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转移相关基因CD_(44V6)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8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_(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CD_(44V6)阳性车在淋巴结转移组(87.5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0.00%,P<0.05)。在限鳞癌Ⅲ级(93.75%)明显高于鳞癌Ⅰ-Ⅱ级(46.88%,p<0.01)。[结论]提示CD_(44V6)阳性的癌细胞具有转移的潜能,CD_(44V6)与喉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喉癌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明英  邢光前 《浙江肿瘤》1998,4(3):164-165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筛窦、上颌窦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27例慢性筛窦、上颌窦炎患者中,381例行常规鼻内筛窦开放术、鼻内上颌窦根治术,46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鼻内筛窦开放术、鼻内上颌窦根治术。结果 随访6个月,14年,常规方式手术的381例治愈好转率为95.54%,发生并发症31例,占8.14%,所有并发症经过治疗均痊愈;用鼻内窥镜手术的46例治愈好转率为97.8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熟悉筛窦及邻近结构的解剖位置,坚持在明视下手术,鼻内筛窦开放术和鼻内上颌窦根治术将是治疗慢性鼻窦炎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能借助鼻内窥镜,则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正> 例1,男,45岁。自述涕中带血近1年,检查鼻咽顶部有菜花状新生物,鼻咽部活检为鼻咽低分化鳞癌。1985年7月12日行放射治疗,总剂量鼻咽部~60(Co)。6972CGY/DT,颈部Co 3000CGY/DT。因鼻咽癌复发,1987年6月3日再次放射治疗,总剂量鼻咽部Co 69GY/DT,左耳后野10Gy/DT。第2次放疗后4年发现病人多语,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检查鼻咽部无肿瘤复发现象,行颅脑CT扫描,见左颞  相似文献   
5.
茎突过长或方位异常是咽喉、头面和颈部疼痛的一种病因,其所致的复杂症状称为基突综合征(SPS),此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常被临床医生忽视,为了加深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将我科自1988年10月至1996年10月收治的25例36侧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报告1例低度恶性喉颗粒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组织发生、病理、临床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讨论。认为其组织发生来源于Schwamn细胞,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治疗方法为彻底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8.
严重复杂鼻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出血在耳鼻咽喉科非常多见,多数患者经过门诊治疗后均能痊愈。但有少数患者发生鼻腔大出血,特别是后鼻部严重出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我科自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218例严重鼻出血病例,其中206例经过前鼻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成功控制了出血,但有12例填塞无效,治疗困难,后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介入治疗技术,有11例控制了出血,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析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发病率甚高,而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各家意见不一。顾之平’“、沈蓓蓓”’等报道了其有自愈倾向。为从不同角度作进一步探讨,现将我院自1985年~1997年间本病患者79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79例中,男36例,女43例,年龄14~68岁,平均40.52岁。其中伴有耳鸣68例,眩晕28例,推动脉痉挛6例,颈椎病4例,心血管疾病6例,糖尿病1例。根据语言频率(0.5~4kHZ,以下简称语频)听力损失程度分级[’j:41~55dB为中度16例,56~70dB为中重度22例,71~90dB为重度21例,90dB以上为极重度20…  相似文献   
10.
脱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施明英  陈明媛 《新医学》2005,36(5):284-285
目的:观察脱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7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组(126例)在双耳郭后上1/4部位刺破放血后各贴脱敏贴1片,每3日换1次,按1~10编号顺序先后使用,连续10次(30日)为1个疗程;期间禁用各种药物.对照组50例给予1%呋麻滴鼻剂和复方庆大霉素滴鼻剂滴鼻及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10 mg/d顿服,以12日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显效68例、有效4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则分别为14例、20例、16例、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5年后,治疗组显效64例、有效26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为71%;对照组则分别为1例、7例、42例、16%,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元不良反应.结论:脱敏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均明显,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