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创伤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传统的观点认为,创伤可致淋巴细胞特别是T细胞的功能受抑,从而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减弱。但另一方面,创伤也可激活T淋巴细胞。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动态测定42例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息儿及11例普胸手术患儿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表达率的变化。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2.
小儿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内对小儿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等报道较少。我院自 1 994年 1月~ 1 999年 4月共收住麻疹患儿 398例 ,其中 8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98例麻疹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流行病学资料均符合《实用儿科学》麻疹临床诊断标准 [1] ,其中 2 79例麻疹抗体 Ig M阳性。为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麻收稿日期 :1999-0 7-12作者简介 :叶 (1972 -) ,女 ,浙江乐清人 ,住院医师。疹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1单纯麻疹无合并症者 ;2麻疹并发轻型肺炎或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急性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脑脊液TNF-αI、L-6、8,体温及GCS评分影响。方法16例重度乙脑患儿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10例,地塞米松针0.5~1.0 mg/(kg.d),分2次;对照组6例,未应用地塞米松。入科后即进行GCS评分,测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CRP,同时检测脑脊液TNF-αI、L-6、8水平,2、3 d后复查脑脊液TNF-αI、L-6、8,复测体温,GCS评分。结果入科时两组GCS评分、体温、白细胞计数,CRP、脑脊液TNF-α、IL-6、8相似(P均>0.05),23、d后地塞米松组脑脊液TNF-αI、L-6I、L-8、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乙脑患儿急性期静脉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抑制颅内炎症反应水平,阻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4.
危重患儿血小板四项参数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璟 《临床医学》2005,25(6):49-51
目的探讨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动态变化对危重患儿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动态测定56例危重患儿血小板四项参数,分析血小板四项参数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MPV在死亡组患儿均明显小于存活组,PLT、PCT、PDW在入科1h时无显著性差异,存活组PLT均在正常范围,恶化组PLT持续下降,MPV、PCT、PDW在各组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PLT、MPV的动态变化对判断危重患儿病情及预后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5.
见习、实习医生临床交流技能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见习、实习是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对医学生临床交流能力的培养,提高临床学习效果,为今后在临床医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对150名见习、实习医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5年3月在本院见习、实习的医学生各75名(均已见习或实习半年)。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教研室统一制定调查情况表,调查表统一发放和回收。随机发给见习、实习医生,每人1份,由本人按照统一要求和格式进行填写。调查内容包括:与病人交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小儿急性肺损伤(ALI)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43例ALI患儿血清SICAM-1的表达,同步血气分析测定氧合指数.分析血清SICAM-1浓度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好转组,恶化组患儿在确诊ALI后1 h时血清SICAM-1无显著性差异,好转组ALI患儿血清SICAM-1逐渐降低,至确诊后48 h明显下降,恶化组却逐渐升高,至确诊后48 h上升明显.血清SICAM-1与氧合指数成负相关.结论SICAM-1是判断ALI患儿病情轻重、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心脏手术后使用血清标记物辅助诊断脑损伤是十分有必要的。S100蛋白是脑损伤的早期标志,对判断CPB术后脑损伤的时间和程度有很大帮助。现就S100蛋白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变化及其对CPB术后脑损伤诊断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甲型血友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凝血障碍性疾病.具有高特异活性和良好疗效的因子Ⅷ浓缩剂可用以治疗甲型血友病,但这种补  相似文献   
9.
控制微孔玻璃珠(CPG)层析可用于大规模提纯因子Ⅷ。CPG由几乎是纯的SiO_2颗粒组成,其90%以上的体积为具有特定直径的分子通道(微孔),它的各种性质适用于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儿童腹腔感染(IAI)相关脓毒症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 为儿童IAI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病原菌培养阳性的ICU IAI相关脓毒症患儿的病例资料, 按照不同的发病年份、发病地点、原发疾病, 进行临床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共收集ICU儿童IAI相关脓毒症病原菌186株,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真菌的占比分别为53.2%、40.9%、5.9%;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是居前4位的分离菌, 占所有分离菌株的57.0%;革兰阳性菌常见屎肠球菌(19.9%)、粪肠球菌(10.2%);革兰阴性菌多见大肠埃希菌(13.4%)、肺炎克雷伯菌(13.4%);真菌以白色念珠菌(3.8%)为主。61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培养出革兰阳性菌57株, 主要为屎肠球菌(28株);革兰阴性菌53株, 以肺炎克雷伯菌(21株)为主;40例消化道畸形患儿培养出革兰阳性菌32株, 粪肠球菌(6株)最常见;革兰阴性菌14株, 主要为大肠埃希菌(6株);13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儿培养出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