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用自体扁桃体移植入鼻腔粘骨膜下治疗萎缩性鼻炎30例(60侧),术后全部存活,无排斥反应。术前术后免疫功能检测水平一致,鼻粘膜纤毛运动功能有显著改善。鼻粘膜血管渗透性明显增强。术后观察一年,治愈率86.7%,显效13.3%,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2.
用自体扁桃体移植入鼻腔粘骨膜下以缩窄鼻腔,减少水分散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感染力,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本组治疗30例,术后无排斥反应,全部存活。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检测水平一致,鼻粘膜纤毛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术后观察一年,治愈率86.7%,显效率13.3%,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3.
肺心病与冠心病为常见病,而二者合并存在亦较常见,其发生率为20%左右。肺已病合并冠心病死亡率较单纯肺心病死亡率,可高达38%。我院1985~1992年共收治肺心病906例,其中合并冠心病212例,占22%。本文仅就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有关问题加以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18例,女性94例,年龄46-SO岁,平均63岁。慢性肺心病病史最短2年,最长14年,平均8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有冠心病病史者67例,无明显冠心病病史者145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以肺心病为主207例,以冠心病为主5例。肺心病病史在冠心病病史之前者180例,在冠心病病史之后32例。…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体瘤诊断与外科治疗的探讨(附3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颈动脉体瘤诊断符合率和手术成功率的手段。方法 :采用血管造影术 (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即 DSA)明确术前诊断。 3 0例颈动脉体瘤中 ,行血管外膜下剥离 12例 ,外膜下剥离并颈外动脉切除 8例 ,肿瘤并颈内、外动脉切除 10例。结果 :4例失访 ,1例术后 2年死于交通意外 ,2 5例随诊 5个月~ 10年未见肿瘤复发 ,无一例手术死亡或脑血管并发症。结论 :DSA是颈动脉体瘤最具权威性的诊断方法 ,DSA或 (和 )经颅多普勒在颈动脉切除术中起决定性作用 ,准确的术前评估、正确地选择术式和操作步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喉次全切除已在我国广泛开展。1989年至今我们共行17例,采取不同术式,利用颈前皮瓣、预前带状肌膜瓣及会厌下移等修复喉缺损,均获得较理想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7例均为男性,年龄50~68岁;农民9例,工人6例,干部2例。声嘶1~4年,均有烟酒嗜好。1.2病理及病变部位17例均为声门癌,并在纤维喉镜下作了仔细检查,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同时作喉部CT扫描进一步了解浸润范围。病理切片报告均为鳞状上皮癌。病理分1~2级。局限于左侧声带8例,左侧声带癌侵犯前联合到右侧声带前1/3至六门下5mm5例,右侧声带癌并侵犯同侧室…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舌脉诊法的病理组织学基础,我们将15例口鼻咽喉恶性肿瘤与6例慢性鼻咽炎进行临床与舌腹面组织活检的对照观察。结果:舌下望诊慢性炎症组多数在正常范围,无论舌质、舌粘膜,瘀点、瘀斑、瘀血颗粒及舌下络脉的长度,宽度的变化均较肿瘤组明显为轻;组织学光、电镜检查,见肿瘤组粘膜细胞层多为营养不足引起的变化,符合中医正虚辨证,固有层、下层则与甲皱微循环障碍相一致,符合中医邪实血瘀痰郁的辨证。而慢性炎症组主要为慢性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变化轻微,与肿瘤组比较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7.
花粉症亦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枯草热,是个体对花粉过敏引起的全身性疾患,系耳鼻喉科常见病。为探讨武汉地区花粉症的发病规律,我们自1976年以来在武汉市洪山地区进行了植物花粉及空中飘散花粉的调查研究,同时开展花粉症的防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76~1979年4年中,在武汉地区诊治变态反应疾病500例,其中外源性哮喘21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81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即花粉症94例、慢性寻麻疹53例、美尼尔氏病17例、变应性结膜炎即春季卡他11例、血管神经性头痛9例、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0年3月至1993年6月共收治顽固性鼻出血15例,经详细检查后确诊为“上颌窦腔内出血”。均在局麻下手术治愈。随访复查无术后再出血现象,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5例中,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6岁。20岁以下1例,20~50岁3例,51岁以上11例。病史最长5年,最短为两个月。其中单侧鼻腔出血13例,双侧鼻腔出血2例。前鼻孔出血3例,后鼻孔出血5例,前后鼻孔间歇性出血7例。全部病例入院后均观察1周以上。观察期间酌  相似文献   
10.
用望诊与局部活检相结合的方法,对照观察了肿瘤瘀证、慢性鼻咽炎阴虚喉痹共21例的舌脉诊变化,发现瘀证的主要特点是舌质紫暗,多见粘膜混浊、瘀丝、瘀点、瘀斑、瘀血颗粒及舌脉粗张延长;镜检多见粘膜细胞表层角化,棘细胞浓染及核固缩,毛细管伸向粘膜表层形成鱼子酱;固有层微血管扩张瘀血,红细胞聚集,甚至形成微血栓,血管内皮细胞肥大增生、线粒体肿胀、基底膜断裂,血管外有的可见出血、慢性炎细胞浸润,呈微循环障碍观;瘀血丝为瘀血扩张的微小静脉;舌脉粗度为舌深静脉及属支的充盈扩张,囊泡为带有静脉瓣的脉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