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强心甙类药物是治疗心衰首选药物,因其安全范围较小,如果治疗中不注意,易产生药物中毒或达不到血液浓度,起不到治疗效果。我们认为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 联合用药的影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是引起中毒或降低效应最常见的原因。地高辛中毒患儿中有27.5~50%是合并用药  相似文献   
2.
强心甙类药物是小儿治疗心衰首选药物,其安全范围较小,有资料报道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60%。如果治疗中不注意,常产生药物中毒或其他许多付作用,故用药时应注意下列问题。一、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是引起中毒或降低效应最常见的原因。地戈辛中毒患儿中有27.5~50%是合并用药引起的,是为影响强心甙类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导致协同或拮抗的结果。若药物血液浓度过高,则产生中毒症状;药物血液浓度过低,不能有效地发挥强心甙类药物的作用。 1.减少强心甙药物吸收药物:常用的强心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水肿的主要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左心室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因此治疗原则为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控制水钠潴留,并适当增加心肌收缩力。治疗措施将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烦躁不安者立即用杜冷丁50~100mg 或吗啡5~10  相似文献   
4.
急性中毒洗胃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急诊科近8年来,共收治各种急性中毒1184例,其中急性口服中毒866例(占68.2%)。全部口服中毒病人均使用电动洗胃机进行了洗胃处理。现结合急性中毒洗胃有关问题,谈点体会。一、洗胃时间各种急性口服中毒的洗胃应贯彻早洗、充分洗、彻底洗的原则。长期以来认为4~6小时后全部胃内毒物可排空,故服毒超过6小时就不再强调洗胃。我们认为洗胃不应受这个时间限制,因为下列  相似文献   
5.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有材料报道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病率是成人10—15倍,在婴幼儿期更多见。我院1980~1985年2月,共收治各种原因不同小儿惊厥163例。男88例,女75例。年龄最小出生后第一天,最大14岁(除外15岁以上患者),其中出生~6月18例;6月~3岁99例;3—6岁41例;6岁以  相似文献   
6.
<正> 1979年1月至1984年12月的6年中,我院急诊科收治各种急性中毒592例,其中急性服毒428例(占68.2%)。现就其洗胃问题谈谈体会.一、洗胃时间长期以来一般认为服毒后4~6小时胃内毒物全部排空,服毒后6小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表明,在抢救心脏骤停的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很大发展,某些传统的心肺脑复苏观点与事实并不符合。本文就近年来小儿心肺脑复苏新发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急性尿潴留在急诊中非常多见,它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若对其诊治认识不足,常可贻误病情。如膀胱膨胀过久会使膀胱失去收缩力不易恢复,成为无张力性膀胱,且尿液滞留易并发感染和结石,长时期不能及时解除尿潴  相似文献   
9.
<正> 我院自1979年1月~1984年7月,共收治急性口服中毒428例。其中男192例,女236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71岁;有机磷中毒107例,磷化锌及敌鼠钠盐中毒89例,安眠药中毒52例,砷剂中毒6例,中药中毒66例;其它毒物中毒107例;本组约半数以上为中度及重度中毒,除9例因服药量较大或因就诊过迟死亡,3例留有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外,其余均治愈,治愈率达97.8%。中毒患者急诊来院后,均迅速使用X-1201型电动抢救洗胃机,进行洗胃处理及其它对症处理。洗胃机的应用,是整个抢救成败的关健。目前,使用的洗胃方法有口服法、胃管虹吸法、鼻饲法,其共同的缺点为:(1)难以将胃内毒物原液首先洗出,仅能在胃内液体达一定容量时,引起反射性呕吐;(2)洗胃过程胃蠕动增强,增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中毒洗胃时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抢救急性口服中毒患者,大多都需要进行洗胃,在洗胃方法上,我们除使用电动洗胃机外,也根据不同情况应用口服法、胃管虹吸法、鼻饲法(多用于小儿中毒洗胃),其中电动洗胃机操作简单,工效高,洗胃时间快,并可准确记录出入量,洗胃彻底。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