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商环外置法用于儿童包皮环切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应用商环对147例包茎及包皮过长儿童进行包皮环切术,对手术时间、包皮愈合时间、背侧包皮切开率、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阴茎头分泌物及外观满意度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手术时间为(6.20±2.14)min;包皮愈合时间(23.52±2.44)d;背侧包皮切开率95.24%(140/147);术后1 h疼痛评分(4.61±2.44)分;拆环时疼痛评分(6.59±2.11)分;术后并发症为包皮红肿29.25%,(43/147)、出血0.68%(1/147)、裂开0.68%(1/147),包皮粘连2.72%(4/147)、切口感染0.00%(0/147);术后外观满意度100%(147/147)。结论应用商环行儿童包皮环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度高等优点,虽术后拆环时疼痛明显,仍是小儿包皮环切术可选择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11年2-8月入院的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包皮过长/包茎3个病种共284例患儿实行临床路径管理(CP组),选择前一年同期(2010年2-8月)同类疾病患儿共271例,实施传统医疗护理(非CP组)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菌药物费用、检查检验费用、护理费用、切口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P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菌药物费用、护理费用及检查检验费用均明显低于非CP组,患者满意度与非CP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能明显缩短小儿外科住院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股沟直疝临床罕见,国内外报道不多.但近年来随着小儿腹腔镜手术开展越来越普及,给小儿直疝的确诊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也 因此文献报道小儿直疝的发病率较以前明显增加[1].但小儿直疝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术前诊断较困难,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手术方法.本文现就小儿腹股沟直疝的发病情况、病因、诊断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发病情况 国内外小儿外科教科书中描述小儿腹股沟直疝极罕见2,3,发病率约为0.2%~1.2%[4].但这些数据都是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得到的.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推广,为小儿直疝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手段,近年来报道小儿直疝的发病率约为0.98%~3.9%[1,5.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及商环内环内置法行包皮环切缝合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包皮环切术的260例患者分为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术组(n=140)、商环术组(n=120)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外观满意率、治疗费用等有无差异。 结果 2组手术病例均顺利完成,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与商环内环内置法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包皮环切术相比,商环内环内置法术后24 h以内疼痛评分高(P=0.002)。与商环内环内置法包皮环切术相比,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术后感染、水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01)。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组患者术后愈合时间明显比商环内环内置组短(P<0.03)。但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的费用相较于商环内环内置法更高(P<0.001)。 结论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而且在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较商环内环内置法及传统法更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应激反应、停药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超前镇痛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注射布托啡诺20 μg/k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