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老年性聋患者噪声下声源定位能力,探讨年龄、听力损失对噪声下声源定位能力的影响。方法 同期纳入60岁以上的老年性聋组25例,老年听力正常组、青年听力正常组各25例,完成纯音测听、安静及噪声下声源定位测试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分别获得双耳平均听阈、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MoCA得分,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统计检验。结果 (1)三组的声源定位能力有显著差异(F=21.394,P<0.001),老年性聋组定位能力差于对照组(F=32.819,P均<0.01);(2)老年性聋组噪声下RMSE与年龄、4fPTA正相关,与MoCA得分负相关(P均<0.05),且控制认知得分后仍有意义。结论 噪声下声源定位角度识别测试可用于老年空间听觉评估,老年性聋组表现受到年龄、听力损失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轻中度听力损失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45例60~85周岁双耳听力对称老年人,根据平均纯音听阈(pure-tone average,PTA)分为老年听力正常组(PTA<20 dB HL)、老年轻度听损组(20≤PTA<35 dB HL)、老年中度听损组(35≤PTA<50 dB HL),每组15人,并匹配15例听力正常青年人作对照。采用角度偏差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水平方位声源定位能力测试,刺激声为白噪声,持续时间为500ms,声强为65 dB SPL,扬声器位置包括±90°、±45°和0°共5个方位。刺激声随机播放30次,要求受试者指出播放声源的扬声器编号,计算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RMSE)作为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声源定位能力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比不同位置声源定位表现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声源定位与听力损失的关系。结果 老年人声源定位RMSE与听力损失程度显著相关(r=0.76, P<0.001)。老年三组和青年组受试者声源定位RMSE比较差异具有...  相似文献   
3.
SLC26A4是导致前庭导水管扩大的主要责任基因。该基因突变引起的听力损失多为感音神经性聋,也可为传导性或混合性聋,听力损失程度多为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曲线类型主要表现为高频下降型,也可表现为上升型、平坦型、W型及岛型。本文将SLC26A4基因突变与听力表型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可为临床耳聋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噪声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其中对听觉系统的永久性损害最为严重。全球约5%~12%人口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噪声性聋。噪声损害初期多表现为轻度耳鸣、隐性听力损失或暂时性高频听力损失;随着噪声接触时间的延长,耳鸣和听力损失加重,最终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同时引起言语识别阈提高和言语识别率减低;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失眠、焦虑、眩晕、头痛等症状。因此,重视噪声性听力损害,对噪声接触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将噪声性聋的早期筛查方法归纳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高频纯音测听、言语测听、互联网筛查、耳鸣评估、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和易感基因筛查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6.
GJB2基因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聋最常见的致病基因。该基因p.V37I突变在我国听力损失人群中的检出率较正常人群高。该突变主要与轻至中度、迟发性和渐进性听力损失有关,且外显率较低,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约为17%。本文主要围绕GJB2基因p.V37I突变的临床听力学特点进行文献综述,旨在为临床耳聋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将"军卫一号"系统从单点运算模式升级到Oracle 实时应用集群(real application cluster,RAC)模式,排除业务系统的单点故障,保障医疗数据安全,易于将来的系统升级和部署.方法:搭建RAC软硬件环境,进行数据库升级,部署Data Guard.结果:系统升级后,数据库可以达到高可用性和高效性,可在更少停机的情况下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和升级,缩短业务系统停机时间.结论:此次升级使数据库系统从原来的单节点刚性架构优化为多节点的弹性架构,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梳理国内外新生儿听力筛查指南,对比各国指南相关信息异同,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估,旨在为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UNHS)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英文数据库及政府网站检索UNHS相关指南,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提取纳入指南基本信息和UNHS相关信息,由四位研究人员采用第二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对规定的6个领域23个条目及2个总体条目进行评分,计算各领域得分率、总体质量平均分、是否推荐使用指南人数及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 纳入指南14篇。UNHS相关信息中,所有指南推荐正常新生儿筛查流程为“初筛-复筛-诊断-干预”,71.43%(10/14)的指南推荐重症监护室筛查流程为“初筛-诊断-干预”;57.14%(8/14)及50%(7/14)的指南分别推荐正常新生儿初筛及复筛采用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78.57%(11/14)的指南推荐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初筛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21.43%(3/14)的指南推荐出院前初筛,50.00%(7/14)的指南推荐1个月内复筛,64.29%(9/14)的指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