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croRNA抑制鼻咽癌hTERT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microRNA对鼻咽癌CNE-2细胞hTERT基因表达的调控效应,探讨microRNA在鼻咽癌基因治疗的应用前景。方法构建靶向hTERT基因的microRNA表达质粒,脂质体法转染鼻咽癌CNE-2细胞,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hTERT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观察microRNA对hTERT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CCK-8比色法检测microRNA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学检测miRNA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在mcroiRNA表达质粒转染CNE-2细胞后,hTERT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周期在G0~G1期受阻,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microRNA可在鼻咽癌中有效下调hTERT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鼻咽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并筛选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microRNA前体(pre-microRNA)质粒,通过体内实验验证该质粒对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3对针对hTERT基因不同位点的pre-microRNA(茎环结构的前体)片段,构建携带比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re-miR-Htert1-3)并测序鉴定.脂质体法瞬时转染重组质粒到鼻咽癌CNE-2细胞,采用pre-time RT-PCR筛选出对hTERT基因表达抑制作用最强的质粒;在稳定转染的CNE-2细胞中,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Western blot进一步确认该质粒作用;在裸鼠体内实验中,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以免疫组化检测肿瘤中hTERT的表达.结果 重组质粒经测序证实构建成功.与PBS组相比,3种质粒分别使hTERT基因mRNA水平下降77.3%、15.1%和9.5%;筛先的出pre-miR-Htert1在稳定转染的CNE-2细胞中,使细胞hTERT蛋白下调、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下降;建立了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发现pre-miR-Htert1对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率为64.8%,并且使肿瘤内hTERT表达下降.结论 成功构建并筛选出靶向hTERT基因的pre-microRNA真核表达质粒,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该质粒对鼻咽癌CNE-2细胞内的hTERT 基因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经下颌下入路切除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辅助经下颌下入路切除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7岁。主要症状是吞咽异物感5例,咀嚼不适感2例;主要体征为发现患侧咽侧壁、软腭部膨隆6例,另1例无明显阳性体征。结果本组7例手术均在1.5~2.5 h内顺利完成,肿瘤获得完全切除,切口甲级愈合。且无腮腺区肿胀、声嘶、呛咳、呼吸及吞咽困难、伸舌偏斜发生,其中1例术后2 d出现患侧口角歪斜,约1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后病理均为多形性腺瘤。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为20个月。结论内镜辅助经下颌下入路可以完全、彻底切除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既能保留面神经功能,又有助于同时保护颈部重要血管、神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颅底疾病为主的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 CBL)在耳鼻咽喉科学留学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科见习的首都医科大学2007级~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37名本科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参加见习。对照组(18名)采用传统授课方法,结合使用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例进行教学;实验组(19名)采用CBL法,使用颅底疾病病例教学。通过分析两组留学生的见习考核成绩及留学生对课程反馈的调查结果,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留学生见习考核成绩为(87.68±4.45)分,而对照组为(83.33±5.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77,P<0.05);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留学生学习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耳鼻咽喉科学的留学生见习教学中,采用以颅底疾病为主的CBL法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在内镜经鼻颅底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中,针对不同的出血方式采取科学的综合止血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161例颅底良性肿瘤患者,全部患者行内镜经鼻手术入路。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2014年2月之前住院的病例74例,未采取新材料、新技术止血措施的为对照组。术中血管出血主要应用双极或单极电刀电凝止血,创面渗血主要采用纱条、纱布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2014年2月以后住院的患者87例,采取新型止血材料以及射频等离子刀等新技术止血措施的为实验组。实验组采取综合止血方法,如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的供血血管,术中尽可能先解剖分离相关责任血管,以射频等离子刀予以切断、凝结;切除肿瘤时,以射频等离子刀切割、凝结交替进行,逐步分离肿瘤;手术创面毛细血管渗血,采取速即纱(Surgicel)压迫止血、或射频等离子刀凝结止血;海绵窦等大的静脉窦出血,采用速即纱或Surgiflu/Surgifoam填塞止血。对于术中的出血量、止血方法、手术时间,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实验室化验检查、颅底CT及MRI检查、部分患者行头颅DSA检查。对照组患者中,术中出血量50~2 100 ml,平均410+50 ml;手术时间50~310 min,平均120+20 min。实验组患者中,术中出血量50~1 600 ml,平均280+50 ml;手术时间45~220 min,平均90+20 min。