH2 测定结果为非正态分布 ,采用矩法作正态型检验 ,男 :3岁、~ 4岁、~ 5岁及 6岁组FH2 中位数分别为 8.6、13.3、19.75及 2 5 .2 5 ( 10 -6L/L) ,女各组FH2 中位数分别为 10 .8、12 .8、19.9及 2 5 .4( 10 -6L/L)。结论 本组 3~ 6岁健康学龄前儿童空腹FH2 含量波动于 ( 10 .2 5~ 2 5 .4 0 )× 10 -6L/L ,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随年龄增长FH2 含量有增高趋势 ,可能与各年龄组间不同食物性底物产H2 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聚合酶链反应( PCR-DGGE)技术从微生物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比较喂养不耐受( FI)与健康早产儿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相似性。方法以2013年11月至2014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诊断为FI的早产儿为FI组。选择与FI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相匹配的非FI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采集出现FI时和同时间段对照组的粪便标本,进行16SrDNAV3区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从而分析比较两组间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及相似性。结果细菌多样性检测显示FI组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香农-维纳指数(H)、丰度(S)、均衡度指数(E)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似性矩阵图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组内菌群相似性较组间高(P<0.05);PCA结果同聚类分析一致。结论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改变及群落结构紊乱可能是引起早产儿FI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医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为院内感染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751份病历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9.05%,感染部位为消化道、口腔、呼吸道、脐部、皮肤、泌尿道,以消化道感染占首位。主要病原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原发疾病为非感染性疾病的医院感染率比原发疾病为感染性疾病者高。结论: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应加强监测,尤其应加强呼吸道感染的控制,强调隔离及无菌操作,避免接触性传播,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3个月,因频繁呕吐、呕血2个月入院。近2个月,患儿频繁吐奶,每日吐奶10余次,同时伴间断性呕血(间隔7~10d呕血3~5d,1~3次/d),呕血时呕吐物呈咖啡样,呕吐量30~50mL/次,有时为鲜血。病程中无剧烈干呕,亦无应用特殊药物史,出生体质量4kg。2个月内反复呼吸道感染,因肺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