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每组6只。利用东莨菪碱诱导干眼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实验干预:阴性对照组不予处理;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及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分别给与相应滴眼液,3次/天,共持续28天。在干预第1、2、3、4周分别进行Schirmer I(SIT)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检测。并于干预结束后光镜下观察结膜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造模后各干预组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同时段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及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泪液分泌量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干预第1周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且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造模后结膜上皮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反应性增多、胞浆丰富,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增多。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及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组干预4周后,结膜上皮形态排列结构趋于规则,杯状细胞数量减少、胞浆丰富,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且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干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能够有效改善干眼症状,且效果优于传统的0.05%环孢素A滴眼液。  相似文献   
2.
风药是指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风药具有疏散表邪的功效,但风药不等同于解表药,不仅仅用于治疗表证,对便秘之证亦有效。围绕便秘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从升清阳、通表里、化湿邪、发郁火、疏肝气等方面来阐述风药在便秘治疗中的运用特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白内障手术中使用一种特殊的Chop钩象限性机械扩张瞳孔的手术效果。

方法:单手术、回顾性、非比较病例报道。纳入在白内障术中接受Chop钩象限性机械扩张瞳孔特殊技术治疗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

结果:共14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16眼,男性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0±13.8(29~79)岁,在白内障手术中接受Chop钩象限性机械扩张瞳孔治疗。采用象限性机械瞳孔扩张后,扩张瞳孔直径为5.81±0.46(5.0~6.5)mm,并可保持至手术结束。术后,瞳孔居中,约为圆形,瞳孔直径为3.0~4.0mm。在某些情况下,在虹膜和瞳孔的边缘观察到小切迹,但患者没有出现眩光不适,直接和间接的光反射大致正常。散瞳孔治疗后,瞳孔变圆,与人工晶状体无粘连,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明显优于术前(P<0.01)。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的并发症,如悬韧带断裂、囊膜边缘破裂、前房积血、前葡萄膜炎复发、角膜水肿、眼压升高(IOP>21mmHg)、虹膜撕裂、虹膜异常、后粘连。

结论:该象限机械瞳孔扩张技术对于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白内障手术方法,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讨丹瓜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CP-1和NF-κB p65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造模成功的GK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辛伐他汀组、丹瓜方组4组,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CP-1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视网膜组织MCP-1、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辛伐他汀组和丹瓜方组MCP-1、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MCP-1和NF-κB p65可能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子,二甲双胍、辛伐他汀、丹瓜方均能降低GK大鼠视网膜组织中MCP-1和NF-κB p65的表达,从而预防或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其中以丹瓜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以玻璃膜疣(Drusen)形成,Bruch膜增厚,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黄斑区出血、水肿,从而引发视物变形、中心暗点,最终导致不可逆性视力损害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细胞自噬是细胞将不再需要的物质降解和消除的过程,其参与AMD的发病过程,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调节细胞自噬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变性、脂褐素沉积和Drusen的形成、CNV及黄斑区纤维瘢痕化的形成等方面阐述mTOR相关自噬参与AMD的机制,并探讨中、西医药物调控自噬以防AMD致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