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被视为生物物理领域中的重点项目,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EMFs对骨形成及骨代谢具有潜在的作用,因而建议开发、使用PEMFs治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及其它骨病。OP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主要并发症之一.SCI后OP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SCI后OP的特点、PEMFs对OP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现存问题等进行了综述,以探讨PEMFs对SCI后OP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组病例男性占75.5%,临床主要表现有吃奶少、哭声小、反应下降、面色灰白、体温异常(多呈微热,占59.2%)等。分叶核粒细胞绝对值大于7,000占75.5%,白细胞总数及分叶均升高者44.9%。脐炎为主要感染途径,占55.1%。抗生素敏感过半数的有先锋、白、新生、新、庆大霉素及多粘菌素等。凝固酶阴性抗药性大于阳性(P<0.01)。病死率为12.2%。鉴于国内尚无诊断标准,本文提出:凡具备主要临床表现及下述一项即可诊断。(1)血培养2次以上阳性;(2)血培养1次阳性,但在病灶中培养出相同菌株;(3)血培养1次阳性,但临床症状及周围血象改变明显,用敏感抗生素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偏瘫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特点 ,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LUNAR双能X线骨密度仪 ,对 1 56例住院治疗的偏瘫患者的骨密度及骨矿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偏瘫后 3~ 6个月骨质疏松发生率最高 ,达 44 .4% ,9~ 1 2个月骨质疏松发生率最低 ,为 2 1 .1 % ,总体骨质疏松发生率为 30 .8% ;弛缓性瘫比痉挛性瘫的偏瘫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患侧上肢的骨矿含量与健侧上肢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患侧上肢明显低于健侧上肢 ;患侧下肢的骨矿含量与健侧下肢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偏瘫患者的骨量随偏瘫时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 ,且骨量减少是可逆转的 ;早期行康复训练可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充分掌握偏瘫患者的骨质情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运动试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均为男性,年龄43~64岁。于急性心梗后6~8周,在步行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Bruce方案,心率限制法作低水平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以测定心功能容量。认为心率限制法安全可靠,比较实用。而心功能容量测定可以为每1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提出个体化的活动动量及康复计划,更有针对性。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对没有心脏并发症的患者,可于病后3~4周作低水平运动试验,而对年迈及有心脏并发症者应该慎重。  相似文献   
5.
本报导14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早期康复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7.6±8.2岁,无心脏并发症5例,有心脏并发症9例。在病情稳定和心脏并发症得到控制后进行四周程序康复医疗。8例出院前进行了低水平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心脏功能容量平均达到6.42METs。9例在程序2周末和4周末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1.6±10.7%和62.4±12.8%,射血分数有明显提高(P<0.05)。全组病人出院时实现生活自理,并能从事各类家务活动。5例非老年病人在病后半年内复职。该程序活动量循序递增,以自由步行为主,此方案有效,适合我国国情。本也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病例选择、康复程序进行中的注意事项和其出院时评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疾病。随着对本病的认识和检验技术的提高,证明本病在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中较为常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每易漏诊和误诊以致不能早期诊断。我们于1979年1~12月对住院的25例及门诊的3例发热病儿做了有关的实验检查,现将28例的诊断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及骨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OP)是脊髓损伤(SCI)后主要并发症,可阻碍患者康复进程,因而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SCI后OP的特点、SCI后OP性骨折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发病机制及防治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后运动试验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AMI患者分别于发病后16天-8周采用BVruce方案做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同时测定心功能容量。结果 32例中运动试验阳性者17例,心功能容量1.5-7METs;阴性者15例,心功能容量4-12METs。结论(1)只要适应证选择好,AMI后2-3周做次极量运动试验是安全的;(2)心功能容量测定有助于指导康复训练;(3)运动试验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1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女性6例,男性5例)。其中10例属21-羟化酶缺乏,1例属11β-羟化酶缺乏。临床有女性男性化,男性性早熟及尿17-羟类固醇(17-OH),17-酮类固醇(17-KS)、血生化异常等表现。现将综合资料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5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面普通心电图正常者,在24~48h内先先后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其ST段改变。两项检查ST段标准均阳性者11例,均阴性者36例,两者对ST段检出的符合率81%。联合两种检查可提高判断心肌缺皿的阳性可靠性,对年迈、体弱、肢残等不适合作运动试验者,动态心电图可作为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