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对其中的候选基因进行初步的验证。方法用限制片段差异显示PCR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 RFDD-PCR)建立涎腺腺样囊性癌高、低转移细胞株(ACC-M、ACC-2)的表达谱。对两个表达谱的片段进行比较,通过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初步筛选出候选基因。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初步验证。结果RFDD-PCR方法共获得5420个基因片段,其中包含12个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基因。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发现MMP2、MMP7、MMP9、MMP14、MMP15、MMP24在ACC-M和ACC-2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构建了ACC-M和ACC-2细胞株的表达谱,为寻找目的基因奠定了基础。发现MMP2、MMP7、MMP9和MMP15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不同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可能与不同的MMPs家族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三阴性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侵袭转移,恶性程度极高。笔者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预后相关,进而本研究进一步探讨FAT4对TN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及不同TNBC细胞系(BT-549、MDA-MB-231、MDA-MB-468、MDA-MB-436)中FAT4的表达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TNBC细胞系,分别转染FAT4-shRNA(FAT4敲低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以未处理的TNBC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细胞中Hippo信号通路下游靶点YAP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比较,各TNBC细胞系中FAT4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功能实验选用BT-549细胞和MDA-MB-436细胞。无论在BT-549细胞或MDA-MB-436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AT4敲低组在转染后24、48、72 h的增殖能力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YAP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磷酸化YAP(p-YAP)表达量明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AT4表达水平在TNBC细胞中普遍降低,FAT4表达的降低能增强TNB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减少TNB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T4降低后Hippo信号通路下游的YAP蛋白磷酸化减少,从而促进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低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E3A)的表达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载体分别将构建的3条UBE3A shRNA序列转染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检测干扰效率后,筛选出干扰效率最高的序列用于实验。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实验、流式细胞术观察MDA-MB-231细胞经所选用的UBE3A shRNA序列转染后侵袭能力、增殖能力与细胞周期的变化,以转染阴性对照组序列和无处理的MDA-MB-231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结果:成功构建UBE3A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筛选出干扰率最高的UBE3A shRNA序列(UBE3A基因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9.5%、45.3%)。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下调UBE3A的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且细胞周期出现明显的S期阻滞(均P0.05);阴性对照组细胞各项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下调UBE3A表达能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其增殖与侵袭能力,提示UBE3A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脑出血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世山  周德明  周东 《四川医学》2003,24(4):420-421
脑出血是指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由于脑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对其研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对于脑出血的药物治疗 ,目前以脱水剂、稳定细胞膜或手术去除血肿等方法积极降低颅内压辅以相应的对症治疗 ,以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回顾近 10年来的国内外脑出血的药物治疗相关研究 ,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传统药物治疗的探索在降低颅内压治疗方面 ,甘露醇是最有效的脱水剂 ,且可促进大量的代谢产物的排出。至今仍是脑出血治疗中最常用的脱水剂。但Bereczki[1 ,2 ] 等在甘露醇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和脑实质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转染siRNA片段,研究EphA8基因沉默后对结肠腺癌Ls174T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三对靶向沉默EphA8基因表达的siRNA片段,通过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人结肠腺癌细胞Ls174T。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EphA8基因沉默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三对siRNA片段均能沉默结肠腺癌Ls174T细胞EphA8 mRNA的表达,siRNA3抑制效果最明显,抑制率为85.7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Ls174T细胞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33.29%;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转染60 h后,结肠腺癌Ls174T细胞实验组S期细胞和G2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结论:本实验成功筛选出特异性靶向沉默EphA8基因的siRNA片段,并初步鉴定了EphA8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膜联蛋白A2 (Annexin Ⅱ,ANX 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表达,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中ANX A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NX A2表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RT-PCR结果也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NX A2 mRNA的表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P<0.05).乳腺癌中ANX A2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nnexinA2表达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annexinA2可能是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类的记载,就有癌症的描述。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和癌症抗争。有关癌症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埃德温.斯密斯的纸莎草。癌症的研究经历的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医学之父"、古希腊内科医生Hippocrates(460~370,公元前)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痰,黄胆汁和黑胆汁,体内  相似文献   
9.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较少见的乳腺无菌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因为其临床体征与乳腺癌表现相似,常造成误诊。本病的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证实,治疗方案也没有统一。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08~2012年共收治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25例,采用皮质激素联合手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芨  邓世山  严达忠  刘海 《重庆医学》2016,(12):1616-1619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siRNA)干扰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在喉癌细胞中的表达,来探讨 USP7对喉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并使用高效siRNA在喉癌HEP2细胞株特异性干扰USP7表达,然后利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USP7干扰后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自行设计的siRNA可高效抑制喉癌 HEP2细胞USP7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促进喉癌细胞的凋亡。结论 siRNA‐USP7可以显著抑制喉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促进凋亡,提示USP7可能是晚期喉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