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7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全喉切除改良气管-咽吻合Ⅰ期发声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Ⅰ期发声重建术的改进术式。方法:采用低位气管切开,全喉切除,食管前壁黏膜重建声门,气管切口处造瘘.颈段气管上提并缩窄吻合于舌根的方法行全喉切除及Ⅰ期发声重建木35例。结果:33例(94.29%)术后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声功能.不能发声者仅2例(5.71%)。全部患者术后均可经口进食,未出现严重的影响生存质量的误咽。结论:与以往的发声重建术相比,本术式具有发声成功率高、发声质量良好、误咽率低等优点,且无须置人人工发声装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0岁、1987一份就诊,主诉:左耳廓后方包块,发现1年余,包块生长较缓慢、无痛、痒及其他不适感,初发时未予注意,近2个月包决明显增大,并有轻微疼痛、发病前无外伤及其他诱因。全身检查无阳性体征;专科检查:于左耳廓附着处后上方皮下可触及约3.0X2.0肿物上界达发际内,下界达耳廓后沟上,耳廓软骨受压向前移位,触之质软,稍有波动感,拟诊为“左耳廓后皮样囊肿”,于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于肿物隆起最明显处棱形切开皮肤后即见肿物有完整包膜,将包膜充分剥离切除肿物,割开肿物,见其内容物为灰白色豆渣样物,似皮脂腺囊…  相似文献   
3.
鼻腔异物1例     
患者男.20岁。因右侧鼻臭10年伴同侧头痛6个月来院就诊。自述:从10岁时即感觉右侧鼻腔有臭味.时轻时重.有时流黄色脓涕、鼻塞、鼻出血等症状。检查:鼻外观无畸形、以鼻呼吸时可闻及恶臭,双侧鼻粘膜无充血、水肿、溃疡及糜烂,各鼻甲无肿大,鼻中隔无偏曲.药物收缩后见右侧鼻腔后部有一黑色物.其大部分被中、下鼻甲遮挡,用间接鼻咽镜检查见黑色物位于后鼻孔,呈片状屋呢形.其顶部位于后鼻孔上缘,物体周围有黄色脓性分泌物,自前鼻孔探查,异物稍活动有硬壳感.以l%地卡因鼻腔粘膜表而麻醉以待制小钩自前鼻孔伸入,将异物钩住拖出…  相似文献   
4.
鼻腔、鼻窦术后填塞物多选择凡士林油纱条或抗生素纱条,虽可止血,但填塞时间较长患者痛苦较大,取出时及取出后有较多出血甚至引起某些并发症等.2002年以来,我们对部分鼻腔及鼻窦术后患者应用藻酸钙伤口敷料(德国Hartmann公司)填塞术腔及鼻腔,显示了填塞时间短,患者反应轻,出血少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研究发现,咽鼓管内存在表面活性物质,它的功能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似,其作用为降低表面张力,降低咽鼓管被动开放压力。如果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或功能障碍,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继而导致耳部疾病。本研究在建立的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中应用表面活性物质以及其和不同的药物配伍,来比较它们对OME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制作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与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癌旁正常黏膜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共125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利用这些石蜡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组织芯片上检测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率与喉癌和下咽癌临床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CD44v6在原发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和原发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CD44v6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高分化组明显低于中分化组(P<0.05),而CD44v6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浸润范围、年龄、性别等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 CD44v6在喉癌和下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趋势和估计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出现白天嗜睡及其程度与病情的相关性,以及OSAHS患者白天嗜睡程度的评价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疑似OSAHS的患者65例,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检查,符合OSAHS诊断标准者57例,纳入此研究,其余8例作为对照组(非OSAHS组)。排除标准为有头部创伤、癫痫、脑肿瘤、脑出血、代谢中毒、感染等病史,以及服用影响神经系统兴奋性药物病史者。OSAHS组57例,根据PSG结果分为轻度组(15例)、中度组(9例)和重度组(33例)3组。采用Epowrth嗜睡评估表(Epowrthsleepinessscale,ESS)对所有65例患者进行测评,比较非OSAHS组及不同程度OSAHS组ESS评分的差异及其与疾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ESS评分与呼吸紊乱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呈正相关(r=0.81,P<0.01);与睡眠中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呈负相关(r=-0.62,P<0.01);OSAHS组ESS评分显著高于非OSAHS组(t=2.82,P<0.01);重度OSAHS组ESS评分显著高于中度组,中度OSAHS组ESS评分显著高于轻度组,3组之间ES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9.19,P<0.01)。结论:ESS是评价OSAHS患者白天嗜睡程度的较好指标,ESS评分对于OSAHS的轻重程度有明显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一套适合于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使用的交互式多媒体考试系统.方法使用MicromediaAuthorware6.0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开发主应用程序,用Microsoft Acce 2000建立试题数据库,通过Windows系统提供的0DBC开放式数据链接技术实现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调用,实现设计要求.结果最终完成的应用程序可以实现系统随机出题、随机分配备选项、人机交互式答题、答题时间限制、考试成绩自动评估、开放式题库管理、自动组卷等项功能.结论本考试系统具有交互性强、考查结果客观、成绩自动评估、题库可以无限扩充等特点,目前已应用于临床考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多发性鼻窦炎经典手术方法的改进术式。方法 采用经下鼻道上颌窦扩大开窗途径处理上颌窦病变,经中鼻道清理筛窦及其它鼻窦病变的方法治疗慢性多发性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近千例,随访资料完整者196例,观察疗效。结果 196例中,通过1次手术治愈者182例(92.86%),复发14例(7.14%),经第2次手术(11例,5.61%)或第3次手术(3例,1.53%)后痊愈。结论 该手术方法治愈率高、创伤小、复发率低,对手术器械及设备要求不高,尤其适合于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鼓室体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复习病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鼓室体瘤的病理特征.结果 肿瘤切除完整,病理检查肿瘤实质由上皮样主细胞和短梭形支持细胞组成.主细胞CgA、NSE和Syn呈阳性表达,支持细胞S-100蛋白阳性表达.病理诊断为鼓室体瘤,随访2年未见复发征象.结论 鼓室体瘤十分罕见,临床和病理诊断困难,常需借助免疫组化协助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