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水平,总结临床经验,对我院自1995~2003年收治的165例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采用空气灌肠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全部获得治愈。提示早期行空气灌肠检查,适时选择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999年5月至2 0 0 3年6月我科共收治尿道下裂矫形失败患者2 3例,均采用Snodgrass术,其中2 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2 3例。年龄4~2 1岁。尿道瘘1 7例,其中合并尿道狭窄1例;非正常尿道开口4例;成形尿道裂开伴阴茎残留下弯2例。有尿道成形史2~5次,其中二次手术1 1例,三次手术7例,四次手术4例,五次手术1例。其中阴囊中缝皮条代尿道术后出现尿道瘘1 3例,尿道瘘合并尿道狭窄1例,非正常尿道开口4例;包皮内板代尿道术后出现尿道瘘3例,成形尿道裂开伴阴茎残留下弯2例。1 2例有多次尿道瘘修补史,2例有排尿困难史。手术方法:阴茎…  相似文献   
3.
患儿 ,男 ,14岁。因反复呕吐发作 4年于 1999年 3月2 0日入院。患儿近 4年来每 4~ 6个月发作呕吐一次 ,每次7~ 10d ,呕吐物为墨绿色 ,量多 ,每日 6 0 0~ 80 0ml ,经禁食、补液后可缓解。本次入院症状同前 ,且停止排气排便。检查 :消瘦 ,重度脱水貌 ,神情淡漠 ,全腹软 ,中下腹瘪陷 ,胃振水音阳性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肠鸣音弱。立位腹平片示左上腹胃内气液平面及中上腹偏右一小气液平面 (双泡征 ) ,小肠无充气。上消化道钡透示十二指肠水平部完全梗阻。术前准备完善后以十二指肠梗阻急诊剖腹探查 ,术中发现 ,回盲部位置正常 ,十二指肠空…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结肠31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1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有近半数在新生期误诊为胎粪堵塞综合征或其它疾病。结果13例采用保守治疗,仅暂时缓解症状;5例行Swenson术,2例复发,1例并发肠扭转,1例吻合口出血并发小肠结肠炎;3例行Rehbein术,1例复发,1例并发小肠结肠炎;12例行Duhamel术,仅1例出现不全性肠梗阻,余随访1~2年。结论传统的保守治疗仅作为术前准备阶段或暂时缓解症状,Duhamel术与其它术式比较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皮下坏疽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新生儿皮下坏疽病例。结果坏疽型4例,蜂窝织炎型2例,脓肿型2例。均行血液、脓汁培养阳性共7例,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白色葡萄球菌。3例因诊断不明确行保守治疗,其中2例死亡,另1例最后行切开引流换药及保守治疗治愈;其余5例均入院急诊行脓肿切开,并换药及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新生儿皮下坏疽如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不但能提高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经肛门Soave术治疗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经验,对收治10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儿均行经肛门Soave术,手术效果满意.认为保守治疗症状有改善,手术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经肛门Soave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费用少、腹部无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脾切除治疗36例血液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对血液病病人行脾切除的治疗效果与适应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随访 1986 - 2 0 0 0年内 36例血液病脾切除术患者的资料 ,根据治疗效果 ,总结出适应症。结果 脾切除对内科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H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HA)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有效率相应为 91%、80 %和 75 %。结论 脾切除可作为对内科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单振潮侯春丽自1964年佘亚雄[1]首次报道结肠注气整复肠套叠获得成功以来,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在我国广泛开展,成功率90%左右[2~4]。我科自1995年4月,至今已治疗肠套叠2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急性肠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颈静脉扩张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18例先天性颈静脉扩张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12岁.颈内静脉扩张18例,全部为单侧,右侧16例,左侧2例.同时合并颈外静脉扩张1例,同侧颈部血管瘤1例.患儿均在哭闹、大声叫喊时发现颈部包块,平静时减小或消失,观察包块时间为6个月~3年,包块均逐渐增大.5例患儿感颈部难受不适,其余病例无明显不适.屏气时包块直径为4~5 cm,平均(4.6±0.4)cm.术前均行Valsalva实验,主要依据B型超声下屏气后患侧颈内静脉径线测值大于平静时自身颈内静脉内径的2倍以上诊断,术中确诊.13例行病理检查发现病变的静脉壁变薄,弹力纤维明显减少,缺乏平滑肌纤维.全组均采用非阻断自身血管反转包裹加强前壁颈静脉成型术治疗.结果 18例先天性颈静脉扩张患儿全部手术顺利,术前B型超声诊断与术中确诊符合率为100%,全部治愈出院.1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3.5~9年,尚未发现复发、血栓形成等病例.结论 非阻断自身血管反转包裹加强前壁颈静脉成型术治疗先天性颈静脉扩张,操作简单,危险性小,术后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