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早产儿脑损伤(BIPI)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116例胎龄27~36+6周早产儿纳入研究, 对所有早产儿生后 6 h 内aEEG进行评分; 依据BIPI诊断结果将116例早产儿分为BIPI组(n=63)和非BIPI组(n=53),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导致BIPI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依据aEEG检测结果再将116例早产儿分为aEEG正常组(n=58)和aEEG异常组(n=58), 对影响早产儿aEEG结果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BIPI组中aEEG异常52 例(83%); 非BIPI组中aEEG 异常6例(11%), 两组aEEG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早产儿依据胎龄27~33+6周和34~36+6周进行划分, BIPI组aEEG评分明显低于同胎龄非BIPI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1 500 g)、胎盘胎膜及脐带异常和母孕期高血压是导致BIPI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aEEG异常组与aEEG正常组在胎龄、出生体重、胎盘胎膜及脐带异常和母孕期高血压4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BIPI发生的危险因素与影响早产儿aEEG结果的因素相一致, 提示aEEG有助于BIP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cytes,UCBMC)移植对低龄大鼠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中少突胶质细胞及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日龄健康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CON)组、WMD组、WMD+UCBMC组与UCBMC对照组。通过单侧缺血联合缺氧的方法制成WMD模型(每个时间点每组各5只),造模24 h 后,CON组和WMD组经侧脑室注入2 μL PBS,UCBMC 对照组和WMD+UCBMC 组经侧脑室注入3×106UCBMC。移植后24 h、3 d、7 d和14 d,采用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活性半胖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及髓鞘碱性蛋白(MBP)/4'6-二脒基-2 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 免疫荧光双标观察UCBMC移植对纹状体处少突胶质细胞及MBP的变化,并行机制的探讨。结果 移植后24 h、3 d和7 d,WMD组CNPase+ Cleaved Caspase-3+细胞数均高于CON组、WMD+UCBMC 组与UCBMC 对照组(均P<0.01),且在24 h开始增加,3 d达高峰,7 d有所下降;WMD+UCBMC组CNPase+ Cleaved Caspase-3+细胞数显著少于WMD组(P<0.01)。移植14 d后,WMD组MBP+DAPI+细胞数显著少于CON组及UCBMC对照组(P<0.01);WMD+UCBMC组MBP+DAPI+细胞数显著高于WMD组,仍少于CON组(P<0.01)。结论 UCBMC侧脑室移植可减少脑白质损伤低龄大鼠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减少髓鞘的脱失,从而修复损伤的脑白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婴幼儿视频脑电图(V-EEG)中睡眠期罗朗多(Rolando)区小棘波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5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和临沂市人民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的31例睡眠期Rolando区小棘波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31例中,男17例,女14例.起病年龄3~22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其中良性婴儿癫(癎)9例(29%),伴有轻度胃肠炎的良性婴儿惊厥6例(19%),单纯热性惊厥9例(29%),复杂热性惊厥3例(10%),当天曾注射百白破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引发高热惊厥1例(3%);既往有重症小脑脑炎并发癫(癎)发作史1例(3%),非癫(癎)发作2例(7%).7例有惊厥家族史,其中1例有良性婴儿癫(癎)家族史,3例有热性惊厥家族史.21例未治疗,10例接受抗癫(癎)药物单药治疗,发作均被控制,其中1例已停服12个月,1例已停服6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婴幼儿期Rolando区小棘波对癫(癎)的诊断没有特异性,但与癫(癎)发作具有相关性,所有患儿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婴幼儿视频脑电图(V-EEG)中睡眠期罗朗多(Rolando)区小棘波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5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和临沂市人民医院儿科神经电生理室的31例睡眠期Rolando区小棘波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31例中,男17例,女14例。起病年龄3~22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其中良性婴儿癫痫9例(29%),伴有轻度胃肠炎的良性婴儿惊厥6例(19%),单纯热性惊厥9例(29%),复杂热性惊厥3例(10%),当天曾注射百白破及脊髓灰质炎疫苗引发高热惊厥1例(3%);既往有重症小脑脑炎并发癫痫发作史1例(3%),非癫痫发作2例(7%)。7例有惊厥家族史,其中1例有良性婴儿癫痫家族史,3例有热性惊厥家族史。21例未治疗,10例接受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发作均被控制,其中1例已停服12个月,1例已停服6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婴幼儿期Rolando区小棘波对癫痫的诊断没有特异性,但与癫痫发作具有相关性,所有患儿短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