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脂蛋白—X(LP—X)的快速比浊法,所用试剂易得,操作简便,时间大为缩短,精密度及回收率均较好,适合于一般医疗单位常规应用。经临床观察:肝内胆汁郁积37例平均0.275g/L,肝外阻塞性黄疸14例平均3.739g/L,后者明显高于前者,LP—X定量测定有助于对黄疸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检测原癌基因蛋白质C-erbB-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1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C-erbB-2阳性率为31.3%,与乳腺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C-erbB-2的阳性率为74.3%,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腺癌C-erbB-2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呈正比(P<0.05),与激素受体(ER、PR)水平及5年生存期呈反比(P<0.05),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结论:C-erbB-2表达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容易癌变,C-erbB-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生存期短、预后不好.C-erbB-2 可作为判定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早期癌变及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三维结构(3-D)再构成计算机系统,以0.2mm间隔连续切片,HE染色,对50例经纤维结肠镜切除的大肠腺瘤各种异型上皮的体积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其中癌变17例(34%),其平均体积是单纯腺瘤的3.4倍。腺瘤体积越大,其癌变率越高,但体积较小的亚有蒂型腺瘤也有很高癌变率(25%)。研究结果表明腺瘤体积大小与平均异型度无相关关系。用常规方法切片,仅检出14例有癌变,漏诊率18%。为提高腺瘤癌变检出率,至少应以0.6mm间隔连续切片。此种方法对准确判定断端有无癌浸润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P53蛋白表达在癌前病变早期定性诊断的价值和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 P53单克隆抗体 ( DO- 1 )对 1 9例喉癌鳞状细胞癌、34例喉粘膜不典型增生上皮和 1 7例声带息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显示 P53蛋白阳性物质位于癌细胞核内和转化的细胞核内。在 1 9例喉癌中 P53蛋白表达阳性者 1 4例 ,表达率为 73.68%;在 34例不典型增生上皮中有2 0例 P53蛋白表达阳性 ,表达率为 58.82 %,在 1 7例声带息肉中未见有 P53蛋白的表达。结论 :P53蛋白免疫组化可以做为临床上癌前病变早期定性诊断和喉癌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头孢曲松钠作为对照组,评价以中药复方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优势和特点。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治疗组60例,以中药复方制剂尿淋汤水煎服,一次100ml,一日3次,5d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头孢曲松钠2.0g+5%葡萄糖150ml,每天2次静脉滴注,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84.1%,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0%和5.0%。结论采用中药复方制剂尿淋汤治疗泌尿系感染与头孢曲松钠治疗泌尿系感染能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但前者的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特点。国内患者大多数为不伴有结节性硬化症的Ⅱ型;病理形态虽可出现某些异型性,但仍属于良性肿瘤;肿瘤内血管结构不良是易出血的病理基础;肾内、外多中心起源;CT扫描和B型超声检查、多部位切片可提高术前、术后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导管浸润癌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35例乳腺导管浸润癌患者进行检测.结果:Bcl-2和PCNA蛋白表达均为68.6%;Bcl-2表达与癌组织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与雌激素(ER)水平及5年生存期呈正相关(P<0.01),与肿物大小无关;PCNA表达与癌组织分级及肿物大小呈正相关(P<0.05),与ER水平及5年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Bcl-2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Bcl-2高表达、ER水平高、PCNA表达低者生存期长、预后好,Bcl-2和PCNA可作为判定乳腺导管浸润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乳腺良、恶性病变中 Bcl- 2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 1 1 1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 Bcl- 2阳性率为 2 5.0 %。与无表达的乳腺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差异显著 ( P<0 .0 5)。乳腺癌组织中 Bcl- 2高表达 ( 68.6% ) ,这种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 P<0 .0 1 ) ,与激素受体水平和5年生存期呈正相关 ,与肿物大小无关。结论 :Bcl- 2表达的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容易癌变。Bcl- 2过表达的乳腺癌 ,生存期长 ,预后好 ,Bcl- 2有可能作为判定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早期癌变及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中丝蛋白在正常脑膜(蛛网膜颗粒)和脑膜瘤上的表达。脑膜细胞不仅表达了波形蛋白,而且表达了角蛋白、反应了其间皮和上皮的特性。4例上皮型脑膜瘤共同表达了波形蛋白和角蛋白,显示其双相的分化。由于脑膜和脑膜瘤有共同的中丝蛋白表达特征,我们认为脑膜瘤来自脑膜细胞的异常增生。  相似文献   
10.
<正> 卵巢环管状性索间质瘤(Sex cord Tumorwith Annular Tubules,简称SCTAT)极罕见,我院遇见1例,误诊为“卵巢颗粒细胞瘤”,现报道如下。病历摘要女患,8岁,住院号284920。因乳房发育半年,不规律月经来潮,阵发性下腹痛2个月于1990年8月10日入院。半年前其母发现患儿双侧乳房发育,并逐渐长大,于199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