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相比较,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都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与肿瘤的性质、部位、血供相关,肿瘤血供丰富、位置深在、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复杂者,出血量较大;与肿瘤的大小无关;与手术时间无关。结论熟练掌握内镜颅底外科相关区域的三维解剖,尤其是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是手术成功的前提;科学运用止血新材料、新技术,针对不同出血方式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法,以保持术野清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经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颞下窝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辅助经耳前颞下窝入路切除颞下窝良性肿瘤5例,男1例,女4例;年龄41~59岁,平均51岁。主要症状是咀嚼不适感4例,患侧头痛3例,患侧听力下降2例。主要体征为患侧颞颧部膨隆3例,其余2例无明显阳性体征。结果手术均在1.5~3.0 h内顺利完成,肿瘤完全切除。患者术后感觉患侧咀嚼无力、闭合力稍差、张口受限、术区肿胀,约2个月后基本正常。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未发生面瘫、无颞下颌关节错位咬合、无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12个月,仍感觉患侧下颌部麻木。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病理2例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2例为骨巨细胞瘤,1例为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内镜辅助经耳前颞下窝入路可以彻底切除翼外板、翼外肌下头外侧区域颞下窝上部关节区附近的一些良性肿瘤,是安全、有效、微创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54例颞下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包括专科检查、颅底CT及增强MRI,32例患者行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105例,经颈入路26例,经面入路23例。结果37例患者术中输血。内镜经鼻入路全切率90.5%(95/105),4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及换药后治愈,无颅内感染;2例患者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颈内动脉痉挛、脑梗死,经抗血管痉挛、激素、脑保护剂等治疗后好转。经颈入路全切率100.0%(26/26),5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术后对症支持治疗后顺利拔管。经面入路全切率95.7%(22/23)术后行补液及营养支持治疗。结论颞下窝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评估、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等诊治,正确及时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的早期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位颅咽管瘤(ectopic craniopharygioma)的临床诊断、手术疗效及预后,以期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方法将收治的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的3例异位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发病部位分别位于蝶窦、颞下窝1例,随访22个月,分别采用2次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并行放疗后肿瘤组织恶变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后鼻孔、软腭1例,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颞下窝1例,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结论异位颅咽管瘤非常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手术切除目前仍然作为首选治疗方式,是否应行放射治疗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手术在鼻颅底腺样囊性癌治疗中的作用, 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82例鼻颅底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女性43例、男性39例, 中位年龄49岁。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标准进行TNM分期, 用Kaplan-Meier法计算疾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结果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 临床分期Ⅱ期4例, Ⅲ期14例, Ⅳ期64例;单纯内镜手术42例, 内镜手术+放疗32例, 内镜手术+放化疗8例。随访8~177个月, 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3.0%和51.6%, 10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1.2%和31.8%。T分期高、颈内动脉受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 内镜手术或内镜手术+放疗的总体生存率高于内镜手术+放化疗(P值均<0.05)。结论内镜经鼻手术或联合放疗是治疗鼻颅底腺样囊性癌的有效方式, T分期高、颈内动脉受累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预案汇报制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202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8名)和对照组(7名)。对照组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实验组要求住院医师在完成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制作并汇报手术预案,通过比较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和年度考核成绩,分析手术预案汇报在教学中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住院医师出科考核成绩为(92.44±2.41)分,而对照组为(88.79±2.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dF=13,P<0.05)。实验组住院医师年度考核成绩为(85.87±3.64)分,对照组为(80.29±2.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dF=13,P<0.05)。实验组8名住院医师共汇报预案397例,平均(49.62±17.20)例。结论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住院医师通过制作和汇报手术预案,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指导教师对预案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