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光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与Western blot检测新鲜铁皮石斛提取物抑制CNE2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及Bcl-xL,mcl-1、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了解铁皮石斛对鼻咽癌细胞的作用及机理。结果经MTT法检测显示铁皮石斛提取物对CNE2有明显抑制作用;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石斛提取物对CNE2细胞株有明显促进细胞凋亡作用(P0.01),而且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cl-xL和Mcl-1表达均下降,Caspase-8、Caspase-9有明显的表达;而Caspase-3也有表达。提示石斛能抑制Bcl-xL和Mcl-1的表达,并可能与线粒体通路的细胞凋亡及死亡通路的细胞凋亡有关。结论铁皮石斛具有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cl-xL,Mcl-1蛋白下调、促进Caspase-3的活化等有关,并可能与死亡受体通路的细胞凋亡和线粒体通路的细胞凋亡均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广西五地南宁市青秀区、崇左市江州区、桂平市、宾阳县以及田东县30~59岁自然人群共248437人进行鼻咽癌血清学筛查,并对危险人群进行鼻咽活检以期促进广西鼻咽癌的早诊早治。方法以上5地各级卫生部门对所在片区30~59岁自然人群进行登记造册,ELISA法检测筛查自然人群血清中EBNA1-IgA和VCA-IgA的rA值,并将结果代入联合筛查公式计算P值,通过P值大小将人群分为鼻咽癌高危人群、EB病毒(EBV)阳性人群和EBV阴性人群。将血清学阳性+家族史者,或者头颈部体检可疑鼻咽癌者也归为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及阳性人群均行鼻内镜检查,鼻内镜下可疑鼻咽癌者进行鼻咽部活检以确诊鼻咽癌。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查自然人群248437人检出EBV阳性15914人,阳性率6.41%(15914/248437),95%CI为6.31%~6.50%;鼻咽癌高危人数7487人,高危率3.01%(7487/248437),95%CI为2.95%~3.10%。检出鼻咽癌26例,鼻咽癌检出率为10.5/10万(26/248437),95%CI为6.4/10万~14.5/10万,其中阳性人群为50.00%(13/26),高危人群为50.00%(13/26);阳性人群鼻咽癌检出率为82.3/10万(13/15901),95%CI为37.3/10万~126.1/10万;高危人群鼻咽癌检出率为173.9/10万(13/7474),95%CI为79.3/10万~268.0/10万;男性鼻咽癌检出的高峰年龄为40~44岁,女性为50~54岁。结论通过ELISA法检测筛查自然人群血清中EBNA1-IgA和VCA-IgA从而对人群进行分层的筛查方案可以提高广西地区鼻咽癌的检出率。高危人群中鼻咽癌风险更高,建议增加随访频次。若筛查重点放在男性40~44岁女性50~54岁人群中,可以大幅提高鼻咽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鼻内镜外科手术成为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对治疗难治性变应性鼻炎的手术进展进行综述,综合分析与评价不同的手术方式,为难治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提供精准、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岩白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岩白菜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 方法运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岩白菜素β-环糊精包合物,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白菜素包合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验证包合物. 结果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岩白菜素与β-环糊精投料比为 1:1,包合时间为1 h,包合温度为80 ℃,包合率可达92.19%. 结论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岩白菜素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简单可行,适用于岩白菜素口服制剂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苦参碱改构体X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苦参碱改构体X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本实验分5组,即实验组、阴性对照组、正常细胞对照组、溶剂组、空白对照组(调零孔);倒置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实验检测药物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和凋亡情况。结果:加药细胞组形态变圆、变小、胞内可见空泡;MTT检测可见药物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最大可达到97.9%,但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抑制作用,抑制率最大仅达到7.7%;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可见CNE2细胞的周期阻滞在S期和有浓度依赖性的明显凋亡,凋亡率最大可达89.71%。结论:苦参碱改构体X可通过细胞周期S期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分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联合检测模式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听力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2年1~10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初诊为语言发育迟缓的470例儿童,随机分为诊断组与筛查组。诊断组235例患儿,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行听力诊断评估。筛查组235例患儿,应用DPOAE+AABR先行听力筛查评估,后行ABR检测。将两组听力评估的结果及测试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筛查组235例(470耳)患儿中,听力筛查阳性率为7.45%(35/470)。确诊听力障碍16例(31耳),听力诊断阳性率为6.60%(31/470)。以ABR结果为标准,AABR联合DPOAE的灵敏度为100%(31/31),特异度为99.01%(435/439)。在诊断组235例(470耳)患儿中,听力诊断阳性率为5.53%(26/470)。将两组评估模式结果进行比较,组间筛查阳性率与诊断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性(χ2=1.420,P=0.233)。将两组测试时间比较,诊断组ABR测试时间(39.02±3.52)min显著高于筛查组DPOAE和AABR(8.40±2.03)min(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测试时间对婴幼儿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测试结果的影响。 方法 将97例受试婴幼儿分为A组(30例60耳,听力正常),B组(33例60耳,轻度听力损失),C组(34例60耳,中度及以上听力损失),设定AABR的测试时间为60 s、600 s,分别对三组进行测试,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A、B、C三组组内AABR的结果一致性,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实际测试所需时间。 结果 测试时间设定为1 min、10 min时A、B、C三组组内AABR的结果比较,κ值分别为1.000,0.854,0.896。A组实际筛查所需时间为(17.82±7.99)s 和(26.73±75.4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B、C组听力障碍婴幼儿测试时间为60 s时每耳所需时间显著短于测试时间为600 s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35.62±20.04)s,(239.05±277.69)s,C组:(54.15±11.92)s,(481.63±228.51)s, P均<0.001)]。在同一时间设置下,三组所需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检测所需时间随听力损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结论 设定时间为1 min时进行AABR测试对结果无影响,能显著缩短听力筛查的检测时间,提高听力筛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15年来不同科室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的临床特点,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提供临床经验与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2005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科、呼吸内科及其他科室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资料。本研究每5年作为1个阶段,将所收集病例分为2005—2009年、2010—2014年、2015—2019年3个阶段,总结比较不同阶段、不同科室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的诊断治疗特点。结果① 本研究共收集了69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其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549例(78.5%),儿科70例(10%),呼吸内科65例(9.3%),其他科15例(2.1%)。在第1个5年阶段中,患者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为主(90.1%);至2019年,儿科和呼吸内科收治患者比例增至56.1%,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比例由2012年的6.3%增至2019年的61%;②影像检查方式包括胸部X线253例(36.2%),胸部CT 404例(57.8%);胸部X线检出率为71.1%,胸部CT检出率为91.3%;③各科室15年总的平均住院日比较,其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68 d、儿科6.89 d、呼吸内科及其他科11.00 d;④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4%(24/699),其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1.8%(10/549)、儿科8.6%(6/70)、呼吸内科10.8%(7/65)、其他科为6.7%(1/15);硬质支气管镜为2.0%(12/591)、纤维支气管镜为11.1%(12/108)。结论① 气管异物影像检查以胸部X片、CT为主,检出阳性率较高;②气管支气管异物主要收治科室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科、呼吸内科近年来收治病例数增加。气管异物取出方式逐渐由硬性支气管镜转向纤维支气管软镜;③随着诊治经验增加,病种平均住院日有缩短趋势;④并发症发生率或与不同科室及手术操作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