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例 1男 ,5 2岁。因刎颈后声嘶伴夜间呼吸困难 7年入院 ,6年前曾在外院行支撑喉镜下喉狭窄瘢痕切除术。检查见声带前 2 / 3瘢痕粘连 ,声带不能启闭 ,声门裂孔 3~ 4mm宽 ,手术切除声带周围瘢痕 ,置 5号麻醉气管插管作的扩张管 ,长约 2 .5cm ,6个月后拔管。例 2男 ,19岁。因车祸后声嘶 10年入院 ,检查见右声带前 2 / 3,左声带前 1/ 2瘢痕粘连 ,声带不能启闭 ,声门裂孔约 4mm ,手术切除声带周围瘢痕 ,置 5号麻醉气管插管作的扩张管 ,长约 2 .5cm ,6个月后拔管。手术方法是全麻后 ,在支撑喉镜下先用CO2 激光切开喉瘢痕组织 ,再沿切口向两侧切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时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 ,探讨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 ,分析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生化成分和活性变化 ,同时观察给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 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组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减少 ,磷脂酰胆碱 (phosphatidylcholine ,PC)和磷脂酰乙醇胺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分别是 (19 9± 1 7) %和 (36 8± 2 7) % ,而正常组的PC和PE分别是 (2 5 7± 2 1) %和 (43 7± 3 8) % ,P值均 <0 0 0 1。模型组最低表面张力 (minimumsurfacetension ,γmin)为 (18 5± 2 4 )mN/m ,比正常组 (7 6± 0 8)mN/m升高 ,P <0 0 0l。给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 ,PC和PE增高 ,分别为 (2 3 3± 2 2 ) %和 (42 5± 3 6 ) % ,γmin降低 ,为 (11 8± 2 3)mN/m。结论 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时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生化成分明显减少 ,活性减弱 ,给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例1男,52岁.因刎颈后声嘶伴夜间呼吸困难7年入院,6年前曾在外院行支撑喉镜下喉狭窄瘢痕切除术.检查见声带前2/3瘢痕粘连,声带不能启闭,声门裂孔3~4mm宽,手术切除声带周围瘢痕,置5号麻醉气管插管作的扩张管,长约2.5cm,6个月后拔管.例2男,19岁.因车祸后声嘶10年入院,检查见右声带前2/3,左声带前1/2瘢痕粘连,声带不能启闭,声门裂孔约4mm,手术切除声带周围瘢痕,置5号麻醉气管插管作的扩张管,长约2.5cm,6个月后拔管.手术方法是全麻后,在支撑喉镜下先用CO2激光切开喉瘢痕组织,再沿切口向两侧切断或气化瘢痕,保护喉内正常黏膜,特别是声门区黏膜,预防发生新的瘢痕.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针经环甲膜刺入声门下,用0.3号结扎银丝对折,经穿刺针送入声门下,用圆头上、下开口的大号显微用息肉钳将结扎银丝拉至口外.同法另外穿刺,经环甲膜将另一对折结扎银丝拉至口外,打开对折的结扎银丝,套住空心硅胶管(麻醉用气管插管),螺旋式固定(无结头),将固定后的硅胶管送入喉室,竖跨声门放置,另将环甲膜外两结扎银丝穿过空心硅胶管拉紧固定,将结头置于硅胶管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策略.方法 对2000-2006年收治的16例甲状舌管囊肿和瘘管术后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6例.复发时间为术后6个月至4年,复发时年龄为12~35岁.对术中发现前次手术未切除舌骨中段者(10例),行常规Sistrunk术式手术切除;对前次手术切除舌骨中段者(6例),行扩大切除反复感染致与周围粘连组织,即扩大Sistrunk术式.结果 16例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后,疗效满意.术后并发咽瘘和颈前血肿各1例,治疗后痊愈.随诊1~6年未见囊肿或瘘管复发.结论 合理应用常规Sistrunk术式与扩大Sistrunk术式是治疗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病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液PGE2 和IL 2水平的变化 ,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5 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及 3 0例对照组血液PGE2 与IL 2水平。结果 :发现鼻咽癌患者PGE2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伴转移者又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P <0 .0 1) ,放疗后PGE2 明显下降 ;鼻咽癌患者IL 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伴转移者低于无转移者 (P <0 .0 5 ) ;放疗后略有回升 ,但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外周血PGE2 有可能成为鼻咽癌放疗后的疗效监测指标。鼻咽癌患者血清IL 2水平低下 ,放疗后回升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泌性中耳炎时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灭活的肺炎链球菌悬液注入豚鼠鼓室,制成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然后取出正常组和模型组豚鼠咽鼓管,测定及分析两组豚鼠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结果:对照组与模型组豚鼠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生化成分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模型组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生化成分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明显减少(均P<0.001),其活性也明显下降(P<0.001)。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时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的减少和活性下降,可能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耳聋 (SHL)好发于老年人 ,18岁以下发病者文献报道较少 ,对其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及预后等知之甚少。我院 1981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 18岁以下SHL患者 2 9例 ,现将其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9例 (32耳 )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订的SHL诊断依据[1] ,其中男 2 3例 (2 5耳 ) ,女 6例 (7耳 ) ;年龄 4~ 17岁 ,平均 13.1岁 ;发病至初诊时间 30min~ 30d ,其中 <7d就诊者 13例 (14耳 )。发病伴眩晕 8例 ,伴耳鸣 2 5例。初诊时纯音听力曲线为全聋型 15耳 ,下降型 6耳 ,平坦型 9耳 ,上升型 2耳。有上呼吸…  相似文献   
8.
我国鼻咽癌发病率可占头颈部肿瘤的首位,其CD44V6的表达情况,国内外未见报道。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鼻咽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CD44V6蛋白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取1994~1997年本科鼻咽癌标本5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7.1岁(23~86岁)。按鼻咽癌1992年分期标准有T1期9例,T2期17例,T3期21例,T4期8例。伴颈淋巴结转移者34例。病理组织分类均为低分化鳞癌。1.2 方法:所有标本均经10%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抗CD44V6单抗及SP试剂盒分别为美国R&D…  相似文献   
9.
咽旁真菌性肉芽肿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旁真菌性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我院1970和2003年有2例本病患者收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放疗前后血液PGE2与IL—2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液PGE2和IL-2水平的变化,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及30例对照组血液PGE2与IL-2水平.结果发现鼻咽癌患者PGE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伴转移者又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1),放疗后PGE2明显下降;鼻咽癌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伴转移者低于无转移者(P<0.05);放疗后略有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PGE2有可能成为鼻咽癌放疗后的疗效监测指标.鼻咽癌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下,放疗后回升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