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长沙市中心医院112例临床诊断为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资料,其中21例(18.8%)为确诊TBM患者,84例(75.0%)为高度可能的TBM患者,7例(6.2%)为可能的TBM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8例(42.9%),预后不良组64例(57.1%)。预后良好组男性24例,中位年龄[M(Q1,Q3)]18.50(5.31,33.75)岁,中位病程20.00(11.25,30.00)d。预后不良组男性20例,中位年龄27.00(3.06,49.75)岁,中位病程15.00(10.00,20.00)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Z=-1.982,P=0.048)、性别(χ 2=4.043, P=0.044)、疾病分期(χ 2=17.733, P=0.000)、抽搐(χ 2=8.054, P=0.005)、低钠血症(χ 2=9.481, P=0.002)、脑水肿(χ 2=4.386, P=0.036)、脑积液(χ 2=5.992, P=0.014)对TBM伴意识障碍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钠血症(P=0.043, OR=2.784, 95%CI:1.034~7.495)、疾病分期为Ⅲ期(P=0.002, OR=6.855, 95%CI:2.001~23.480)、脑水肿(P=0.030, OR=3.491, 95%CI:1.132~10.768)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论 低钠血症、疾病分期为Ⅲ期、脑水肿是TBM伴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与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3月~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232例腺病毒肺炎患儿,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n=170)和非重症肺炎组(n=62);根据预后情况将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116)和预后不良组(n=54)。收集患儿病程、电解质紊乱、循环系统并发症等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HBP和TNF-α水平,记录患者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和Murray肺损伤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比分析血清HBP和TNF-α水平与SOFA,Murray肺损伤评分对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非重症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血清HBP(124.67±32.84 ng/ml vs 40.79±6.54 ng/ml),TNF-α(396.74...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对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确诊为腺病毒肺炎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重症肺炎标准分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组(40例)和非重症腺病毒肺炎组(40例),比较2组入院24 h内的血清HB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计数、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结果 重症腺病毒肺炎组血清HBP水平[(46±16)ng/mL]高于非重症组[(28±13)ng/mL](P<0.05);重症腺病毒肺炎组TNF-α、IL-6、PLT水平也更高(P<0.05)。HBP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取最佳截断值为31.76 ng/mL时,其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0.0%。HBP联合其他指标对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ROC曲线分析显示,HBP+TNF-α、HBP+PLT、HBP+IL-6、HBP+TNF-α+IL-6和HBP+TNF-α+IL-6+PL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50、0.863、0.886、0.894。 结论 血清HBP可作为重症腺病毒肺炎早期诊断的一个生物标志物,联合TNF-α、IL-6和PLT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9):1014-101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及西咪替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关节症状及肾脏损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泌尿系结核临床特征与疗效,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童结核科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7例泌尿系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7例患儿均来自湖南各地,其中农村15例,男童11例,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1.0(8.5,16.5)岁。16例接种过卡介苗,6例有明确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并发肺结核、结核性脑膜脑炎和结核性脊髓脊膜炎、腹腔结核分别为14、8、7例。12例有泌尿系症状,其中尿频、尿急、尿痛11例,夜间盗汗9例,发热8例。尿常规异常者12例,PPD试验和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者分别为9和12例。泌尿系CT扫描显示结核典型表现、泌尿系受累、膀胱壁增厚者分别为15、15、9例。本组患儿均延误诊断,延误时间为15d至9个月。均以H-R-Z-E抗结核治疗方案(强化期3~6个月,巩固期12~15个月)为基础,仅1例原发性癫痫患儿将异烟肼改为帕司烟肼,并因病情或疗效原因而联用其他一、二线抗结核药品(如丙硫异烟胺、链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最终6例治愈,9例病情好转,处于继续治疗中,2例死亡。结论 本省儿童泌尿系结核患儿以农村、男童、大龄多见,接种卡介苗对该年龄段患儿无保护性;有明显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泌尿系症状和其他器官结核,PPD试验和T-SPOT.TB阳性、CT扫描有疑似典型病灶改变有助于辅助诊断。积极治疗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微小RNA-27a(miR-27a)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在脓毒症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腹腔注射7 mg/kg脂多糖建立脓毒症肾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iR-27a agomir组、miR-27a agomir阴性对照组、miR-27a antagomir组、miR-27a antagomir阴性对照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Wistar大鼠设为对照组。分组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miR-27a和IL-1β、IL-6 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大鼠肾组织形态正常,无异常病理变化。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出现空泡样变性,肾组织内有炎症细胞浸润,表现出严重的病理损伤;模型组大鼠Scr、BUN、血清IL-1β、IL-6以及肾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氧磷酶1(PON1)基因rs662、rs3917541、rs3917539位点多态性与儿童川崎病(KD)的发病风险及其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CR-SBT)分析93例KD患儿(KD组)和9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PON1基因的rs662、rs3917541、rs39...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儿童结核病患儿营养风险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营养支持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对136例儿童结核病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分析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观察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其疗效。结果 38.2%(52/136)的儿童结核病住院患儿存在营养风险。与非营养风险组相比,营养风险组中患结核性脑膜炎、腹腔结核的占比更高(P<0.05),检测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绝对值更低(P<0.05),药物性肝损伤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和住院时间更长(P<0.05)。营养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量低于90g/L(OR=8.039,95%CI:1.636~39.510,P=0.010),前白蛋白低于200g/L(OR=2.77,95%CI:1.205~6.368,P=0.016)均是儿童结核病患儿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检测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获增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儿童结核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血红蛋白前白蛋白降低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表达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患儿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童结核科收治的72例TBM患儿作为TBM组。搜集同期住院,诊断为肺结核同时排除TBM的患儿20例作为肺结核组。TBM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完全康复组(47例)和预后不良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TBM组入院48 h内及治疗后(1、2、3周)和肺结核组入院48 h内的血清和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TBM患儿入院时脑脊液NSE、S100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